-
>
老人與海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系列注音版:小婦人(九品)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
>
中考現代文閱讀答題必備公式(備考2023)
-
>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么(導讀版)
-
>
經典閱讀:青少年人文素養叢書--話本選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4827
- 條形碼:9787515364827 ; 978-7-5153-648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本書特色
★ 你是否認為女孩溫順且勤奮,男孩則愛搗亂,無心學習?本書將顛覆你對男孩教育的傳統認知,幫助每一位教師為男孩提供更好的教育,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學業成功,成長為更好的人。 ★ 一出版就榮登英國亞馬遜教師培訓類圖書排行榜榜首,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備受教師與學校管理者好評。教師紛紛直呼:真希望我年輕的時候能讀到這本書! ★ 兩位作者在教育領域擁有豐富經驗,均是《泰晤士報教育副刊》的專欄作家,他們在本書闡述了男孩教育中常見的誤區,并基于自身以及大量一線教師的經歷,針對有關男孩學業、態度、行為等方面的問題,為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提出了快速、有效的新解決方案。 ★ 通過本書,你將讀到:傳統的吸引男孩參與課堂的方式的危害性;如何科學地進行分層教學;同伴壓力和教師的態度對男孩學業的影響;如何對男孩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如何讓教師的期望給男孩帶來正向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如何合理處理校園暴力問題;如何機智地處理男孩間的惡意玩笑;……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內容簡介
太多男生在學校中苦苦掙扎。關于男生,讓老師頭疼的問題清單很長:令人失望的學習成績,對學習缺乏興趣,不夠努力,日益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在這部開拓性的著作中,作者分析了目前男孩教育的誤區以及男孩學習不佳的原因,提出學校必須反思其教育男孩的觀念與方式。作者結合其作為學生和教師的個人經歷,考察了以下主題的研究:焦慮、成績、行為、霸凌、課業、自尊等,針對男孩學業、態度、行為方面的問題,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讓男孩獲得學業成功的同時,變得更快樂!本書內容包括:★ 揭露了那些大受歡迎的吸引男生參與課堂的教學方法不僅錯誤,而且具有危害性;★ 提供了避免男生行為問題的方法,以及當這些問題發生時教師如何應對的建議;★ 詳細探討了以下因素對男生的影響,包括:男生與同伴、與教師的關系,暴力行為,同伴壓力,教師的期望等,為教師和學校管理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建議。每一章包括三部分:小故事、調查研究與解決方案。所有渴望男生獲得與女生同等成功的教師與學校管理者,都將從閱讀這部重要著作中獲益。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目錄
序言
致謝
前言
1. 關于吸引男孩積極參與課堂的誤區
2. 幫助弱勢背景的男孩取得良好的學業表現
3. 同伴壓力對男孩學習態度的影響
4. 對男孩心理健康問題的有效干預
5. 提高期望對男孩學業的正向影響
6. 面向男孩的性教育
7. 教學中被忽視的性別因素
8. 校園暴力問題
9. 男孩間的社交以及與教師的關系
10.其他教師的觀點
接下來呢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節選
調查研究 誤區1:男孩喜歡競爭 這個看似對男孩友好的策略,其背后的邏輯很簡單:男孩喜歡競爭,因此,讓活動更具競爭性會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這種策略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對吧?設置一些獎項,加點兒獎勵積分,甚至是過時的“成王敗寇”那一套;但是,這樣做會讓一些男孩受挫,讓他們陷入尷尬的境地。畢竟,這關系到男性的自尊心。多年來,我的教學都以此為基礎,以*大限度地吸引男孩參與課堂的興趣。我*好的那些課程,包括傳奇性的“寫作世界杯”,都包含競爭性元素。在我現在看來,這樣吸引男孩參與課堂的方法,只是一種“為勝利而戰”的傳統激勵方式。 這背后的推理看似是合乎邏輯且令人信服的,實際上卻是一種災難性的錯誤。在很多情況下,這種激勵方式并沒有鼓勵男孩們積極進取,勇攀高峰,而是適得其反,特別是對于那些*需要增強自信心的男孩而言,更是如此。 馬丁·科文頓(Martin Covington)認為,在西方文化中,“能力”是具有廣泛價值的“商品”,因此也有很高的地位。科文頓認為,在學校,學習能力高于其他方面的能力。我們特別看重“智力”,這對個人的自我價值也有深遠的影響。簡單來講,我們對自己學習能力的感覺和他人對此做出的評價,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自尊心。在科文頓看來,沒有什么比一套好成績更能提高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了。相反,如果一堆“E”和“F”赫然出現在你的各科成績單上,虎視眈眈地盯著你,這才是抹殺自我價值的致命一擊。 這里似乎存在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成功是一種良性循環。當然,獲得好成績時,學生自然感覺良好;成績不如意時,他們會傷心難過。但是,科文頓所提論點的真正有趣之處在于,他把這種不言自明的認知遷移到了我們教育體系的競爭背景中。在很多國家,考試設置本身就是一種競爭。與水平考試(如駕照考試。在駕照考試中,如果你達到了一定的標準要求,就可以通過)不同,很多終結性評價制度是確保只有一定比例的人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即“通過”考試。成百上千的學生將會取得成功,但剩下成千上萬的學生卻不可避免地會遭遇滑鐵盧。有人認為這是件好事,也有人認為這種鐘形曲線人數分布不夠公平。 無論你對教育結果的等級性質的是非對錯持有何種觀點,學生個人的自我價值肯定會受到影響。如果你不信,下一次宣布成績時,你可以試著告訴愛哭鼻子得了D等的X同學,他的成績跟得了B等的Y同學差不了太多,你可能會說兩位同學起點不同,以及X同學在這門課上取得了多大的進步,但是,你的這些理性分析并不能給他多少安慰。與Y同學相比,X同學仍然會感到自己是個失敗者。 失敗其實是一種保護策略 正如我們將在第3章中看到的那樣,男生為了融入同齡人群體,更有可能故意偷懶。但科文頓認為,他們也會在學習上打退堂鼓,并視其為一種“自我價值保護”的策略。許多經驗豐富的老教師都知道這樣一個悖論:男孩只有把失敗歸因為有目共睹的“不努力”,才能避免遭遇另一種傷害性更大的失敗。男孩通過“不盡力而為之”,逃避對自我認知的傷害。對于心理脆弱的男性青少年來說,努力過卻仍舊失敗了,這是來自兩個層面的重大打擊。事實上,進一步的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為了保護自尊而在學習上自暴自棄。 那么自我價值保護和將競爭作為吸引男孩參與課堂的工具,這二者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首先教育體系本身是具有競爭性的。在面對考試不及格或競爭失利的現實情況時,男生更容易出現自我障礙方面的問題。那么,為什么要在課堂上引入更多的競爭元素,給競爭內容加碼呢?正如卡羅琳·杰克遜(Carolyn Jackson)所言,增加競爭的策略是為了吸引男孩參與到課堂中,但是在課堂上增加競爭可能會導致許多男孩采取自我防御策略。回過頭來想一想我的“寫作世界杯”課程,也是如此。作為一名教師,我自我陶醉的焦點是獲獎者的笑容以及他們因受到激勵而呈現的精彩作品。但我卻忽略了被淘汰的學生群體中那種隱藏至深的沮喪情緒,現在想來,我深感慚愧。獲得第二名的小組可能會在距離成功僅有一步之遙的事實中找到些許安慰,不至于影響他們的自我價值感,但是**輪就被淘汰的小組的自我價值感卻會嚴重受損。 意外后果 在日常教學中,有些學生自我價值感本來就很低,那些在你看來很有意思的小游戲很可能會進一步傷害他們脆弱的自信心。為什么看似無害的競爭現場對男孩的傷害會如此之大呢?研究表明,大部分男孩都爭強好勝,競爭的結果對男孩來說更重要,男孩比女孩更在意自己在同齡人中的出色表現。按照科文頓的說法,男孩更在意自己是否屬于“高能力”群體。這種有害的思想綜合起來就導致了男孩在教科書中出現的“撂挑子”、自暴自棄、自我安慰的行為:如果我沒有努力,那我就沒有真正失敗。當然,對這種脆弱的心態來說,如果真的挽起袖子,準備大干一番,讓眾人看到自己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結果還是失敗了,這才是*糟糕的情況,這才真的是一敗涂地,貽人口實,讓男孩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 畢竟,男孩可以在其他方面找回自身的競爭優勢,且傷害自尊的風險要小得多。他們可以去打架。他們可以去交更多的女朋友。他們也可以在運動場上所向披靡。誠然,在運動場上,大多數男孩可以放寬心態,即便他們會輸給其他男孩,卻不大可能成為女孩的手下敗將。這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恐懼,愚蠢又可悲,透露著男性的粗魯無禮和厭女情緒,但對于那些想在人群中占主導地位、盡顯男子氣概的男孩來說,確實如此。這是一種荒唐又扭曲的普遍心態,他們認為輸給女孩不僅僅是簡單的失敗,而是一種喪失男子氣概的自我“閹割”。 對這些男孩來說,學習和課堂對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很多男孩不情愿接受留堂懲罰,反而四處亂逛,以此來逃避這種失敗,這就不足為奇了。這種不正之風的*大受害者當然是女孩,以及那些略顯女性化的男孩。這些男孩通過努力學習,與女孩平等、公平地競爭,打破了每個男孩都要展現男子氣概的規則。因此,那些害怕失敗的男孩不僅會妨礙自身的進步,而且還會拖垮其他參與競爭的學生。從表面上來看,將競爭引入課堂是一種可以吸引男孩參與課堂的常識性方法。撕開這種方法偽善的外衣,我們會發現,此方法所導致的問題比需要解決的問題還要多很多。 誤區2:要讓學習與男孩的興趣關聯 請你想象一個很多男孩都感覺不適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中,他們不能處于一種自然放松的狀態,他們迫不得已,要讓自己的行為符合那些對男性的刻板印象。教師期望男孩完成一定的課堂任務,且要出色完成,這樣他們的自尊心才能不受損害;而在他們的同齡人眼中,這些任務都帶有“女性化”色彩。對于很多男孩來說,這只是你(教師)的課堂,與他們無關。 如果為了應對男孩這種漠然的態度,我們將課堂內容與男孩的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習的話題更適合男孩,盡可能多地基于男孩喜歡做的事情制定課程。這樣,肯定會讓男孩們拋下原來對努力學習的厭惡,轉而讓自己必須全力以赴地對待。 以前我在曼徹斯特那所學校工作的時候,就曾花了幾年的時間致力于此。我的工作方式很簡單,即把“小伙子們”感興趣的東西(游戲、Grime音樂a、足球和打斗)盡可能多地融入我的課程里。像是*新的**視角射擊游戲的評論,丁奇·斯瑞德(英國著名Grime歌手)的采訪,英超聯賽的報道,穆罕默德·阿里傳記的節選,以及市中心槍支犯罪的曝光新聞等。只要這些內容的書面表達還不錯,并且包含奇特的雙關語或反問句,那么就適合復印出來,作為男孩學習的材料。當然,如果看到其他同樣適合男孩閱讀的文本,我也會選用的,比如戰爭詩歌、莎士比亞戲劇中的打斗場面、小器械或爆破相關話題的書籍。我們會盡可能地先選當代小說,然后再讀一些晦澀難懂的文本,比如先讀《匪幫說唱》(Gangsta Rap),再讀《遠大前程》。 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存在很多問題。 A.即便是平時感興趣的東西,男孩子*終也會感到厭倦 在《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學校》(Why Don’t Students Like School?)這部優秀作品中,認知科學家丹尼爾·T. 威廉漢姆(Daniel T. Willingham)舉例解釋了“為什么尋求關聯性”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我認為內容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們都曾參加過某個講座或看過某個電視節目(也許是本身并不想去的),我們本以為自己不喜歡它的主題,結果卻發現很對自己的胃口。即使是自己很感興趣的主題,也很容易就變得無聊了。學習內容可能足以激起你的興趣,但卻無法讓你一直保持這種興趣。 我曾讓學生在課堂上閱讀阿森納和切爾西的比賽內容,這種新奇的閱讀內容的確激起了學生的興趣。但是,當他們面對殘酷的現實——我照舊會讓他們分析語言時,他們的熱情就開始消退了。他們很樂意討論其中的一些關鍵事件,比如“罰點球”“30碼開外的世界波”。但是一旦我開始喋喋不休地說起那老套的流程,比如“對比一下‘outfought’和‘outthought’這兩個詞”,“給出‘profligacy’這個詞的定義”,他們就立馬回到現實——這就是一堂普通的英語課。 B.男孩會記住關聯的內容,卻會忘記實際要學的東西 這種教學方法背后的邏輯很簡單: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相關話題,把教學內容與學生自身關聯起來。正如威廉漢姆指出的那樣,問題在于這種有趣且吸睛的活動很可能會讓學生更多地去思考活動本身,而不是所學的知識。回想一下我在本章前面提到的科學課。如果學生們只記得把墨汁涂在紙上的過程,或者只記得魷魚的味道,而沒有記住魷魚的解剖結構這一關鍵內容,那會怎么樣呢? 我曾經旁聽過一堂數學面試課,授課老師通過吸引學生的味蕾,來吸引他們參與到課堂中。學生們必須用面積公式A=πr²算出“買一個16寸的比薩和兩個10寸的比薩”,哪種買法更劃算。這位試講教師無疑刺激到了學生的感官,制作出了一份精致的外賣菜單。孩子們解出了問題,下課鈴一響,就成群結隊地流著口水出去吃午飯了。第二天上午,我問他們是否喜歡昨天那堂數學課。他們告訴我說當然很喜歡了。當問到他們能否說明是如何解出那道題的時候,只有一位學生能夠做到。其他學生記得的只是食物的配料、意大利辣香腸、辣肉盛宴,甚至還記得血腥夏威夷雞尾酒。威廉漢姆曾寫道:“記憶是思想的殘留。”我們思考*多的東西,也是我們印象*深的東西。
男孩不難教:男孩學業、態度、行為問題的新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
馬特·平克特 英國薩里郡的英語語言學科帶頭人。于他而言,校園性別這一主題,既是個人興趣,也是職業興趣。馬特曾就該主題及其他主題為許多出版物撰稿,他在《泰晤士報教育副刊》上有專欄,撰寫創意寫作等教學類文章,以及在家長和教師雙重身份下對于教育的思考類文章。他還專門開設了一個探討教學和男孩教育的博客。 馬克·羅伯茨 英國德文郡一所中學的副校長。馬克也開設了教學相關的博客,并經常為《泰晤士報教育副刊》撰稿,寫作主題包括教學法、行為、領導力和教育研究。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