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楚辭:圖文本 內容簡介
“楚辭”*基本的含義,是指戰國時代,我國南方楚地出現的一種新的詩體。同時也指偉大的詩人屈原和后來其他作家用這種詩體寫的一些詩;以及把這些詩選輯而成的一部詩集。因此,“楚辭”具有三重含義。
“楚辭”這個名稱,*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妒酚洝た崂袅袀鳌罚骸笆奸L史朱買臣,會稽人也。讀《春秋》。莊助使人言買臣,買臣以楚辭與助俱幸,侍中,為太中大夫,用事!
楚辭有以下特點:**,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第二,楚辭充分反映了它那個時代政治變革的斗爭,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第三,楚辭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楚文化的結晶。
無論從精神還是詩歌藝術發展看,《楚辭》和屈原,都帶有籠蓋歷史的深遠影響。不誦讀《楚辭》不了解屈原的精神和詩歌創作,就不能完整理解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淵源和文化風貌。這是一份珍貴的遺產,我們應該在創造和開拓中,繼承它、發展它。圖文本《楚辭》的出版,參閱和借鑒了其他大量的版本,注釋和譯文力求簡明扼要,流暢易懂。
楚辭:圖文本 目錄
九歌
東皇太一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東君
河伯
山鬼
國殤
禮魂
天問
九章
惜誦
涉江
哀郢
抽思
懷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頌
悲回風
遠游
卜居
漁父
九辯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隱士
七諫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謬諫
亂曰
哀時命
……
九嘆
九思
- 主題:讀《楚辭》的感覺
屈原的楚辭是至雅之音,他的詩詞歌賦是跨時代的,與同時代的文人墨客相比,屈原處在一個凌絕頂的高度。傲視群雄的至尊位置。《離騷》其實并不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力作,我自以為《九歌》更凸顯其橫溢的才華,其中文字的旖旎,想象的斑斕,意境的廓寥深邃,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絕代風華形容之一點也不為過。《國殤》更是成為后來望其項背之唐詩的鼻祖。春秋之《詩經》文字重復、呆滯、累贅,民歌的意味濃重,皆不可登大雅之堂,依舊是世俗的凡音。如不是經過孔子的整理,或許更不值一提。而孔子文學上的造詣根本無法與屈原相提并論。所以他只能是成為塵世中的智者。屈原的詩詞歌賦則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天籟之音。這種文字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