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醫藥文化隨筆-(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7532543307
- 條形碼:9787532543304 ; 978-7-5325-4330-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藥文化隨筆-(增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共160篇文章,其中選自**版117篇,新增43篇。內容主要是敘述對人體兼有營養、防病、療疾功效的食物,諸如赤豆、綠豆、芝麻、花生、香蕉、葡萄、南瓜、番茄、核桃、薏苡仁等;或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較常談到的話題,如名片、博士、大手筆、東道主、書香、裝潢等之史料軼聞;或者是近年曾經特別強調的防疫保健措施,例如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流行期間,隔離傳染病患者、戴口罩和洗手之史話以及其他醫藥、文史方面選題,如《明代“千里健步散”》、《*早發現的維他命和定名》、《阿耳茨海默和“阿耳茨海默病”》、《王充論“知為力”》、《“洗耳”*初非為“恭聽”》、《唐太宗下圍棋》等。
醫藥文化隨筆-(增訂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160篇文章,其中選自**版117篇,新增43篇。內容主要是敘述對人體兼有營養、防病、療疾功效的食物,諸如赤豆、綠豆、芝麻、花生、香蕉、葡萄、南瓜、番茄、核桃、薏苡仁等;或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較常談到的話題,如名片、博士、大手筆、東道主、書香、裝潢等之史料軼聞;或者是近年曾經特別強調的防疫保健措施,例如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sARS)流行期間,隔離傳染病患者、戴口罩和洗手之史話以及其他醫藥、文史方面選題,如《明代“千里健步散”》、《*早發現的維他命和定名》、《阿耳茨海默和“阿耳茨海默病”》、《王充論“知為力”》、《“洗耳”*初非為“恭聽”》、《唐太宗下圍棋》等。
本書以小見大,以平見奇,以約見豐,深入淺出,博涉醫學源流、醫家修養、養生保健、醫學成就、中外醫藥趣事逸聞、古今文史掌故等。文筆或莊或諧,雅俗兼備,樸實隨意而不失其正。
醫藥文化隨筆-(增訂版) 目錄
增訂版敘
簡敘“醫”字
略述“藥”字
*早的醫學分科和醫療考核
《黃帝內經》論習醫、行醫和醫德
中國人*早提出血液循環觀
“積微之所生也”——兩千年前中醫論膿腫
醫術元老——按摩
針灸治療的*早規范
兩千年前中醫放腹水術
華佗和腹腔大手術
中國古代人工呼吸術
古代中醫人工流產
古代中醫灌腸術
古代中醫冷療
刻在石頭上的龍門古藥方
《諸病源候論》的外科成就
*早的國家醫科大學
世界藥學史上的創舉——唐代藥物大普查
孫思邈論婦女保健
*早的老年醫學專篇
論孫思邈的“常習不唾地”
唐代針撥治療白內障
古代中藥熏治法
“瘤”、“癌”二字之由來
*早的國營藥店和藥廠
針刺療法治愈宋仁宗疑難病
古代中醫補牙劑、固齒方和植牙術
古代中醫妊娠試驗
宋代“催生丹”
中國古代水井
中國古人染發
中國古人論小兒養育
*早的養老專著——《養老奉親書》
中國古人的“十常”健體活動
中國古人論護牙
中國古代的“口香糖”
中國古人的旅行衛生
中國古人散步
中國古人之睡訣
中國古人論煙害
中國古代名醫和皇帝對話兩則
中國古人談狂犬病
中國古代的藥枕
從李時珍《服乳歌》說起
古代中醫修補唇裂美容
膽石癥之中醫古驗案
明代中醫巧通“谷道”
中國*早的民問醫學團體
三百多年前中朝醫學討論會
清廷一次隆重的醫學頒獎
*早的中醫雜志——《吳醫匯講》
*早的中醫護理專書——《侍疾要語》
鑒真東渡和中醫藥傳日
張舉燒豬斷疑案
范仲淹重視醫學
馬可·波羅的中醫藥見聞
“三保太監下西洋”的衛生保健
明皇太子主編《救荒本草》
康熙提倡推廣的是種人痘不是牛痘
魯迅和醫學
秋瑾論護士工作
法國外交官成為針灸家
說古道今中國茶
號稱“國老”的甘草
中藥房里的化石“龍骨”
止血療傷贊“三七”
強身健骨譽“五加”
“素食之主”頌豆腐
清熱消炎金銀花
從孔夫子“不撤姜食”談起
“日用多助”的大蒜
“和事草”香蔥
冬瓜美容
西瓜話古
甘蔗與“漸人佳境”
長壽果——棗子
得勝果——栗子
牛與醫藥
河蟹之藥用
中國的粥文化
咸甜酸辣總先嘗——筷子
歐洲*早的醫學校
蓋侖和古代西方醫學
輸血的故事
巴累和西醫外科革新
真納和牛痘接種術-
塞麥爾維斯和預防產褥熱
巴斯德的微生物學杰出成就
麻風病菌的捕獲
科赫對微生物學的卓越貢獻
卡爾美、介林和“卡介苗”
李斯特和近代外科防腐法
貝林——首屆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北里柴三郎和破傷風抗毒素
敲酒桶和叩診法的發明
雷奈克和聽診器
倫琴和“X射線”
福斯曼和心臟導管術
杜馬克和磺胺藥
護創膠布的發明
孕產婦骨盆變化古今觀
中國人*先發現色盲癥
阿司匹林和“石膏阿司匹林湯”
音樂療病的古識今見
“笑療”和“幽默治療學會”
人參效能之古試驗
中國古人的飲料吸管
中國人早已創用獸醫針灸
孟嘗君的快餐
武則天的美容藥
賈黃中和“等身書”
沈括的石油卓見
康熙贊賞葡萄酒
李鴻章拍“X光”
康有為曾倡“安樂死”
馬可·波羅對蘆溝橋的描述
染坊里沒有藥丸賣
“洗耳”*初非為“恭聽”
東道主溯源
中國古代的博士
古代名片
王充論“知為力”——一千九百年前“知識是力量”觀
王洵和“大手筆”
說“千金”
“裝潢”談古
“書香”敘源
古代賀年片趣事
“壓歲”析疑
羊和醫藥
雞對人體的保健
“雞黍約”佳話
木雞不“木”
唐太宗下圍棋
從蘇東坡《豬肉頌》說起
馬援“薏苡之謗”和薏苡仁
食療佳品山藥
核桃史話
赤豆史話
芝麻——“延年益壽”
綠豆——“濟世良谷”
“長生果”花生
被列為超級食物的南瓜
番薯史話
健身良蔬番茄
《詩經》詠贊的薺菜
“望梅止渴”說梅子
“譽滿杏林”話杏子
櫻桃史話
因獼猴得名的獼猴桃
香蕉史話
葡萄保健御病有殊功
晚餐古今衛生觀
明代的“千里健步散”
傳染病隔離史話
洗手史話
口罩史話
希臘橄欖軼聞
阿耳茨海默和“阿耳茨海默病”
*早發現的維他命及其定名
略說“九”
醫藥文化隨筆-(增訂版) 作者簡介
傅維康,1930年生于福建長汀縣,1957年上海第一醫學院醫療系畢業。歷任上海中山醫院醫師、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史博物館館長兼醫學史教研室主任。曾受聘擔任中國國家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及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從事醫學史研究四十余年,著有《中國針灸史話》、《中國醫藥歷史漫話》、《杏林述珍》等。前二書經北京外文出版社分別譯為日、英、越、印尼、西班牙及法文出版。主編《中國醫學史》、《針灸推拿學史》、《中藥學史》、《中國醫學通史·文物圖譜卷》。先后被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理事、中國人類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醫史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博物館學會高等學校博物館專業委員會首屆主任委員。1993年被英國劍橋國際名人傳記中心選為二十世紀醫學史領域研究和把中國醫學史介紹給世界的突出貢獻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