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30515
- 條形碼:9787030230515 ; 978-7-03-02305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本書特色
《中醫特色療法》可供縣級及縣級以下醫務人員使用,也可供農村衛生適宜技術項目推廣培訓時使用;可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臨床醫生及中醫愛好者參閱。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推廣叢書”之一。全書內容詳盡系統地總結了中醫特色療法:分緒論、上篇、下篇及附錄。緒論著重介紹了中醫特色療法的歷史淵源;上篇詳盡地介紹了臨床常用的25種中醫特色療法,其內容包括概述、基本原理、操作規程、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臨床應用等,特點是實用性強、簡便易行、療效肯定;下篇簡略地介紹了十種特色療法,以便自學與臨床參考;附錄收載了臨床常用經絡、腧穴及針灸圖,便于臨床具體運用時對照。本書的編寫考慮到縣級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的特點,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堅持體現“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內容,突出中西醫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及臨床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特別是詳細介紹了收集到的衛生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推廣的適宜技術。本書可供縣級及縣級以下醫務人員使用,也可供農村衛生適宜技術項目推廣培訓時使用;可作為高等中醫藥院校中醫、中西醫結合、針灸推拿專業學生的教材使用,也可供臨床醫生及中醫愛好者參閱。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目錄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節選
《中醫特色療法》是“‘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農村衛生適宜技術推廣叢書”之一。全書內容詳盡系統地總結了中醫特色療法:分緒論、上篇、下篇及附錄。緒論著重介紹了中醫特色療法的歷史淵源;上篇詳盡地介紹了臨床常用的25種中醫特色療法,其內容包括概述、基本原理、操作規程、適應證、禁忌證、注意事項、臨床應用等,特點是實用性強、簡便易行、療效肯定;下篇簡略地介紹了十種特色療法,以便自學與臨床參考;附錄收載了臨床常用經絡、腧穴及針灸圖,便于臨床具體運用時對照。《中醫特色療法》的編寫考慮到縣級及縣級以下醫療機構的特點,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堅持體現“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內容,突出中西醫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及臨床適宜技術的推廣應用,特別是詳細介紹了收集到的衛生部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立項推廣的適宜技術。
中醫特色療法-(第2版) 相關資料
第一章 緒論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獨特方法和醫療知識,這些方法的發明和運用,極大地豐富了中醫理論,并為廣大患者解除了痛苦,保證了人們機體功能狀態的相對平衡。中醫特色療法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對中醫獨具特色的治療方法進行總結、闡明其機制,并將其運用于疾病治療過程中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應用方便、療效顯著、經濟安全、適應證廣等特點,是中醫學極具特色的重要內容之一。中醫特色療法可大致分為藥物療法、針灸療法、推拿療法、局部療法及其他療法五大部分。一、中醫特色療法的形成和發展(一)藥物療法的形成和發展距今60萬年前至5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開始了火的應用,并將火種一代代保存下來。由此,人們懂得了食用熟食并將其運用于醫療實踐中。隨著對飲食療法認識的逐漸深入,人們開始以食物療法進行疾病的預防。進入原始氏族公社時期,人們開始飼養家禽、種植農作物。在以畜牧業和農業為主的生存環境中,藥物療法逐漸被發現。《史記·補三皇本紀》中對藥物的起源記述曰:“神農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