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63780
- 條形碼:9787030263780 ; 978-7-03-026378-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本書特色
本書是在教育部啟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背景下,由科學出版社組織編輯出版的全國高等醫藥院校精品課程系列教材之一。本教材可供臨床、基礎、預防、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相關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教材在保證“三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簡明扼要,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吸收本學科知識,減輕學生負擔,達到事半功倍之目的;對一些章節進行合并,簡化層次;減少重復內容,縮減篇幅;具體涉及的章節做如下處理:在總論添加新藥研究開發;將傳出神經系統用藥歸納為四章:擬膽堿藥、抗膽堿藥、擬腎上腺素藥、抗腎上腺素藥,對傳出神經系統概論不單獨列章,其內容融入相關章節;有機磷中毒及解救藥放在新增章節“中毒與解毒藥”;鈣通道阻滯藥、腎素一醛固酮系統藥理、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不單獨成章;刪減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中樞興奮藥、性激素與避孕藥、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內容簡介
本教材為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共40章,編寫中在繼承我國藥理學教學傳統的同時,還具有以下特點:①在保證“三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簡明扼要,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吸收本學科知識,減輕學生負擔,達到事半功倍之目的;②對一些章節進行合并,簡化層次。③減少重復內容,縮減篇幅;④具體涉及的章節做如下處理:在總論添加新藥研究開發;將傳出神經系統用藥歸納為四章:擬膽堿藥、抗膽堿藥、擬腎上腺素藥、抗腎上腺素藥,對傳出神經系統概論不單獨列章,其內容融入相關章節;有機磷中毒及解救藥放在新增章節“中毒與解毒藥”;鈣通道阻滯藥、腎素一醛固酮系統藥理、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不單獨成章;刪減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中樞興奮藥、性激素與避孕藥、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醫藥院校學生教學使用,也適用于臨床醫生和其他醫學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言
第2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3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4章 影響藥物效應的因素及合理用藥原則
第5章 新藥研究基本知識
第6章 擬膽堿藥
第7章 抗膽堿藥
第8章 擬腎上腺素藥
第9章 抗腎上腺素藥
第10章 麻醉藥
第11章 鎮靜催眠藥
第12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藥
第13章 抗癲癇藥與抗驚厥藥
第14章 抗精神失常藥
第15章 鎮痛藥
第16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
第17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18章 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藥物
第19章 抗心絞痛藥
第20章 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21章 抗高血壓藥
第22章 利尿藥與脫水藥
第23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藥物
第24章 作用于呼吸系統的藥物
第25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的藥物
第26章 子宮平滑肌興奮藥和抑制藥
第27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第28章 甲狀腺激素及抗甲狀腺藥
第29章 胰島素及口服降血糖藥
第30章 抗菌藥物概論
第31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32章 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其他多肽類抗生素
第33章 氨基苷類抗生素
第34章 四環素類及氯霉素抗生素
第35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36章 抗真菌藥及抗病毒藥
第37章 抗結核病藥與抗麻風病藥
第38章 抗寄生蟲病藥
第39章 抗惡性腫瘤藥物
第40章 解毒藥
中文藥名索引
英文藥名索引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節選
《藥理學》為中國科學院教材建設專家委員會規劃教材,共40章,編寫中在繼承我國藥理學教學傳統的同時,還具有以下特點:①在保證“三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簡明扼要,使學生更好更快地吸收本學科知識,減輕學生負擔,達到事半功倍之目的;②對一些章節進行合并,簡化層次。③減少重復內容,縮減篇幅;④具體涉及的章節做如下處理:在總論添加新藥研究開發;將傳出神經系統用藥歸納為四章:擬膽堿藥、抗膽堿藥、擬腎上腺素藥、抗腎上腺素藥,對傳出神經系統概論不單獨列章,其內容融入相關章節;有機磷中毒及解救藥放在新增章節“中毒與解毒藥”;鈣通道阻滯藥、腎素一醛固酮系統藥理、影響自體活性物質的藥物不單獨成章;刪減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學概論、中樞興奮藥、性激素與避孕藥、影響免疫功能的藥物。本教材主要供高等醫藥院校學生教學使用,也適用于臨床醫生和其他醫學專業人員學習、參考。
藥理學-供臨床.預防.基礎.護理.影像.檢驗.麻醉.中西醫結合.口腔.藥學.法醫等專業使用 相關資料
插圖:一般說來更重視對因治療,但對診斷不明,或一些重危急癥,如休克、心衰、腦水腫、高熱、驚厥等,對癥治療對維持重要的生命指標,爭取對因治療的時間更為迫切。因此臨床用藥應根據病人的具體隋況,急則治標(對癥)、緩則治本(對因)、或標本兼治的原則,妥善處理好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二)不良反應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ADR)是指不符合用藥目的并給病人帶來不適,甚至有危害的反應。多數不良反應是藥物固有作用的延伸,一般可預知,少數較嚴重的不良反應,給患者造成難以恢復的傷害稱藥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如鏈霉素引起耳聾。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有:1.副作用(side dfect)是指藥物在治療量時,出現的與治療目的無關反應。副作用一般較輕,多數是可逆性功能變化,副作用的原因是藥物作用選擇性低,作用廣泛所致,當某些效應被用作治療目的時,其他效應就成了副作用,故副作用具有:可預知、不易避免、隨用藥目的不同可發生轉化。2.毒性反應(toxic reaction)是指用藥劑量過大或蓄積過多時發生的危害性反應。一般較重,可預知,也是一種可以避免的不良反應。有時由于病理狀態,遺傳缺陷或合并用藥使機體敏感性增加,即使治療量也可出現毒性反應。短期內用藥過量引起的毒性稱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以損害呼吸、循環和神經系統為主。長期用藥體內蓄積過多而逐漸產生的毒性稱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常損傷肝、腎、骨髓及內分泌功能。定期檢查血液及尿液等有關生化指標,掌握好用藥劑量,給藥間隔及控制療程,是預防毒性反應的重要措施。致畸(teratogenesis)、致癌(carcinogenesis)、致突變(mutagenesis)的“三致”反應屬慢性毒性范疇,是藥物損傷了細胞遺傳物質所致的特殊毒性作用。可用來評價藥物的安全性。早期妊娠是致畸敏感期,必須避免使用致畸及可能致畸的藥物。3.后遺效應(residtlal effect)指停藥后血藥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時仍殘存的藥理效應。如服用長效巴比妥類催眠藥后,次晨仍感困倦乏力的現象。4.停藥反應(withdrawal reaction)指長期用藥后突然停藥,使原有疾病復發或加劇的反應,又稱“反跳”。如久服可樂定降血壓,停藥次日血壓又急劇回升。5.變態反應(allergic.reaction)是機體接受藥物刺激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