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53962
- 條形碼:9787510053962 ; 978-7-5100-539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 本書特色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精)》由張全安主編,本書以全新的角度,從基礎理論到臨床診治技術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中耳炎研究的*新進展,主要包括中耳炎基礎理論、臨床理論和診治技術研究三方面的內容,并精選了450多幅彩色圖片以便于讀者理解。《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精)》是我國首部系統的并具有鮮明自主創新特點的中耳炎研究專著,其出版將對我國中耳炎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產生重大影響,并會有力地推動相關領域快速發展,從而減輕中耳炎這一常見耳病所帶來的沉重社會負擔。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精)》由張全安主編,本書以全新的角度,從基礎理論到臨床診治技術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中耳炎研究的*新進展,主要包括中耳炎基礎理論、臨床理論和診治技術研究三方面的內容,并精選了450多幅彩色圖片以便于讀者理解。《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精)》是我國首部系統的并具有鮮明自主創新特點的中耳炎研究專著,其出版將對我國中耳炎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產生重大影響,并會有力地推動相關領域快速發展,從而減輕中耳炎這一常見耳病所帶來的沉重社會負擔。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 目錄
**章 中耳炎病因學及流行病學 **節 中耳炎的病因學新概念 第二節 中耳炎流行病學第二章 中耳炎基礎研究現狀簡介 **節 炎癥介質在中耳炎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第二節 細胞因子在膽脂瘤發病機制中的作用 第三節 中耳炎臨床相關的基礎研究 第四節 膽脂瘤的疾病機制第三章 中耳炎的病理學研究 **節 中耳炎咽鼓管峽部黏一軟骨膜的組織病理學研究 第二節 中耳炎性滲出液的產生及其病理影響 第三節 中耳炎肉芽組織的形成及其病理影響和轉歸 第四節 中耳炎病理過程中的內通風引流阻塞 第五節 中耳炎區域性病理差異現象 第六節 中耳炎的鼓膜病理改變 第七節 膽脂瘤型中耳炎形成的“局部炎性浸潤刺激理論” 第八節 膽脂瘤型中耳炎的臨床演變模式 第九節 中耳炎對內耳的病理影響 第十節 中耳炎的病理演變過程第四章 中耳炎臨床理論研究 **節 中耳炎發生發展過程的隱蔽性 第二節 分泌性中耳炎的理論和臨床診治研究進展 第三節 中耳炎“三段論”分類法的理論和臨床研究 第四節 中耳炎以聽骨鏈區為中心的診治理念的相關研究 第五節 慢性中耳炎外科手術分型研究第五章 中耳炎影像學檢查研究 **節 中耳炎的顳骨高分辨率ct掃描檢查診斷 第二節 顳骨的ct各向同性掃描及多平面與曲面重組第六章 中耳炎的診斷和治療研究 **節 早期中耳炎的理論和臨床診治研究 第二節 慢性中耳炎的臨床診治研究 第三節 外耳道膽脂瘤并發癥的診治研究 第四節 中耳診治探查性手術的臨床研究 第五節 病變根除、乳突術腔充填、鼓室成形和耳道創面植皮術(四合一手術) 第六節 慢性中耳乳突炎根治術術腔處理方法研究 第七節 鼓膜穿孔治療的歷史、現狀和基礎研究 第八節 外傷性鼓膜穿孔治療的研究 第九節 外耳道皮下組織壓片修補鼓膜穿孔 第十節 鼓膜穿孔殘緣燒灼+脂肪組織壓片內貼修補法 第十一節 全中耳復原重建術的臨床研究 第十二節 慢性中耳炎外科手術的核心技術 第十三節 中耳炎后遺癥 第十四節 特異性中耳炎第七章 中耳炎并發癥 **節 耳周及頸深膿腫 第二節 耳源性周圍面癱 第三節 耳源性顱內并發癥
中耳炎理論與臨床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張全安,1944年出生于陜西省周至縣。1969年畢業于第四軍醫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任醫師。曾任西安交通大學耳病研究所所長,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等職。 從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臨床醫療、教學、科研4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先后提出“篩頜區海綿狀血管瘤”、“喘息型呼吸道異物”、“外生性面神經鞘膜瘤”和“慢性滲出一肉芽型中耳炎”4種新的疾病診斷名稱。 1993年曾應邀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中耳炎研究中心從事長達三年半的中耳炎病理研究,在有重要臨床意義的幾個方面,如中耳炎性滲出液和肉芽組織的產生、演變規律,膽脂瘤形成機制,慢性中耳炎形成的病理機制,咽鼓管黏骨膜病理特征,中耳炎病變在中耳腔的分布特點,中耳炎病理演變過程模式路線圖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發現和進展,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中耳炎病理理論體系。 1997年回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以前期病理研究為基礎的中耳炎臨床診治研究方面。在中耳炎的臨床分類、慢性中耳炎手術分型、以聽骨鏈為中心的診治理念、中耳炎精準診治方法的研究、中耳炎外科手術方法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進展。發現了“腦膜炎一腦脊液分離現象”是耳源性硬腦膜下膿腫的臨床特征,研究設計了“應用耳后皮下組織蒂島狀皮瓣行外耳道成形術”“診治性鼓竇插管術”“脂肪壓片法修補鼓膜穿孔”“應用外耳道皮下組織修補鼓膜穿孔”“病變根除、乳突術腔充填、鼓室成形和外耳道骨創面植皮術”和“全中耳復原重建術”等7種新的手術方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中耳炎臨床診治技術。創辦的省市和國家級“中耳炎理論與臨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已連續舉辦了12期。發表中英文論文50余篇。在諸多中耳炎理論和臨床診治技術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居國內外領先水平。多篇論文被SCI和Medline收錄,獲省市級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共3項。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