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涵變: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毛邊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215213
- 條形碼:9787520215213 ; 978-7-5202-152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涵變: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毛邊本) 本書特色
倘若近百年家國時空的復雜性在較大程度上逾于歷朝歷代之和,那么,多元視角的學術解讀既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和長期的。 ——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郭世佑 如何在自家文化的底色上構建現代化的藍圖,這是近百年來揮之不去的一個重要學術命題。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還是。中國道路問題必須回到本土的沉思與語境中,將“問題”作為“方法”,以漸進、理性、恰切的方式導入。本書以“問題”為線索,帶領人們去思考中國現代化的前世今生,學術性和思想性兼具,問題意識鮮明、思想路徑清晰、宏論發人深思。 ——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寶明
涵變: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毛邊本)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于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革與國家政體的建構,即從1895年甲午戰后到1917年張勛帝制復辟失敗的二十二年的歷史,從大歷史視角來說,這是三千年中國歷史上變化*為劇烈的時期。 甲午戰后的中國進入維新時代,探索中國政治體的轉型問題。戊戌變法失敗、大阿哥事件、義和團運動、簽訂《辛丑條約》等雖然為中國政體的轉型摁下了暫停鍵,但自上而下的社會共識已經達成,人人都認為唯有變革才有出路,清政府重啟新政,《欽定憲法大綱》的頒布,標志著中國向現代國家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歷史充滿了偶然,在不可控、無法預見的多種變量的作用下,清廷退出中國的政治,中國版的“光榮革命”成功了,后世中國的國家建構,都是以此為原點展開的。雖然此后就是軍人、政治家、新舊官僚、新舊知識人、革命黨人等在立憲與共和之間的大討論與大博弈,但中國前行的方向沒有變:逐漸成為現代國家。 因病去世的袁世凱用*特殊的方式化解了巨大的政治危機,中華民國重建,張勛復辟帝制成為一場鬧劇,段祺瑞成為“三造共和”的英雄,從共和到帝制再到共和,中國終于走出了帝制,也涵化出了自己的新知識新思想新文化,一個全新的現代中國正緩緩走來。
涵變: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毛邊本) 目錄
涵變:清末民初的國家建構與現代困境1895-1917(毛邊本) 作者簡介
馬勇,著名歷史學家,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河南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兼職教授。 主要從事近代中國文化、中國近代史、中國文明史、中國學術史、儒學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疊變:鴉片、槍炮與文明進程中的中國(1840-1915)》《中國儒學三千年》《夢想與困惑:1894—1915》《中國文明通論》《晚清四書》《晚清二十年》《近代中國文化諸問題》《超越革命與改良》等,以及董仲舒、嚴復、章太炎、梁漱溟、蔣夢麟等人的傳記,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