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中國莊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22564
- 條形碼:9787010122564 ; 978-7-01-012256-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莊學史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福建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 本書是一部專門探討、論述莊子學說發展歷史的著作,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
★ 本書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莊學史研究”的*終成果
★ 通過本書可以獲得對莊學的重新認識,如莊學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作用,莊學對道教重玄學的意義,莊學與宋明理學的關系等等,這些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探討,從而較為清楚地顯示出了莊學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
《中國莊學史》分為莊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秦漢時期的莊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莊學、隋唐時期的莊學、宋元時期的莊學、明清時期的莊學等幾個大的部分,用點面結合的立體式結構對中國莊學的發展加以敘述和分析。
1.莊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作為莊學發展的基石,《中國莊學史》首先對莊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進行了系統的考論。關于莊子的故里,學術界存在較大的爭論,《莊學史》認為將其確定在今安徽蒙城,理由更為充分。其書則經歷了一個從古本到今本的演變過程,古本《莊子》五十二篇為劉向選定的可能性很大,此本曾流傳到魏晉南北朝,后為郭象刪定的三十三篇本所代替。隋唐及以后的莊學史,主要是以郭象本為基礎而展開的。莊子闡述了一種完整的以人為本位、以社會為歸宿的思想,其要點在于逍遙游、齊物論、養生主,所說的精神自由、萬物齊平、順乎自然,這是莊子思想的三個基本支點。掌握了這三點,就可進而討論人間世、德充符、大宗師和應帝王的問題。而這四者又可以說是莊子思想的目的:處世的修養,人性的德充,社會的宗師,帝王的責任。
2.秦漢時期的莊學。秦漢時期,思想學術得以重新整合,秦代"以法為教",漢初黃老新道家為主,西漢中葉以后儒學逐漸占據了支配地位。從莊學發展來看,這一時期是"莊子影響的潛行期"。《呂氏春秋》多引《莊子》,并對其思想加以強化;《淮南子》"考驗乎老、莊之術",其中《齊俗》、《人間》、《俶真》、《道應》諸篇發揮莊子的思想頗為明顯。《莊子》對儒學也有滲透,如其中的天人"相類"、"相通"思想、氣的思想,都對漢代儒學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有所影響,莊子與漢代經學的關系亦相當密切。因此,雖說秦漢時期是"潛行的莊子",但兩漢特別是東漢時期,《莊子》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比較廣泛地滲入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
3.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莊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玄風激蕩,名士風流,《莊子》成為"三玄"之一,讀莊成風,注莊成學,莊學得以勃興。當時無論是玄學重要人物的思想和學說,或者玄學的一些主要論題,往往通過注解《莊子》而得以闡發,可以說,此一時期人們對《莊子》的運用和發揮超過了《老子》。阮籍、向秀、郭象等人的莊學思想可為代表,特別是郭象《莊子注》,不僅裁定《莊子》為三十三篇,而且借注莊發揮他的玄學思想,既闡發了"獨化于玄冥"的哲學本體論,亦論定"名教即自然",玄學在他那里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時期佛學亦與《莊子》發生了密切的關聯,無論其"格義"之法,還是般若學,都有借助《莊子》之處。《莊子》思想豐富了般若學,般若學也對莊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4.隋唐時期的莊學。隋唐時期,在儒、道、釋三教鼎立的背景下,莊學繼續發展。由于李唐王朝推崇老子與道教,道教教義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重要的創發,其具體表現則是重玄學的闡揚。重玄學的興起,不但依靠于老學,而且借助于莊學,成玄英的《南華真經疏》即是代表。成氏將莊子之道釋為"重玄之域,眾妙之門",將道教哲學推向了一個新的境界。除了對道教的影響以外,唐代莊學對文學的影響亦很大,李白的詩歌、韓、柳的散文,都可以從《莊子》那里尋到蹤跡。此外,陸德明的《莊子音義》,音訓《莊子》,別具一格。
5.宋元時期的莊學。宋元時期,思想學術轉換創新,理學繁衍,莊學研究出現了一個高峰。該時期莊學作品的形式多種多樣,除常見的"注解"以外,尚有"音訓"、"集注"、"考訂"、"輯佚"、"抄錄"、"雜論"、"專論"、"點評",十分靈活。學者們注重闡發《莊子》的義理,一方面注意莊子本身的主要思想,但更為重要的一方面是注者對莊子思想加以創造性的發揮。如王雱以儒家的道德性命之學解莊,陳景元將《莊子》與道教的煉養方法聯系起來,林希逸援理入莊、莊禪并用,禇伯秀把"性命雙修"思想與《莊子》會通,等等,充分顯示出了宋元莊學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
6.明清時期的莊學。明清時期,學風丕變,學術逐漸實證化,莊學發展到一個總結性階段。該時期莊學成果眾多,其特點有四:一、注意采用文學語言的言道方式,二、注意辨析莊子思想的源流,三、注重篇章真偽的考辨,四、字義考證的興起。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欲合老莊與釋氏于一家;釋性通《南華發覆》以道德二字概括莊子內外篇之大旨;方以智《藥地炮莊》詮以佛理,借汪洋恣肆之談,以自攄己意;王夫之作《莊子解》、《莊子通》,以為"莊生之說,皆可因以通君子之道",故就莊子思想"因而通之",大大豐富了自己的思想學術體系,等等,明清莊學在總結中又有發展。
中國莊學史 內容簡介
中國莊學史(上下)》的主要內容是:《莊子》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眾所共知,但莊學的地位卻尚未得到學術界的足夠重視。通過《中國莊學史》的研究,我們可以獲得對莊學的重新認識,如莊學在佛教中國化過程中的作用,莊學對道教重玄學的意義,莊學與宋明理學的關系等等,這些過去模糊不清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探討,從而較為清楚地顯示出了莊學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中國莊學史》與《中國老學史》一樣,也是一部開拓性的著作,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該著不僅為莊學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范式,對中國哲學史尤其是道家道教哲學的研究,亦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莊學史 目錄
中國莊學史 節選
中國莊學史 作者簡介
熊鐵基,1933年4月生,湖南常德人,著名歷史學家、道家道教文化研究專家。現為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56年畢業于華中師范學院,1958年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班畢業。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攻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尤其致力于道家文化的研究。
劉固盛,漢族,1967年7月生,湖南漣源人,歷史學博士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師從熊鐵基先生和張豈之先生。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思想史,主要從事老莊學、道教教義與思想、宋明理學以及儒、道、釋三教關系的研究。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