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生命是什么/[奧]埃爾溫·薛定諤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鬼谷藏龍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
>
勺子飛來了
全球變暖的科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57551
- 條形碼:9787502957551 ; 978-7-5029-575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變暖的科學 本書特色
現代的氣候變暖,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的變暖,是由人類活動燃燒化石燃料和土地利用變化排放的CO2等溫室氣體所引起的,它是氣候變暖的主要驅動因子之一。這可以由物理學中的溫室效應理論和氣候模式模擬得到合理的解釋,也得到了氣候變化監測和歸因研究的證實。近百年的全球變暖是建立在大量觀測研究和科學理論基礎以及復雜的氣候模式的模擬之上的,因而可以稱之為全球變暖的科學。 王紹武先生等人的《全球變暖的科學》這本專著正是針對這一鮮明的主題而撰寫的。
全球變暖的科學 內容簡介
《全球變暖的科學》主要講述了全球變暖研究中的科學問題,特別是氣候科學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這門學科的研究范尉,從大氣或大氣海洋擴展到地球系統,特別是加強了對過去研究較少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的關注。氣候模式也從耦合模式發展到地球系統模式。因此,近10余年是全球變暖研究發生本質性變化的時期。 《全球變暖的科學》除第1章講述氣候變暖的研究歷史外,后面5章集中討論了生物地球化學過程、氣候模式、氣候預估、2℃閾值、臨界點五個問題,重點介紹*新研究進展。盡管這些問題的討論有時超出了氣候學范疇,但是《全球變暖的科學》盡量從氣候學角度進行分析。 《全球變暖的科學》可供氣象學、氣候學、大氣科學、地理學、海洋學、環境科學、生態學、社會學及經濟學等專業人士,以及對全球變暖問題有興趣的研究生、大學生參考,也可供希望深入了解全球變暖的普通讀者閱讀。
全球變暖的科學 目錄
序二
前言
**章 概論
1.1 人類活動影響研究的歷史
1.2 氣候變暖的認知
1.3 人類活動影響的證據
1.4 氣候變暖的爭議
1.5 為減緩變暖而奮斗
第二章 生物、地球化學過程
2.1 碳循環動力學
2.2 海洋生物碳泵
2.3 海洋酸化
2.4 甲烷水合物
2.5 生態系統服務
2.6 氣溶膠
2.7 陸面生態變化
2.8 野火
2.9 人類排放的碳與火氣中CO2濃度變化的分歧
第三章 氣候變暖的模擬
3.1 氣候變暖的歸因研究
3.2 氣候敏感度
3.3 氣候模式
3.4 古氣候模式
3.5 近百年變暖的模擬
3.6 近干年溫度變化的模擬
3.7 PAGES 2k
第四章 氣候變暖的預估
4.1 新一代溫室氣體排放方案
4.2 新舊排放方案的比較
4.3 CCSM4的氣候變化預估
4.4 CMIP5與CMIP3的比較
4.5 全球變暖預估的不確定性
4.6 氣候變化承諾
4.7 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將超過過去1萬年
第五章 2℃閾值
5.1 2℃閾值的提出
5.2 工業化前
5.3 2℃閾值的意義
5.4 達到2℃閾值的排放路徑
5.5 2℃閾值的成本
5.6 2℃閾值下2020年的排放
5.7 氣候政策的影響
5.8 碳捕獲及儲藏(CCS)
第六章 地球系統的臨界點
6.1 臨界成員
6.2 北極海冰
6.3 大陸冰蓋
6.4 海平面
6.5 大兩洋經向翻轉環流
6.6 厄爾尼諾一南方濤動(ENSO)
6.7 臺風與熱帶氣旋
6.8 傘球季風
6.9 海洋變化
6.10 亞馬孫雨林
6.11 快速行動
6.12 發出求救信號
參考文獻
縮略語
關鍵詞索引
后記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