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2014-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01294
- 條形碼:9787118101294 ; 978-7-118-1012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14-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本書特色
本書由專題報告篇、綜合動態篇、武器裝備發展動態篇和軍事技術發展動態篇四部分構成,總計約130萬字。 專題報告篇收錄重大問題研究報告28篇,涉及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發展綜合性戰略性問題、信息化建設與信息裝備、主戰裝備、戰略武器、軍事航天、裝備建設管理、裝備保障、裝備試驗、軍事尖端技術等多個主題。 綜合動態篇收錄了3個方面的年度發展報告,包括世界主要國家的國防與軍隊建設政策動向、武器裝備采辦管理與改革、國防工業、軍備控制與裁軍、國際軍事技術合作與軍品貿易等。 武器裝備發展動態篇包括2014年世界主要國家武器裝備發展回顧,以及空戰裝備、海戰裝備、陸戰裝備、核武器/彈道導彈/巡航導彈、軍用航天裝備、防空反導武器系統、生化武器及防護裝備、綜合電子信息裝備、無人裝備、新概念武器與非致命武器、后勤保障裝備等11類裝備的發展動態。 軍事技術發展動態篇包括2014年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回顧和軍用信息技術、隱身反隱身技術、微米納米技術、超導技術、精確制導技術、軍用建模與仿真技術、軍用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軍用航空技術、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軍用艦船技術、兵器技術、軍用核技術、軍用生物技術等15個軍事技術領域的發展情況,以及2014年引起較多關注的一些新概念與新技術。
2014-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內容簡介
隨著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使讀者可以迅速獲取大量形式多樣的高技術武器裝備信息,但是目前還沒有權威、系統、統一的信息發布平臺,“碎片化”的信息不便于讀者瀏覽和閱讀。同時,從軍事科技圖書市場現狀來看,大量低水平、信息過時的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圖書充斥市場,缺乏經典、系統、實時的書籍,不能很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本書跟蹤世界武器裝備高新技術*新發展動向,及時、準確、系統、全面地反映了世界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發展動態,為讀者全面了解世界武器裝備發展動向和*新高技術武器裝備,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在國內,各軍工行業每年都有不定期的行業發展報告,內容涉及武器裝備發展動態,但相對而言,其專業性強、信息量小,覆蓋范圍有限,一般在圖書市場上很難尋覓。本書的公開出版、發行,可有效地填補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發展動態類圖書市場的空白,為讀者提供作者權威、內容高品位、出版質量高水平的精品佳作。
2014-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目錄
目錄
2014年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發展回顧/
2014年外軍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十大事件/
·專 題 報 告 篇·
綜合與戰略
美國國防部制定第三個“抵消戰略”及影響分析/
再平衡——美國國防部艱難的戰略抉擇
——2014年版《四年一度防務評審》報告解讀/
俄羅斯核軍事演習綜合分析/
歐盟穩步推進出口管制改革/
從臨時協議走向全面解決——伊核問題前景分析/
信息化建設與信息裝備
美軍“聯合信息環境”建設及影響分析/
美國國防部《電磁頻譜戰略》及影響分析/
透過烏克蘭危機看俄羅斯電子戰力量的發展/
主戰裝備
美國亞太地區反潛裝備發展現狀與趨勢/
日本陸上自衛隊島嶼作戰裝備發展動向分析/
美國加速研發新一代直升機及其影響分析/
戰略武器
美軍未來高超聲速打擊武器發展分析/
日本反導系統及作戰能力分析/
印度海基核力量發展分析/
我周邊國家彈道導彈發展及能力分析/
軍事航天
美軍衛星導航應用裝備發展及特點分析/
美軍氣象衛星系統發展思路發生歷史性轉變/
裝備建設管理與裝備保障
美國國防采辦程序做出重大調整
——國防部發布新版5000.02指示/
美國國防部深入開展裝備采辦績效評估/
美國國防部出臺新版“更優購買力”倡議草案/
俄軍裝備建設管理體制改革的*新進展及特點/
世界主要國家推進國防科技協同創新發展的舉措/
軍事技術
挑戰賽成為美國darpa推動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
美國darpa 2015財年技術研究的新方向/
歐美日等國深入推動腦科學計劃/
美國軍用地面仿生機器人發展研究/
下一代航空動力技術對航空裝備發展的影響/
前沿技術對精確制導技術發展的影響/
·綜 合 動 態 篇·
武器裝備采辦管理與改革/
國防工業/
一、重大事件分析/
二、航空工業/
三、航天工業/
四、兵器工業/
五、艦船工業/
六、電子工業/
七、核工業/
軍備控制與裁軍/
·武器裝備發展動態篇·
2014年世界主要國家武器裝備發展回顧/
一、美國/
二、日本/
三、印度/
空戰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轟炸機/
四、戰斗機/
五、預警機/
六、偵察機/
七、電子戰飛機/
八、機載武器系統/
九、機載探測系統/
十、空軍保障裝備/
海戰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潛艇/
四、航空母艦/
五、艦載機/
六、巡洋艦/
七、驅逐艦/
八、護衛艦/
九、兩棲作戰艦艇/
十、小型水面作戰艦艇/
十一、水雷戰艦艇/
十二、艦載武器/
十三、艦載設備/
十四、保障裝備/
陸戰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陸軍綜合作戰系統/
四、坦克裝甲車輛/
五、火炮/
六、直升機/
七、反坦克武器/
八、彈藥/
九、士兵系統與輕武器/
十、保障裝備/
核武器和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核武器/
四、戰略彈道導彈/
五、戰術彈道導彈/
六、巡航導彈/
軍用航天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偵察與監視衛星/
四、預警衛星/
五、通信衛星/
六、導航衛星/
七、環境探測衛星/
八、航天運載器/
防空反導武器系統/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防空武器系統/
四、彈道導彈防御系統/
化學和生物武器及防護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生物武器/
四、化學武器及化學武器軍備控制/
五、核生化防護裝備/
綜合電子信息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指揮控制系統/
四、預警探測系統/
五、通信系統/
六、情報偵察裝備/
七、導航定位裝備/
八、信息安全與保密裝備/
九、測繪信息系統/
十、氣象水文裝備/
十一、電子戰裝備/
十二、國防信息基礎設施/
十三、敵我識別系統與裝備/
無人裝備/
一、無人機/
二、無人飛艇/
三、無人車輛/
四、軍用機器人/
五、無人水面艇/
六、無人潛航器/
新概念武器與非致命武器/
一、重大事件分析/
二、定向能武器/
三、電磁發射武器/
四、非致命武器/
后勤保障裝備/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軍需裝備/
三、衛生裝備/
四、油料裝備/
五、軍交裝備/
六、野營裝備/
·軍事技術發展動態篇·
2014年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回顧/
軍用信息技術/
一、2014年發展回顧/
二、重大事件分析/
三、微電子技術/
四、光電子技術/
五、電子材料技術/
六、電源技術/
七、軍用通信與網絡技術/
八、軍用計算機技術/
九、軍用軟件技術/
十、雷達技術/
十一、夜視技術/
十二、信息安全技術/
隱身與反隱身技術/
一、雷達隱身與反隱身技術/
二、紅外隱身與反隱身技術/
三、可見光隱身技術/
四、聲隱身和反隱身技術/
微米納米技術/
一、微機電系統技術/
二、納米能源技術/
三、納米材料技術/
四、納米傳感器技術/
五、納米電子技術/
超導技術/
一、超導材料技術/
二、超導技術應用/
精確制導技術/
一、光學制導技術/
二、射頻制導技術/
三、多模復合制導技術/
四、新概念精確制導技術/
軍用建模與仿真技術/
一、武器裝備研發用的建模與仿真技術/
二、武器訓練與戰術訓練用的仿真技術/
三、軍事演習用的建模與仿真技術/
軍用新材料技術/
一、航空新材料技術/
二、航天新材料技術/
三、艦船新材料/
四、兵器新材料技術/
先進制造技術/
一、先進設計技術/
二、先進制造工藝/
三、先進生產管理技術/
四、先進制造模式/
軍用航空技術/
一、飛機總體技術/
二、航空動力技術/
三、飛行控制技術/
四、航空電子技術/
五、機載機電技術/
六、航空基礎技術/
軍用航天技術/
一、航天運載技術/
二、衛星平臺技術/
三、衛星有效載荷技術/
四、空間態勢感知技術/
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
一、美國/
二、俄羅斯/
三、日本/
四、印度/
五、英國/
軍用艦船技術/
一、艦船結構技術/
二、艦船動力能源技術/
三、艦船材料技術/
四、艦載探測技術/
兵器技術/
一、車輛推進技術/
二、先進發射技術/
三、戰斗部技術/
四、引信技術/
五、火炸藥技術/
六、生存力技術/
軍用核技術/
一、軍用核材料技術/
二、核武器技術/
三、核動力技術/
四、核反恐與核安全技術/
五、放射性廢物管理與核設施退役技術/
六、核軍控核查技術/
軍用生物技術/
一、生物電子與生物計算/
二、生物與仿生材料/
三、仿生機械/
四、認知神經科學/
新概念與新技術/
一、跳躍式微型機器人/
二、“精確制導”智能化步槍/
三、戰術突擊輕型作戰服/
四、“勇士織衣”內穿型作戰服/
五、超重型兩棲登陸艇/
六、反集群武器系統/
七、“量子羅盤”導航技術/
八、自適應變循環發動機/
九、新型超聲速減速器技術/
十、新型復合材料低溫貯箱/
十一、聲隱身超材料/
十二、瞬態電子器件/
十三、“海水燃油”技術/
十四、毀傷效應可調炸藥裝藥技術/
十五、能量釋放可調活性材料/
十六、納米尖晶石透明裝甲材料/
十七、光延時技術/
十八、超疏水材料/
十九、冷噴涂技術/
二十、4d打印/
2014-世界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年度發展報告 作者簡介
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成立于1959年3月,是中國國家級綜合性科技信息機構。近50年來,中心規模不斷壯大,業務不斷拓展,研究水平和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國防科技信息研究與服務機構。中心現有專職科研人員近四百人,主要從事科技信息研究與咨詢研究、信息資源建設與服務、網絡建設與網絡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工作。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