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繪藝術精選集
-
>
中國美術8000年
-
>
西洋鏡--中國寺廟建筑與靈巖寺羅漢
-
>
和光同塵:徐家樹攝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廣州
-
>
(精)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八品)
-
>
銀翼殺手2029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57719
- 條形碼:9787550257719 ; 978-7-5502-5771-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本書特色
◆他的作品,被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聯合收藏;他的展覽,比利時王后親臨助陣,掀起尤倫斯藝術中心的參觀 熱潮
◆他的演講,登上哈佛大學百年諾頓講堂,成就比肩博爾赫斯、卡爾維諾、高居翰,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時代百大人物"
◆他是威廉·肯特里奇,他被評論界稱為"自學成才的天才藝術家",他用6場諾頓講座,分享30余年藝術創作的思考與方法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內容簡介
哈佛大學百年諾頓講堂+6堂兼顧學術與詩意的精彩講座+肯特里奇30余年創作理念全紀錄+280幅高清作品圖片南非著名當代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哈佛大學演講集,全面記錄他的藝術理念、創作方法和哲學思考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前言
將他的約翰內斯堡變成我們的宇宙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推薦序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館長 田霏宇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一書囊括了對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作品背后思考的綜合闡述,更難得的是本書作者并非某位批評家或歷史家,而是肯特里奇本人.2012年肯特里奇受邀進行諾頓演講,哈佛大學創立于1925年的此項殊榮曾授予T.S.艾略特、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約翰·凱奇、內丁·戈迪默、奧爾罕·帕慕克等人.自創始至今近百年間,諾頓演講一直強調對創新及詩意思考的*大化發掘.肯特里奇為此花費了大量時間及精力,對其畢生作品加以總結,將30年來盤旋在他腦海中的靈感和工作室中的想法編織成6場富有啟發性的演講表演,同時生動、有趣地結合了學術演講的傳統,于2012年春天以每周一場的方式呈現.6場演講均在哈佛大學*重要的紀念性公共空間——桑德斯劇院進行,這座在美國內戰后不久落成的華麗木制哥特式禮堂,以牛津大學謝爾登劇院為藍本,作為對在戰爭中犧牲的校友以及他們為聯邦主義主張所做貢獻的紀念.《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早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
這一系列演講不僅以肯特里奇的作品為線索,更以西方思潮發展串聯.開篇的想法非?;A又十分具有顛覆性,從西方哲學的奠基性故事——柏拉圖關于洞穴的寓言開始,實際討論的是"暴力與囚禁",肯特里奇進而探索了殖民主義背后的知識神話,甚至對自己作為南非白人在殖民體系下被賦予的個人身份提出質疑.隨后,他將目光轉向他一直生活的城市約翰內斯堡,以及他的工作室,在這些演講中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更為宏大的歷史與主題.系列演講在對于時間、宇宙的沉思以及擺脫專制的幻夢中結束,這一講的寫作完成于公認的肯特里奇的杰作《對時間的拒絕》在卡塞爾文獻展首展前的幾個星期.肯特里奇演講的配圖并非傳統的幻燈片與圖片,而是自制的一些小短片,用來演示例如他用手翻動一本筆記的鏡頭,或是拼貼字詞與圖片,以和他在講臺前的演講內容相匹配.在*后一講中,他甚至實現了禮堂中的"哈佛自我"與屏幕上的"約翰內斯堡自我"之間的對話.這些舉動在書中均以括號括起,如同戲劇舞臺指令一般.
本書出版于肯特里奇中國大展"威廉·肯特里奇:樣板札記"收官之際.2015年夏季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為中國觀眾量身打造的本次展覽是對肯特里奇藝術生涯的全面考量.展覽開端的《影子隊列》——其重要性在本書**章"贊陰影"中有所闡述——在2000年上海雙年展上的展示亦是肯特里奇作品首次在中國露面.而展覽的壓軸作品《論樣板戲》則是試圖通過"邊緣的思考",這一他在繪畫六講后幾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的邏輯理念,把來自中國革命戲劇的圖像放置在世界范圍內相似或早先事件的語境之中.我非常榮幸能夠策劃這一展覽,使得藝術家的實踐能夠以少見的全面程度呈現."邊緣的思考"演講本應被收錄在一部傳統形式的展覽畫冊之中,并由其內容所暗示的語言邏輯——中文出版并留作文獻.
有趣的是本書的英文標題Six Drawing Lessons,譯成中文后有所喪失,而英文的結構令人聯想到現代主義及觀念主義的諸多佳作,如杜尚的《三個標準的終止》,這是故意用一組不準確的標尺來度量一米長繩子彎曲線條的作品.而"繪畫課"(drawing lessons)既是指美術教育的*基本形式——學生在可以思考更復雜的構圖和色彩之前需要上的素描課——又是指人們在得出結論前更為寬泛的智識過程.從歷史事件或個人經驗中學到一課(draw a lesson),等于要從中提煉出可以致用于未來情況的某種思想結晶.這一過程是通過理性思考及演繹*即刻甚至*感性的變化來擴充認知的,這也是肯特里奇經常批判的啟蒙運動的基礎,盡管他一直對其可能的(雖然也不太可能)實效不抱希望.
在UCCA展覽期間,觀眾、記者及其他藝術家*常提出的問題就是肯特里奇的作品與中國觀眾之間是否有特定的關聯.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并得出一系列答案,從或許因相對封閉的社會及文化系統(種族隔離制晚期的南非和改革初期的中國)引發的對人物畫的堅持,到他并非近期才開始的用墨水及毛筆進行繪畫與中國文人畫傳統的呼應.但其實更為重要的是肯特里奇能夠從其周邊的社會、國家、個人身份環境中提煉出對更為廣闊的世界適用且急需的理念.由此,我想到1906年詹姆斯·喬伊斯在羅馬一間公寓內寫作《尤利西斯》時橫行數月的瘟疫,"將他的都柏林變成我們的宇宙".近來,中國的藝術家們經常被要求面對世界為他們的祖國代言,講述只有他們才會知道的"居住并生活在中國的意義"這種詩意的知識,而方興未艾的中國能夠在世界的圓桌上做出怎樣的貢獻仍未可知,肯特里奇見微知著的能力也許具有借鑒意義.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目錄
第 二講 殖民地起義簡史
第 三講 垂直思考:一部約翰內斯堡傳記
第 四講 實用認知論:工作始終的生活
第 五講 贊誤譯
第 六講 反熵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節選
造馬
我們拿來一組撕成碎片的黑紙.開始這是一張白紙上的一堆黑紙片,也許讓人想到羅伯特·馬瑟韋爾9.接著我們將它們來回移動,重新安排.那么現在是從整體看呢,還是我們無法阻止自己將這些紙片的拼合看成是一些形態、某種圖式或一匹馬?提示:這不僅是主觀意愿上對不信的懸置—我們知道自己看到的是撕碎的黑紙,但卻假裝看到的是一匹馬.遠不僅如此.事實上,我們無法阻止自己不看到那匹馬.我們需要努力甚至刻意視而不見,才能將這些形象看作是撕碎的黑紙.更確切地說,是將它們只看作撕碎的黑紙.其實我們兩者都看見了,我們并沒有被愚弄.馬和紙都在那兒,這是非情愿地懸置不信.
當我們說這里有一匹馬時,我們的意思是說紙上有些東西可以觸發我們的認知,將其看成一匹馬.知道和辨認之間有重要的區別.叫人畫一匹后腿直立的馬并不容易(除非你是德拉克羅瓦):臀部以下多遠畫蹄子?下頜骨和寰椎邊緣間的角度是多少?鬐甲到頸脊和肩的比例關系如何?肚子能撐住怎樣的脊柱弧線?從馬的后腿上部到肢關節如何描畫?但是,只要挪動和調整這些紙片,一匹馬就可以在你面前抬起前蹄.有些事物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而有些我們不知道也可以辨認得出.
這種追尋意義的壓力(獲取碎片,完成圖像)不僅出現在我們觀看陰影時,也存在于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事物中.在這里,"觀看"成為一切圖像以及所有我們理解世界途徑的隱喻.
即使形狀減少,圖像簡化,我們還是能看到馬.即使只有單一的字形,我們還是能看到馬的碎片,并從中重建出洛西南特10.
我們體內所感受到的馬或說馬性(horse-ness)等待被觸發.洛西南特、比塞弗勒斯11、特洛伊木馬、斯塔布斯12的馬,以及賽馬沖過終點的決定性照片,這些都已然存在.這是雙向過程:紙片朝我們走來,而我們對馬的感覺走了出去.我們在半路遇到世界.這些黑色的紙片已成為一張膜,穿過它我們就遇到了世界.既明顯又令人驚訝.繪畫成為交會點,也成為外部世界遇到我們的起點—我們在這里遇到斯塔布斯、洛西南特和百科全書詞條;遇到十歲時騎馬的回憶,翻身落馬腳卡在馬鐙里被拖著走的記憶,沿高爾夫球場的第九球道,在度假勝地撒尼帕斯.
在大腦那無聲無形的前庭之中,圖片被捕獲、理解、審問、送出、刷新,像馬匹一樣被送進休息區.紙張就是視網膜的可見延展,是已知但不可見事物的象征性表達.我們朝著圖像所做的運動,我們的投射就是睜著眼睛在這世界觀看的重要部分.
回到柏拉圖的洞穴:從墻上辨認影子的形狀并無過錯,這不是人們被幻覺控制的反常情況,世界的全部意義正是這樣被領會和理解的.
紙之膜
所有繪畫作品都是以紙張作為我們與世界之間的薄膜.在極端情況下,如錯視畫13中,膜變得幾乎看不見,而我們認為直接看到了世界—書,紙牌—而不是人造的娛樂.雖然大多數時候,錯視畫的樂趣在于被騙卻沒上當,這是自欺欺人的樂趣.我們所意識到的雙重游戲,已然變為三重游戲:我們已知的書和紙牌;我們意識到的顏料、油、釉、畫布和它們創造的書和紙牌的假象;以及我們自身,即有自我意識的觀看.
南非北部的占卜體系與錯視畫正相反.據我所知,此類占卜活躍于非洲東海沿岸.布面或是畫布上所有可能指向意義的線索—無論是形狀、陰影,還是形式—皆為空白.類似羅伯特·萊曼15的作品.一間昏暗的房間,墻上懸掛著一塊白布.在占卜師的幫助下,來客凝視布面,并從中看出未來的圖景和敵人的形象—這全是眼睛向外的投射.
我們在"我夢到"和"我在夢中想到"之間的困難空間中穿行,卻渾然不知自己就是體內事物的投射者和接收者,或說是外部世界的接收者和傳送者.
肯特里奇的六堂繪畫課 作者簡介
威廉·肯特里奇:1955年生于南非約翰內斯堡,他的創作媒介涵蓋劇場、繪畫、雕塑、電影和動畫短片等,作品關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的歷史及哲學、文學、戲劇、早期電影和格局等主題。因其卓越的藝術和哲學領域的貢獻,2010年獲得“京都獎”藝術與哲學大獎;2011年被倫敦大學授予“文學榮譽博士”;2013年被耶魯大學授予“榮譽博士”稱謂。曾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盧浮宮和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維也納阿爾貝蒂納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圣保羅州立美術館等國際機構舉辦展覽。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