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哈代詩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1143946
- 條形碼:9787541143946 ; 978-7-5411-4394-6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哈代詩選 本書特色
我喜歡哈代主要是他的性情和他看待生命的方式。他不是一位超驗作家,他不是葉芝,他不是艾略特;他的題材是人、人的生命、時間和時間的流逝、愛和愛的消失。 ——菲利普·拉金 雖然現(xiàn)代主義大概會從將哈代視為“前現(xiàn)代主義者”而得益,但是我想,哈代恐怕沒有因此得益。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這種定義都是誤導的,因為哈代的詩歌作品與其說是預示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不如說是超出現(xiàn)代詩的發(fā)展,并且還以巨大的差距超出。 ——約瑟夫·布羅茨基
哈代詩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托馬斯?哈代的代表詩作二百余首。哈代的詩冷峻、深刻、細膩、優(yōu)美,言簡意賅,自成一格,較他的小說更具現(xiàn)代意識。本書曾收入人民文學出版社《哈代文集》,知名詩人、譯者黃燦然評論說:“詩選卷*難得也譯得好,你可以為了這卷詩選而買這套書,很貴但很值得。詩選譯者劉新民是在幾乎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完成翻譯的。這是迄今*全面和*出色的哈代詩中譯。” 譯本主要依據(jù)英國麥克米倫公司1985年出版的《托馬斯·哈代詩全集》,還參考了牛津大學出版社和企鵝出版社的兩種《哈代詩選》及其注釋,以及其他的幾種選本。在內(nèi)容取舍上,兼顧各種題材,大凡有定評的名篇,盡量選入,而對“情”和“理”兩類作品有所側重,因此,將著名的《1912—1912年組詩》和《命運的譏諷組詩》作了全譯。除對不少詩作的背景予以注釋外,還將哈代八部詩集作了概要介紹。
哈代詩選 目錄
偶然 3
向逆境中的友人坦白 4
灰暗的色調(diào) 5
她在他的葬禮上 6
她姓名的首字母 7
她對他說(Ⅰ) 8
她對他說(Ⅱ) 9
她對他說(Ⅲ) 10
她對他說(Ⅳ) 11
神跡探索者 12
她的永生 15
另一個世界的朋友們 19
懷念費娜 22
在林中 24
自然界的詢問 27
渾無感覺 29
在飯店里 31
女繼承人與建筑師 34
對鏡 38
今昔詩集
離別 41
鼓手霍吉 43
被屠殺者的靈魂 45
士兵的妻子和戀人之歌 52
雪萊的云雀 54
羅馬 56
洛桑 58
造物主的哀嘆 60
致生活 65
部下 66
健忘的上帝 68
致利茲比·布朗 71
希望之歌 75
失約 77
我的不幸多么巨大 79
我不必去 80
倉促的婚禮 82
他的永生 83
一個八月的子夜 85
*后一朵菊花 86
黑暗中的畫眉 88
未致命的疾病 90
阿瑟爾莊園的女主人 92
擠奶姑娘 97
墮落的姑娘 99
不見自己 101
在陰郁中(一) 102
在陰郁中(二) 104
在陰郁中(三) 106
苔絲的哀歌 108
我與記憶 111
時光的笑柄
一個蕩婦的悲劇 115
擋住那月光 122
死人在走動 124
一九六七 127
分離 128
在離別的月臺上 129
四個腳印 131
在蓋有拱頂?shù)倪^道里 133
在心靈的眼睛里 134
曲終 136
嘆息 138
致一位女演員 140
讓我享受塵世之樂 142
民歌手 143
往昔的美人 144
舞會之后 145
妻子在等候 146
集市之后 147
回家 149
教堂傳奇 152
洗禮 154
提醒者 157
壽終之后 158
松樹栽種者 160
我們認識的一個人 164
對上帝的教育 167
未出生者 169
他殺的那個人 171
喬治·梅瑞狄斯 173
命運的諷刺
海峽炮聲 177
會合 180
來訪之后 183
相見或是回避 185
區(qū)別 187
書架上的太陽 188
“當我動身去里昂乃斯” 189
城中遇雷雨 191
失去的愛 192
威塞克斯高地 194
地圖上的這個地方 197
對人的悲嘆 199
上帝的葬禮 201
啊,是你在我墳上刨土 207
發(fā)現(xiàn) 209
歲月的覺醒 210
1912 — 1913年組詩
傷逝 215
你*后一次坐車 218
散步 220
墳上雨 221
我在那兒發(fā)現(xiàn)她 223
不拘禮節(jié) 226
挽歌
哈代詩選 節(jié)選
偶然 假如有復仇之神從天上喊我, 還大笑著說:“你這遭罪的東西, 須知你的痛苦正是我的極樂, 你失去的愛正是我恨的盈利!” 那么我會強忍痛苦,直至死去, 在他不公正怒責下默默忍受; 并略感寬慰,因他比我更有力, 我受苦落淚都由他執(zhí)意判定。 可并非如此。為何歡樂遭殺戮? 播下的美好希望開不出花朵? ——飛來橫禍遮擋了陽光雨露 時光拋擲骰子,以悲哀當歡樂…… 這些半瞎的主宰,像播撒幸福 將痛苦隨意撒在我的人生旅途。 1866 向逆境中的友人坦白 你的不幸依舊,但因我住得遠, 不若住得近那么感受略同; 我甚至一笑,像往日那樣淡然, 雖則是笑,卻絕不是惡意嘲諷。 有個念頭太怪異,難容我腦中, 但我覺察到它在周圍縈回不散: ——我不想再熱情地了解分擔 你的不幸,給自己添上哀痛…… 這念頭如不祥鳥隱于溟蒙, 像海盜出沒于大洋無法無天, 忠誠的心啊,竭力想驅逐盡 這久久盤桓的不體面閃念; 可是,老友啊,想到這閃念近乎本能, 即便已驅,怎不仍令我愧疚萬分! 1866 灰暗的色調(diào) 那個冬天我倆站在小池邊, 太陽臉色蒼白,像挨了上帝呵責, 枯干的草地上幾片落葉泛灰色; 那是一棵白蠟樹落下的葉片。 你雙眼看著我,游移的眼神 閃過多年前那些乏味的謎; 你我敷衍著言語,話不投機, 更減損我們已殘的情。 你嘴角的微笑凜若冰霜, 那份活力足以了結生命, 一絲尖利的冷笑掠過你的唇 像一只不祥之鳥在飛翔…… 這辛酸的一課:愛會背棄盟誓, 從此為我活畫出你的面目, 畫出上帝詛咒的太陽,一棵樹, 和灰色落葉鑲邊的一汪小池。 1867 她在他的葬禮上 他們把他抬往安息之地—— 長長的隊列緩緩行進; 我如陌生人保持著距離, 他們是親屬,我只是情人。 我沒有換下艷麗的外衣, 他們的喪服卻一片黑色; 可他們站著,目光毫不悲戚, 而燒灼我的是憾恨之火! 1871 她姓名的首字母 在一部詩集的書頁上, 我以首字母寫下她的芳名; 似乎她流光溢彩的思想, 引發(fā)了詩人的靈感激情。 ——而今當我翻開同一作品, 詩篇依然閃爍不滅的光輝, 可她那字母縮寫的姓名, 光彩卻早已黯淡消退! 1869 她對他說(Ⅰ) 當你看到我因歲月頻催, 容貌已不再受眾人贊賞, 眼睛早失卻當年的光輝, 名字喚不起美少女的聯(lián)想; 當情感讓位于理智判斷, 盡管這過程你幾乎未覺察, 你仍懷念我往日的嬌艷, 惱恨它如今已如凋殘之花: 想到這紅顏衰非我之咎, 是時光滋養(yǎng)韶華又加摧殘, 知道我心不變癡情依舊—— 寧愿死以免你蒙受病患!—— 你能否念舊情伸友誼之手 扶我下人生的遲暮之山? 1866 她對他說(Ⅱ) 或許多年后當我已去世, 某人的形、神、口音酷似我, 使你想起我常說的話語, 回憶你當年愛情的衰落。 你會稍停,忖道,“可憐的人兒!” 發(fā)聲嘆息——作為豐厚報償, 而非償還債務的一點兒 給一位全身心獻出的姑娘—— 如此回想,你永不會了解 區(qū)區(qū)兩詞表示的略略思忖, 于我絕不是倏忽的幻覺, 而是我挨過的整個人生; 在它斷續(xù)的假面舞會中 我只似你生活里轉念一瞬! 1866 她對他說(Ⅲ) 我將忠貞不渝,直至永遠! 死神選擇我時會顯得吃驚, 自從上次別離,它尚未分辨 確定該哪位做它的犧牲! 對親戚朋友,及此地殷勤 相待的男子我毫不在意, 同那些因享有美滿婚姻 而幸福的同時代人相比, 我麻木猶如銹軸的風向標, 銹蝕前執(zhí)著地與風親吻, 卻偏遭世人鄙薄,他們拋 舊情于腦后,一味享受今生。 我昔日的魅力機敏早不復存, 已沒有什么可供愛作為依憑。 1866 她對他說(Ⅳ) 這緋聞令我失盡仁慈之心, 我只能詛咒她,祈求她死, 只因她居然與你彼此有情—— 那顆心唯有我曾給予慰藉! 我的愛有多深,此生不得知, 否則我會格外加倍地愛你, 我只知此身早與你融為一體, 別離反使兩心相融如醉如癡。 因之我對你的一切無不知悉, 對于她雖常凝視卻依然見外, 你怎能因我妒忌而生惡意, 對我百般珍愛之物不理不睬? 相信我吧,昔日情人,愛之慪氣 越是自私狡黠便越加可愛。 ……
哈代詩選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英國著名詩人、小說家。1840年生于英國西南部多塞特郡的一個石匠家庭,曾到倫敦工作和求學,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時是一名建筑師,中年回家鄉(xiāng)定居,1928年逝世。 哈代跨越了19世紀和20世紀,是文學史上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1896年后,他致力于寫詩和詩劇,共出版了八本詩集。起初,哈代的詩并不如小說那樣受好評,但隨著時間推移,他被公認為20世紀*偉大的詩人之一,代表了英詩的正統(tǒng)。 劉新民,1946年生,山東安丘人。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