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6105218
- 條形碼:9787116105218 ; 978-7-116-1052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內容簡介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地質環境技術經濟》從地質、環境、技術和經濟4個方面研究了礦產資源合理勘查開發影響因素,建立了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地質、環境、技術、經濟);并以西藏岡底斯成礦帶為典型實例,研究了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成礦地質特征、勘查開發技術和礦山環境保護技術,對岡底斯成礦帶典型礦床(點)進行經濟評價;并運用該模型對甲瑪銅多金屬礦勘查開發合理性進行評價。這一研究不僅有利于促進西藏岡底斯成礦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而且對國內整裝勘查區和“走出去”礦業企業開展境外礦業投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地質環境技術經濟》可供礦產資源管理者、礦業企業經營者、金融投資者參考,也可作為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研究、教學人員的參考書。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目錄
前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3 研究內容與思路
2 成礦地質條件
2.1 引言
2.2 等級體制成礦理論
2.3 斑巖銅礦等級體制成礦特征
2.3.1 成礦構造背“景”
2.3.2 成礦構造聚斂“場”
2.3.3 金屬成礦“相”
2.3.4 礦“床”
2.4 岡底斯成礦帶斑巖銅礦等級體制成礦特征
2.4.1 成礦構造背“景”
2.4.2 成礦構造聚斂“場”
2.4.3 金屬成礦“相”
2.4.4 礦“床”
2.5 小結
3 礦山環境保護技術
3.1 引言
3.2 礦山環境問題
3.2.1 地面變形問題
3.2.2 “三廢”污染問題
3.2.3 生物多樣性破壞問題
3.3 礦山環境污染修復技術綜述
3.3.1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
3.3.2 重金屬污染水體的修復
3.3 3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優缺點
3.4 銅礦山環境污染分析
3.4.1 采礦
3.4.2 選礦
3.5 西藏岡底斯成礦帶環境現狀
3.5.1 青藏高原自然條件特點
3.5.2 西藏礦山環境現狀
3.5.3 岡底斯成礦帶環境特點
3.6 綜合評價方法
3.6.1 層次分析法
3.6.2 模糊綜合評判理論
3.6.3 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法
3.7 甲瑪礦區環境污染修復案例分析
3.7.1 分解
3.7.2 加權
3.7.3 評估
3.7.4 選擇
3.7.5 地球化學工程技術在甲瑪礦區環境污染和控制中的應用
3.8 小結
4 固體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技術
4.1 引言
4.2 固體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技術研究進展
4.2.1 勘探技術進展
4.2.2 采礦技術進展
4.2.3 選礦技術進展
4.2.4 綜合利用技術進展
4.3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勘探開發技術優選
4.3.1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勘探方法確定原則
4.3.2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采礦方法確定原則
4.3.3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選礦方法確定原則
4.4 西藏甲瑪銅多金屬礦勘查開發技術案例研究
4.4.1 甲瑪銅多金屬礦概述
4.4.2 甲瑪銅多金屬礦勘探方法選擇
4.4.3 甲瑪銅多金屬礦采礦方法選擇
4.4.4 甲瑪銅多金屬礦選礦方法選擇
4.5 小結
5 固體礦產資源經濟評價
5.1 引言
5.1.1 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礦床技術經濟評價模式
5.1.2 計劃經濟國家礦床技術經濟評價模式
5.1.3 經濟轉型中國家礦床技術經濟評價模式
5.2 固體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理論
5.3 固體礦產資源經濟評價方法
5.3.1 折現現金流法原理
5.3.2 折現現金流法評估步驟
5.3.3 折現現金流法模型
5.4 固體礦產資源經濟成本篩選模型
5.4.1 簡約成本模型
5.4.2 采礦生產能力和礦山壽命
5.4.3 資本支出
5.4.4 經濟成本篩選模型
5.4.5 改進的經濟成本篩選模型
5.5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經濟評價
5.5.1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潛力評價
5.5.2 岡底斯成礦帶銅多金屬礦經濟成本評價模型
5.5.3 岡底斯成礦帶典型銅多金屬礦床(點)經濟評價
5.6 小結
6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6.1 引言
6.2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研究進展
6.2.1 “雙控論”和“合理域”模型
6.2.2 礦業活動決策支持系統
6.2.3 礦山生產階段合理劃分
6.2.4 礦業“5R”循環經濟理論
6.3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6.3.1 地質因素
6.3.2 環境因素
6.3.3 技術因素
6.3.4 經濟因素
6.4 甲瑪銅多金屬礦合理勘查開發示范研究
6.4.1 甲瑪銅多金屬礦地質評價
6.4.2 甲瑪銅多金屬礦環境評價
6.4.3 甲瑪銅多金屬礦勘查開發技術評價
6.4.4 甲瑪銅多金屬礦經濟評價
6.4.5 甲瑪銅多金屬礦合理勘查開發總體評價
6.5 小結
7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智能系統
7.1 引言
7.2 智能系統理論
7.2.1 專家系統
7.2.2 BP神經網絡
7.3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智能系統
7.3.1 軟件系統架構設計
7.3.2 軟件系統功能設計
7.4 應用實例
7.4.1 地質評價指標
7.4.2 環境評價指標
7.4.3 技術評價指標
7.4.4 經濟評價指標
7.4.5 綜合評價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四元模型 作者簡介
舒思齊,理學博士,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不錯工程師。2015年入選國土資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養計劃,被評為國土資源部“十二五”靠前合作優選個人。200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獲博士學位。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多次赴美國、澳大利亞、南非、贊比亞、安哥拉、巴西、智利、秘魯等20余個資源豐富國家實地考察礦山并開展靠前合作研究。主持編制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十三五”靠前合作規劃》并組織實施;參與部署了“中國大陸周邊地區主要成礦帶成礦規律對比及潛力評價” “中國大陸周邊重要成礦帶成礦地質條件對比與資源潛力評價”和“優選巨型成礦帶成礦規律研究”等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2012年始,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裴榮富和國務院參事張洪濤指導下,開展礦業可持續勘查開發研究,研究領域涉及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資源產業經濟、工程地質和力學等。曾獲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出版學術專著3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