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20001
- 條形碼:9787514220001 ; 978-7-5142-2000-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本書特色
一本培養專業觀影眼光的北美高校經典教材教影人讀懂觀眾的心理,帶觀眾體會影人的匠心影評名家、CC特邀專家普林斯教授二十年來六次修訂兼顧藝術、技術與商業,全景呈現電影體驗的誕生過程《電影的秘密:形式與意義》是一本經典的電影啟蒙教材,也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電影概論書,旨在讓影迷、普通觀眾也能讀懂電影的形式風格與電影的魅力。
本書提供了五百多張精挑細選的插圖、五十余篇影人及相關作品專題解析,對電影攝影、美術、表演、剪輯、聲音、敘事、特效等構成元素進行了細致分析,并從電影風格、流派、美學、理論、批評的角度提供解讀方法,從而全方位地闡釋了“電影如何創造意義”。
自1997年首次出版以來,本書歷經6次修訂與再版。第6版修訂新增關于視覺技術、數字特效等內容。
本書是全球知名教育集團培生推出的經典教材之一,被多所北美高校指定為電影入門課程的必讀讀物。
◎詳解經典場面——《七武士》《好家伙》《蛇眼》的運動鏡頭為何值得稱道?
◎傳遞攝影魅力——《拯救大兵瑞恩》和《父輩的旗幟》同為戰爭片,為何分別選用膠片攝影和數字攝影?
◎展示美術設計——《十二宮》如何用遮片繪景恢復業已消失的舊金山灣區?
◎探秘表演方法——《碼頭風云》中白蘭度將女式手套戴在自己手上竟然是沒有劇本的即興發揮?
◎說明剪輯作用——《沉默的羔羊》怎樣用連續性剪輯的特點誤導與迷惑觀眾?
◎闡釋聲音功能——《老無所依》如何使用聲音設計推動敘事?
◎歸納電影類型解讀敘事手段——《搜索者》如何體現經典好萊塢敘事?《記憶碎片》《撞車》又如何用經典好萊塢敘事之外的方法講故事?
◎穿越影史特效——《火車大劫案》問世60年后,《2001太空漫游》竟然又用起了攝影機內置遮片做特效?
◎領略銀幕真實——《諾斯費拉圖》如何說明表現主義風格連接了人和環境?
◎商業還是藝術——讓·雷諾阿為什么說“電影史的一大特色是電影人與產業之間的博弈”?
◎提供理論模型——電影批評的核心功能與價值到底是什么?如何撰寫讓人眼前一亮的電影批評文章?
如果你對電影有真愛,那么你一定會覺得普林斯教授的課有趣。我甚至覺得連這堂課的教科書《電影的秘密》都這么好讀!——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在我上過的電影課里,他是知識*淵博的老師。——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普林斯教授棒極了。如果你想了解電影理論及其本質,請去上他的課吧!相信我,我現在已經在羅蘭·艾默里奇手下工作了,感謝普林斯教授!——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電影的秘密》是我們在電影批評課上用的主要參考書,也是我們的課本。……這本書寫得很好,好好享受吧!——美國亞馬遜五星評論
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內容簡介
電影自誕生之日起,就逐漸發展出一套與觀眾交流的語匯。然而觀眾是否知道電影的視聽并非都來自真實,而是源于電影人的設計與安排?本書以此為出發點,引導讀者從三方面觸摸電影媒介的獨特性:電影通過怎樣的形式設計構建銀幕世界;觀眾如何理解電影并與之互動;電影如何將藝術性與商業性融于一體。
本書第1版面世于1997年,歷經數次修訂,*終成為一本全面、細致解讀電影魅力的實用教材。作者運用大量形式主義的分析方法,著重闡釋攝影、美術、表演、剪輯、聲音設計、敘事等電影結構元素,并將自己的電影美學見解、電影史素養貫穿其間。第6版新增了視覺特效及其在電影史上的應用,擴充了電影理論尤其是精神分析與女性主義的研究方法,更新了對數字技術的討論。同時,本書還結合數百幅經由電影底片放大的精美圖片、涵蓋各類型的經典片例,以及對重要影人創作生涯的評述,幫助讀者探尋電影的秘密。
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目錄
前 言 1
第1章 電影結構 1
1.1 電影結構的組成元素 3
1.1.1 制作過程 3
1.1.2 導演的角色 5
影人聚焦 斯坦利·庫布里克 6
1.1.3 電影的時間和空間 8
1.2 結構和攝影機 10
1.2.1 攝影機機位 10
攝影機機位、姿勢和表情 13
影人聚焦 查理·卓別林 15
1.2.2 攝影機角度 17
影人聚焦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19
影人聚焦 小津安二郎 22
1.2.3 攝影機鏡頭 24
焦距和景深 24
鏡頭的使用 27
1.2.4 攝影機運動 29
橫搖和縱搖 30
移動攝影車、軌道和吊桿 31
斯坦尼康 32
攝影機運動的功能 34
電影藝術的技術構成 36
1.3 結構設計和創造性選擇 37
案例分析 《拯救大兵瑞恩》和
《父輩的旗幟》 38
1.4 攝影機和人類認知:電影的雙重能力 40
1.4.1 改變視覺現實 41
1.4.2 符合視覺現實 41
特寫 如何在屏幕上創造動作的幻象? 42
1.5 小 結 45
關鍵詞匯和概念 45
推薦閱讀 46
第2章 攝 影 47
2.1 合作與可視化預演 49
2.2 攝影的基本要素 51
2.2.1 電影膠片、鏡頭和畫幅比 51
特寫 什么是光與色彩? 53
2.2.2 照明設計 60
特寫 攝影師 60
寫實式照明設計 62
繪圖式照明設計 65
象征主題的繪圖式照明 66
案例分析 《現代啟示錄》 67
影人聚焦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68
燈光的種類:硬光和柔光 70
高調照明和低調照明 72
照明連續性 73
基于色彩的燈光設計 75
2.3 攝影與數字技術 78
數字攝影 79
2.3.1 數字中間片 80
案例分析 《美食總動員》 81
2.4 視覺風格和設計借鑒 82
2.5 小 結 85
關鍵詞匯和概念 86
推薦閱讀 87
第3章 美術設計 89
3.1 美術總監的工作 91
3.1.1 工作步驟 91
3.1.2 作為角色和故事設計的美術設計 92
3.1.3 創造統一化的設計 95
影人聚焦 亨利·巴姆斯特德 96
3.2 美術設計的基本手段 98
3.2.1 服 裝 99
3.2.2 布景、遮片繪景和微縮模型 102
案例分析《辛德勒的名單》 102
實景的使用 106
遮片繪景 107
案例分析 《十二宮》 110
3.3 設計理念 112
案例分析 《指環王3:王者無敵》 112
特寫 當代科幻片中美術設計的發展脈絡 114
3.4 美術設計與視覺特效 116
3.5 小 結 116
關鍵詞匯和概念 117
推薦閱讀 117
第4章 表 演 119
4.1 電影表演和戲劇表演 123
4.1.1 缺乏排練 123
4.1.2 非順拍 123
4.1.3 強化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 125
4.1.4 燈光、鏡頭和特效的作用 125
案例分析 《基督受難記》 127
4.1.5 觀眾的缺席 128
4.2 電影演員的類型 128
4.2.1 明星的銀幕人格 129
影人聚焦 梅麗爾·斯特里普 132
4.3 方法派表演方法和表現派表演方法 134
4.4 演員作為視覺設計要素 136
4.4.1 獨特的肢體語言 136
4.4.2 調度演員 137
4.4.3 運用類型化表演 140
社會類型化表演 140
心理類型化表演 141
4.4.4 將表演與其他結構性設計元素相關聯 142
4.5 表演、情緒和觀眾反饋 144
4.5.1 觀眾的解讀和情感共鳴 144
4.6 小 結 146
關鍵詞匯和概念 146
推薦閱讀 147
第5章 剪 輯 149
5.1 什么是剪輯? 151
5.2 線性剪輯與非線性剪輯 152
5.2.1 視覺轉場的方式 153
其他轉場方式 156
特寫 好萊塢時期的電影剪輯師 158
5.3 剪輯的功能 160
5.3.1 連續性 160
5.3.2 戲劇性焦點 161
5.3.3 節奏、韻律和氛圍 163
5.3.4 故事敘述和視點 163
平行劇情 165
5.4 連續性剪輯的原則 165
5.4.1 連貫的劇情 165
案例分析 《卡薩布蘭卡》 166
5.4.2 連續性錯誤 172
5.4.3 調動觀眾的反饋 174
案例分析 反連續性剪輯:《沉默的羔羊》 174
5.5 非連續性剪輯的手法 176
5.5.1 跳 接 176
影人聚焦 阿瑟·佩恩 177
5.5.2 蒙太奇 179
蘇聯蒙太奇傳統 179
影人聚焦 謝爾蓋·愛森斯坦 180
空間分割 182
主題蒙太奇 184
案例分析 《畢業生》 184
5.5.3 長鏡頭 187
5.6 小 結 187
關鍵詞匯和概念 188
推薦閱讀 188
第6章 聲音設計的原則 191
6.1 當代電影中的聲音 193
6.2 電影聲音的發展 196
特寫 高保真音頻 197
6.3 聲音的種類 201
6.3.1 對 白 201
畫內對話 201
畫外音旁白 203
自動對白補錄與對白混錄 205
6.3.2 音 效 206
6.3.3 音 樂 208
創作電影配樂 208
電影配樂的功能 210
電影配樂的當代趨勢 216
6.4 聲音設計 217
案例分析 《老無所依》 218
6.4.1 聲音與畫面之間的差異 219
聲音與畫面的優化 219
建構時間 221
6.4.2 聲音設計的原則 221
聲音分級 221
聲音透視 224
影人聚焦 本·伯特 224
影人聚焦 雅克·塔蒂 228
音 橋 229
畫外音 231
聲音蒙太奇 233
6.5 小 結 234
關鍵詞匯和概念 234
推薦閱讀 235
第7章 電影敘事的本質 237
7.1 故事和劇本 239
7.2 早期電影中敘事的出現 240
影人聚焦 D. W. 格里菲斯 242
7.3 敘事要素 244
7.3.1 虛構的立場 244
7.3.2 敘事結構:故事和情節 246
案例分析 《記憶碎片》 248
7.3.3 作者身份和視點 250
7.4 經典好萊塢敘事 254
案例分析 《搜索者》 254
特寫 三幕還是四幕? 257
7.4.1 經典敘事之外的其他選擇 258
案例分析 《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260
特寫 法國新浪潮 261
7.5 觀眾對敘事的影響 264
7.6 電影類型 267
7.6.1 西部片 267
7.6.2 黑幫片 271
7.6.3 歌舞片 275
7.6.4 恐怖片 278
7.6.5 科幻片 282
7.6.7 戰爭片 286
7.6.8 黑色電影 290
7.7 小 結 295
關鍵詞匯和概念 295
推薦閱讀 295
第8章 視覺特效 297
8.1 合成的媒介 300
8.2 遮 片 302
8.3 活動遮片 304
8.4 玻璃繪景、布景前微縮模型與鏡像 307
8.5 好萊塢大制片廠時代 312
8.6 運動控制攝影系統 319
案例分析 《星球大戰》的影響 321
影人聚焦 喬治·盧卡斯 322
8.7 數字時代 324
8.8 立體3D電影 329
8.9 小結:敘事和奇觀 333
關鍵詞匯和概念 333
推薦閱讀 334
第9章 銀幕真實的模式 335
9.1 現實主義 337
9.1.1 一般虛構現實主義 338
自然的視覺風格 338
線性敘事結構 339
合理的人物行為 340
特寫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341
9.1.2 歷史現實主義 344
9.1.3 紀實現實主義 346
紀實現實主義的基礎 347
特寫 “9·11”恐怖襲擊事件及相關紀錄片 347
9.2 紀錄片制作—公平和公正? 349
案例分析 宣導式紀錄片:《華氏9/11》 350
9.2.1 視覺詩 352
9.2.2 直接電影 354
案例分析 《追捕弗雷德曼父子》 354
9.2.3 當代紀錄片 355
9.3 表現主義 358
9.3.1 經典德國表現主義 359
9.3.2 當代表現主義 361
案例分析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電影 361
近年其他作品 363
9.4 奇幻和異想 366
9.4.1 讓奇幻變得可信的方法 367
9.4.2 奇幻片和電影技術 369
案例分析 《潘神的迷宮》 371
9.5 電影的自反性 373
9.5.1 喜劇式自反性 373
案例分析 《王牌大賤諜》和
《殺死比爾》 374
9.5.2 說教式自反性 376
案例分析 布萊希特式電影:
《周末》 377
9.5.3 自反模式對觀眾的影響 379
9.6 動 畫 380
9.6.1 2D動畫 381
真人表演和二維動畫的結合 385
9.6.2 3D動畫 386
動作捕捉技術 388
9.6.3 動畫的未來 389
9.7 小 結 390
關鍵詞匯和概念 391
推薦閱讀 391
第10章 商業和藝術的十字路口 393
10.1 從大銀幕到小屏幕 395
10.2 藝術電影時代 401
10.3 好萊塢的全球統治 403
10.3.1 大制片廠 403
下跌的票房 406
10.3.2 票房的拆分 408
10.3.3 附屬市場 409
特寫 高清 DVD 410
10.3.4 影片和產品銷售 412
案例分析 時代華納 412
衍生品 415
產品植入 415
10.3.5 商業大片的經濟意義 417
案例分析 《星球大戰前傳1:幽靈的威脅》與《侏羅紀公園》 419
影人聚焦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421
10.4 獨立電影 423
10.4.1 制片公司 424
其他獨立公司 427
10.4.2 電影節 428
10.4.3 導 演 428
10.5 好萊塢風格的國際影響 430
10.5.1 對外國電影人產生影響 430
影人聚焦 黑澤明 431
10.5.2 吸納外國電影人 433
近期的移民電影人 434
10.5.3 翻拍外國電影 435
案例分析 《生人勿進》 436
10.6 小 結 438
關鍵詞匯和概念 439
推薦閱讀 439
第11章 電影理論與批評 441
11.1 現實主義電影理論模型 443
11.1.1 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的元素:
巴贊 444
案例分析 《戰栗汪洋》 444
巴贊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的組成元素 445
巴贊現實主義電影理論的結構性基礎 446
巴贊學派的電影人 447
11.1.2 本節小結 449
11.2 作者論模型 450
11.2.1 作者論的元素 451
案例分析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451
11.2.2 本節小結 453
11.3 精神分析電影理論模型 455
11.3.1 精神分析電影理論的元素 455
對身體的戀物崇拜 458
11.3.2 本節小結 460
11.4 意識形態電影理論模型 461
11.4.1 意識形態電影理論的元素 462
意識形態的劃分 462
意識形態的觀點 463
特寫 “9·11”恐怖襲擊事件與好萊塢電影 463
11.4.2 非裔美國人電影 469
20世紀 90年代的非裔導演 469
演 員 471
被隔離的工業 473
好萊塢時代 474
影人聚焦 西德尼·波蒂埃 475
案例分析 《只是男人》 476
“黑人剝削電影” 477
11.4.3 敘事和意識形態 479
影人聚焦 奧利弗·斯通 480
11.4.4 本節小結 482
11.5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模型 483
11.5.1 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的元素 483
電影中的性別塑造 483
干擾式解讀 484
女性主義電影 486
影人聚焦 多蘿西·阿斯娜 491
11.5.2 電影中的女性 493
演 員 493
“獨立電影”的機會 496
案例分析 《挫折的女人》 498
制片高管與工作人員 499
11.5.3 本節小結 500
11.6 認知電影理論模型 500
11.6.1 認知電影理論的元素 501
圖 式 502
為什么電影可以被理解 503
11.6.2 本節小結 505
11.7 電影批評寫作 505
11.8 小 結 508
關鍵詞匯和概念 509
推薦閱讀 509
重要詞匯 511
出版后記 536
展開全部
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相關資料
如果你對電影有真愛,那么你一定會覺得普林斯教授的課有趣。我甚至覺得連這堂課的教科書《電影的秘密》都這么好讀!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
在我上過的電影課里,他是知識淵博的老師。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
普林斯教授棒極了。如果你想了解電影理論及其本質,請去上他的課吧!相信我,我現在已經在羅蘭·艾默里奇手下工作了,感謝普林斯教授!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學生,RateMyProfessors.com
《電影的秘密》是我們在電影批評課上用的主要參考書,也是我們的課本。……這本書寫得很好,好好享受吧!
——美亞五星評論
電影的秘密 形式與意義 作者簡介
斯蒂芬·普林斯(Stephen Prince),美國著名電影學者、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哥本哈根大學榮譽教授,從事電影史教學20余年。擔任電影學術期刊《投影》(Projections)主編,曾任《電影季刊》(Film Quarterly)書評編輯11年。研究興趣為電影理論、電影批評、電影史,著作涉及好萊塢電影史、電影的暴力美學、黑澤明作品分析等領域,著有《電影數字特效》《恐怖主義時代的美國電影》《經典電影暴力》《武者的影跡:黑澤明電影》《類型電影讀本》等。普林斯還為知名DVD發行商CC的大師經典收藏版(如黑澤明、薩姆·佩金帕)做配音評論解說。
王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影研究方向碩士,電影策展人。文章曾收錄于論文集《拍攝每一天:21 世紀中國的獨立紀錄片》(Filming the Everyday: Independent Documentaries in Twenty-First-Century China)以及《電影研究》等學術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