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包郵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作者:熊劍平著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時間:2018-10-01
開本: 32開 頁數: 306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21.2(6.6折) 定價  ¥3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30706
  • 條形碼:9787101130706 ; 978-7-101-1307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本書特色

以嚴謹細致的研究與幽默詼諧的筆法,講述發生在錦衣衛中的歷史故事,審視這一機構給明朝帶來的不同歷史走向。
豐富精美的插圖為您帶來更加豐富的周邊知識及閱讀體驗。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內容簡介

錦衣衛,是明代專有軍政特務機構,在談及明朝制度建設的時候,錦衣衛是避不開、繞不過的話題,它所代表的“特務政治”影響了整個明朝的發展方向。他們直接聽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并進行不公開的審訊,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正是這種神秘的特性讓很多人對其真實面貌不甚了然,本書正是對這一機構去偽存真,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錦衣衛,講述其中的權力糾葛與禍福興亡。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目錄

楔子:帝王心機 1


**章 廢 相 1


一、危險的丞相 3


二、貼心的毛驤 6


三、收網殺人 9


四、從幕后走到臺前 11


五、殺更多的人 16


第二章 殺 將 21


一、蟄伏的毒蛇 23


二、新晉大將軍 26


三、一不小心“被謀反” 29


四、令人膽寒的酷刑 33


五、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37


第三章 錦衣再起 43


一、更狠的人才能贏 45


二、升級版的錦衣衛 48


三、升級版的指揮使 50


四、血腥的殺戮 53


五、尋找建文帝 57


第四章 野心膨脹 63


一、繼承人之爭 65


二、才子蒙難 68


三、錯殺已成習慣 71


四、貪欲無法遏止 74


五、榮耀俱成往事 77


第五章 宦官升降 83


一、從卑微到顯達 85


二、廠衛并立 87


三、大權在握的廠公 91


四、不喜歡太監的仁者 95


五、作風整頓 99


六、太監學堂 102


第六章 護國與誤國 105


一、全能衛隊 107


二、探情尖兵 109


三、層層盤剝 113


四、官官相護 115


五、當太監有了文化 119


六、黑暗中的微光 122


第七章 皇帝忽成階下囚 127


一、當戰爭成為兒戲 129


二、不作不死 131


三、天子蒙塵 135


四、患難見真情 138


五、突如其來的群毆事件 142


第八章 輪流坐莊 147


一、在戰亂中即位 149


二、受困南宮 152


三、奪回大位 155


四、挫敗石亨陰謀 158


五、擊碎宦官迷夢 162


六、以德報怨 164


第九章 世人但知汪太監 167


一、西廠因妖狐而起 169


二、初露猙獰 171


三、天怒人怨 175


四、旬月重建 178


五、墻倒眾人推 181


第十章 海神來過惡風回 187


一、難得平靜 189


二、虎中稱王 192


三、耍奸玩狠 196


四、總領廠衛 200


五、逞性妄為 202


六、權閹之死 205


第十一章 娛樂至死 209


一、迷失于荒誕 211


二、天上掉下個干兒子 212


三、一群干兒子 216


四、權力的任性 219


五、心懷異志的寧王 223


六、將娛樂進行到底 225


第十二章 遭遇權臣 231


一、從藩王到帝王 233


二、權臣上位 236


三、錦衣都督 239


四、不畏強權的沈煉 242


五、權臣伏法 245


第十三章 深重的危機 249


一、被逼“瘦身” 251


二、不肯屈服的都督 254


三、生前身后兩重天 258


四、神宗親政 261


五、難解的懸案 265


六、被掏空的帝國 268


第十四章 萬民之唾棄 273


一、有壓迫,就會有反抗 275


二、末世大珰 278


三、抱團作惡 281


四、不屈的冤魂 285


五、末路凄惶 289


六、廠衛終成替罪羊 292


后 記 295



展開全部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節選

宦官升降

一、從卑微到顯達
中國人似乎向來對宦官沒有太多好感,更多的往往是憎惡和鄙視。司馬遷曾說:“行莫丑于辱先,而詬莫大于宮刑。”作為曾經遭受腐刑之人,發出這樣的感慨應該是出于錐心之痛,也多少代表了中國人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宦官被世人輕視,有著多種原因。其一是身體特征,由于受過閹割,宦官的面相和嗓音等都發生變異,比如唇下不長胡須、嗓音不男不女等,許多體征都與正常男人存在很大差別。其二是出身卑微,宦官中有不少都是罪犯或俘虜出身,因為受到懲罰而被閹割。此外還有一些出身貧寒,因為生活貧困,又不愿意通過勞動改變命運,只想以自宮的方式到皇宮乞食,因此被人們看不起。其三,可能是更為重要的原因,宦官因為靠近皇權,所以總有少數能作威作福,而這些往往更容易被人們所牢記,由此導致人們對宦官群體印象欠佳。
當然,宦官自己并不會這么認為。因為他們都是皇宮中人,所以自我感覺超好,自視非常之高。這也可以理解。相對于普通百姓和朝廷大員,他們畢竟更加靠近皇權,所謂靠山吃山,可以恃寵而驕。事實也是如此,在皇宮內部,總有一些太監仗勢為禍,甚至插手朝政,并且攪得風生水起,惹得朝臣側目。至于在皇宮之外,太監們外出辦事,則往往打著皇權這一旗號,威福凌人,盤剝百姓,所以更加招人痛恨。
有皇權就有宦官,明朝也不能例外。與歷史上宦官為禍甚烈的時代,比如漢末、唐末相比,明代的宦官也以勢盛而著稱。特別是在明代中后期,宦官機構之大、權力之隆、地位之高,均有趕超歷朝之勢。
在明朝建立之初,太監的數量已經開始急速上漲。只是這時的朱元璋剛剛坐上皇位,對誰都充滿了高度警惕,對于數量上升過快的太監自然也會有一絲忌憚。當然,相比那些孔武有力的男人,這些形體不全之人畢竟還是相對安全的,而且深宮后院也確實離不開太監們的打理,于是便只能在默認其發展的同時,嚴加管制,層層設防。即便是朱元璋嚴格控制,仍然阻止不了太監規模的一再擴大。朱元璋只得制定一些硬性規定:比如宦官的官階*高不得超過四品,內臣不得與外官有移文往來,內臣不得兼有外臣之文武官銜等等。其中有兩條規定顯得尤其嚴厲:其一是“內臣不得識字”,這剝奪了宦官受教育的權利;其二是“內臣不得干預政事(一說外事)”。而且,為了保證第二條規定的落實,他命人在宮門立了一塊鐵牌,上面書有“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
太祖皇帝所立的這一規矩,建文帝一直嚴格遵守。朱允炆即位后,繼續使用祖父的一套辦法駕馭宦官,對其實施嚴格管理,有時甚至比洪武朝更加嚴格,宦官稍有違法之舉,就會受到嚴懲。這在有效防止太監干政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負面效應。比如在靖難之役中,朱允炆所得罪的這些大小宦官,或被朱棣悄悄收買,或主動與朱棣聯系,一直偷偷地替朱棣搜集情報、通風報信,對戰爭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既然曾受惠于太監,那么朱棣對太監的態度自然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明代宦官地位的根本改善,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崛起,正發生在永樂朝。是朱棣投桃報李,給了他們機會。有學者認為,明朝“二十四衙門”的建制,其實是在永樂朝才徹底完成的。而且朱棣在遷都之后,在北京和南京各保留一套宦官機構。這種南北兩京的建制,終明一朝始終得以保留,也和朱棣有著直接關系。
所謂“二十四衙門”,包括十二監、四司、八局。其中,十二監分別是:司禮監、內官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和都知監;四司分別是: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和混堂司;八局則分別是:兵仗局、銀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針工局、內織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二十四衙門中,以十二監的地位*為重要,執事太監品秩更高。而十二監中,又以司禮監權力*大。當然,在明朝初期,司禮監因為朱元璋和朱允炆的有意壓制,所以尚顯平庸,大小太監仍然只能卑微地乞食
皇宮。這種局面,也是到了永樂朝才有所改變。
除了給太監定崗定編,給予其相應的身份地位之外,太監的權力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染指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各個領域,并發揮了突出作用。由于朱棣的有意安排,太監不僅有機會接觸宮中要務,也會奉命出使;不僅擔負監軍的職責,還能領兵作戰;不僅搜集情報、監控臣民,還能參與抓捕和審判,并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審判結果……
太監地位日隆、威勢凌人的另一個重要標志,是他們通過司禮監掌控了東廠,又借助東廠對錦衣衛加以監視和控制,攫取包括司法權在內的更多政治權力。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多半也是因為朱棣。他在有意無意之中,忽視了父親處心積慮設立的種種規定,從而給了宦官步步為營、攫取權力的機會。

......

六、太監學堂
還有一點,朱瞻基和其父的認識也不相同,那就是對待宦官的態度。在宣宗時期,宦官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宦官的兇險都是因為太靠近皇室,太接近皇權。辦好一千件事的功勞,會因辦錯一件事而被輕易地抹掉。但是,即便處處充滿兇險,宦官也會選擇依附皇權,緊貼不放。這是一種寄生關系。依靠這種關系,他們可以得到一種延伸和異化的皇權,除了高高在上的地位,還有無盡的榮華富貴。在永樂朝,由于朱棣的放任,宦官的權力急劇膨脹,提督東廠是其重要標志。在宣德時期,宦官的地位進一步提升,除了出使、采辦、監軍等權力之外,還可以領軍守邊,甚至取得了批紅權,開始染指核心政務。所謂批紅,也叫批朱。在明朝,內閣大臣呈遞奏章,會提操辦建議,這些建議通常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皇帝看了之后,會用紅字進行批示,這稱為“批紅”,也稱“批朱”。
那么問題來了,這批紅權是皇帝的,怎么就交給太監了?很簡單,因為皇帝忙不過來。
忙不過來,也不一定要交給太監啊?信任誰就交給誰。這個時候,皇帝*信任的人是太監。
可是太監不認識字啊?
不要緊,可以教。
可是太祖皇帝曾有規定:“內監不得識字。”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
應該就是這樣一個邏輯,朱瞻基硬是把太祖皇帝定下的“內監不得識字”的禁令推翻了。不死守祖制,在這一點上,朱瞻基也是在向爺爺朱棣學習。
當初,英國公張輔征伐安南歸來,曾向朱棣獻上王瑾等幾位小太監。這幾位其實是他抓來的俘虜,經過凈身之后成為太監。因為長相俊美,而且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朱棣便命人教他們識字,除了賞賜幾位給朱高熾之外,也把王瑾賜給了朱瞻基。一段時間之后,宣宗也發現,有文化的太監,還真是不一樣。不僅聰明乖巧,而且很會辦事,匯報事情也可以口筆并用,節省時間。
朱瞻基除了重用王瑾之外,不由得心生感慨:太祖的有些規定看來也會不合時宜,需要進行一些修改了。
不久之后,他在皇宮中開辦了一個文化補習班,名叫內書堂,專門挑選一些聰明伶俐的小太監補習文化,開始認字讀書。朱瞻基是一位具有藝術天賦的皇帝,既會寫詩,也會作畫。他也有耽于女色的惡習,由于縱欲過度,所以比他父親還少活了十年。另外,他還喜歡斗蛐蛐兒,可能為此耽誤了太多時間,否則他應該可以取得更高的藝術成就。作為一位藝術家皇帝,他
自然希望有人在周圍喝彩,需要有一定數量的粉絲。如果周圍都是一些不認得字的太監,那豈不是太沒有成就感了?所以,他讓太監學習文化,讀書識字,起碼可以一起欣賞他的高雅藝術。
當然,更多的還是出于辦理公務的考慮。朱瞻基重用王瑾,希望所有的太監都能達到王瑾這樣的水平,所以他非常堅定地推動太監的文化普及工作。他的設想很好,但是否能夠如其所愿,則是另外一回事。
蘇軾曾有詩云:“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從人性的角度出發,太監也是人,理應和平常人一樣享有受教育權。但是,太監畢竟太靠近皇權,而且由于生理殘缺容易帶來性格扭曲,也許確實只需粗記姓名即可,否則就會插手政務,就會另外生出種種禍端。朱瞻基教會太監識字,雖然會給自己理政帶來一些便利,但也自此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開,沒人會預料到有些“嫻于文墨”的太監,一旦掌握了東廠和錦衣衛,會給國家帶來什么樣的災難。

錦衣衛-畸變的國器 作者簡介

熊劍平,安徽巢湖人,歷史學博士,國防科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著有《權力的掌控——軍機處》《暗影——中國古代的刺客與間諜》《改變歷史的二十四場戰爭》《情報思想研究》《史話》等。在《中國人民大學學報》《軍事歷史研究》《孫子研究》等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商品評論(1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