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資興歷代縣官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511857
- 條形碼:9787514511857 ; 978-7-5145-118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資興歷代縣官考 本書特色
《資興歷代縣官考》是《湖南•資興地方文史研究》叢書“資興歷史”的第二部,是研究湖南省郴州市資興市地方歷史發展、地方文化、地方特色和地方人物的專著。該書以翔實的史料,記述了曾在資興任職過的官員,既有對官員姓名、任職年代的考證,也有對其履歷和生平事跡的介紹,同時兼有地方歷史的研究。該書展現了資興歷史的發展軌跡,豐富了資興地方文化的內涵,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資興歷代縣官考 內容簡介
資興地方史是一個寶庫,時至今日,還沒有人認真地、系統地進行挖掘、整理、深究,并將之公布于眾,作者首次通過大量珍貴的史料和考證展現了資興歷史發展的脈絡,論點論據鮮明,為資興地方史甚至中國地方史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中也可以窺見中國地方史發展的狀況。借本書的出版以引起地方史、有志于研究地方文史的各類人士重視,齊心協力,共同開發地方史研究這座寶庫。
資興歷代縣官考 目錄
目 錄 資興概況 資興沿革表 郴州市歷史沿革 **章三國至元朝縣令、縣尹、知縣 **節三國(吳)縣長 谷朗 第二節五代縣令 黃玉 第三節宋朝縣令 一、北宋縣令 張兌 附錄:郴縣宋朝縣令 二、南宋縣令 黃現象、吳志富、王瀛、趙崇尹、黃仲純、元祖亨、羅有開、余昌言、曹應新、劉鎰、王旦、郭夢升、王炳、衍申子、葉符、龍大偉 附錄:宋主簿 第四節元朝縣尹 黃道昴、楊從任、黃可道、韓儀 附錄:元朝教諭 第二章明朝知縣 杜堅、戴用、王敏、高(失名)、吳志盛、黃象、賴禮、達貴、章貢達、劉源、張時謹、王瓊、張淳、邱崇郁、李實、盛璉、江瓚(兩次委任)、江侍御、程瓊、仇應麟、顧斌、魏廷美、陳繼纓、馮升、封祖裔、李揆、史載澤、汪瑾、陳交、陳遠謨、麥江、虞瑤禱、何燦、金廷烜、黃楨、劉正亨、劉應魁、許登云、陳舜道、黃志尹、喻思化、伍實、羅繼韓、黎可、蕭建勛、蕭奇烋、方澄澈、馬宗益、山春、周朝重、陶凌云、何大有、李玉、宋臣熙、虞瑤、蕭儀鳳、范秉義、程美中、宋良弼、侯之宣、官正榮、胡文煥、傅其德、徐士章、朱朝望、林大佑、吳子騏、丁元忠、汪夢尹、張大觀、寧養初、閻廷諭、劉文炳、沈啟淮、朱英、馬士達、李宏源 附錄:明朝縣丞、主簿、教諭、訓導、典史名單 第三章 清朝知縣 賈藍玉(明)、王士(明)、吳之玉(明)、李士貞、韓文炳、王贊賢、趙三騏、蔣甲梅(明)、線維統、孔東周、高燻、徐騰、耿念劬、郭維屏、李玳、蕭汝藿、汪維國、黃士憲、崔士杰、張時英、馮時奉、余起騰、林模、陳邦器、郭之祚、戴正冠、劉士鐸、徐天時、張聯芳、蔣宗芝、申奇彩、張為經、謝乃實、張陟、段繹祖、何瑞涵、林宸佐、楊蒧、陳善、王仁榮、顏天球、繆、崔鶴齡、周天相、董植、李廷樞、劉肇相、倪其忱、張宗昺、王伯麟、蘇暢華、陳亨元、路可大、福隆阿、朱鑰、張勤治、黃福、官書祿、凌魚、李允性、羅紳、赫伸、朱絲綸、張照藜、張拱極、何大璋、蔡昌詒、孟潛、楊錫綬、李兆吉、于兆熊、江清、李逢升、鄧家燕、賀知非、熊起磻、黨兆熊、徐孝標、勵守訓、汪廷模、蔣兆甲、周岸、牛曾若、方廷機、任鑒、梁純謀(三次委任)、白明禮(三次委任)、衛際可、陳新、鮑西、宋海涵、宋大榮、陳文煜、侯靖宇、翟敏政、周曰健、茅瑞、鄭人紀、楊輝宣、蔚常春、李芝梓(兩次委任)、劉澍、張偉(兩次委任)、董友筠、田詔金、楊彬、孫尚謙(兩次委任)、蔣庸、葉攀鱗、汪仁堂、宋翔鳳(兩次委任)、戴鴻恩、楊國棻、秦琮、朱國賓、張寶辰、貴德、傅祥華、章學純、陸費棻、吳本芝、彭嗣昌、賀錫朋、萬時若、郭樹馨、朱耀奎、黃善福、俞文葆、田福亨、劉錫九、陳少厓、陳維禎、單□□、陳建常、連自華、顏□□、高聯璧、李伯齡、龔鶴疇、王章棋、章采房、黃國權、祝鴻泰、宋傳基 附錄一:清朝教諭、訓導、典史名單 附錄二:明、清武備概況及官員名冊 第四章 中華民國黨政負責人 **節民國資興縣知事、縣長 童文豹、胡倬云、崔兆麟、崔兆睿、戴笠、唐虞、黃授、文漢德、姚大慈、彭振鏞、潘仲青、曹銘勛、何元文、傅鯤、邵成謙、彭如霈、李正權、易寶鈞、何巍、楊鈺、楊繼業、曹楚材、王希烈、程煜、陳正鑾、楊哲、戴鴻志、劉茂華、陳起鳳、何子偉、李紹鄴、魯倬昌、潘余文、郭擁民、何樵夫 附錄一:戴笠任資興縣“知事”考 附錄二:蔣介石到郴州考 第二節中國國民黨資興縣黨部負責人 彭國英(共產黨員)、向吉、賓聯輝、余先達、曹石人、蔡以沅、蔣漢璞、劉泰輔、曹樹生、戴前益、袁覺民、歐陽光 附錄:1949年10月,劉泰輔被活捉 第三節中國三民主義青年團資興分團負責人 徐興庠(籌備)、毛孝祥(籌備)、周金聲、鐘述孫、黃鴻、聶景濤 第四節中國青年黨資興地方組織負責人 袁南彬 第五節中國民主社會黨資興地方組織負責人 曹只常(籌備主任) 附錄:民國時期:縣參議員、國大代表選舉、省參議員選舉 目 錄 前言 第五章新民主主義時期(1926—1949) **節大革命時期 樊淦(縣黨支部書記)、段廷璧(縣黨支部書記) 附錄:資興大革命時期的革命烈士(1927) 第二節湘南起義時期 黃義藻(縣委書記、獨立團黨代表)、李奇中(獨立團長)、劉英廷(縣蘇維埃政府主席)、袁三漢(縣委副書記、獨立團副團長)、黃義行(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 附錄一:資興各鄉“共匪”年籍詳細調查表(通緝令) 附錄二:工農革命軍第四軍序列 附錄三:朱良才、朱赤在資興任職考 第三節濃溪根據地時期 黃義藻(縣委常委、縣委書記、獨立團長)、袁三漢(縣委常委、獨立團黨代表兼軍委書記、縣委書記)、劉英廷(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黎晉文(縣蘇維埃政府主席)、黃義行(縣委常委、縣蘇維埃政府副主席)、李奇中(獨立團參謀長、軍委委員、縣委秘書長)、陳奇(軍委委員、桂東縣委書記) 附錄:中共資興縣委常委會一九二八年在龍溪區的一些會議記錄 第四節隱蔽斗爭時期 李世成(縣委書記) 第五節抗日戰爭時期 朱培(縣工委書記)、朱仁漢(縣工委書記)、黃仁山(縣工委書記) 第六節解放戰爭時期 陳傳春(縣工委書記)、孫立(縣工委書記、縣長、湘南支隊資興縣大隊長)、袁漫游(副縣長) 附錄一:新中國成立前資興中共黨員人數統計 附錄二:郴州市革命烈士統計表 第六章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2017)資興黨政軍負責人 **節中共資興縣委、市委負責人 趙理、孫立、許力平、苗捷夫、楊明、何廣德、盤祥根、趙恒湘、陳凱田、蕭春圃、孔昭詢、朱菊香(女)、陳仲時、甘子良、許永善、瞿龍彬、張萬才、盛茂林、戴道晉、黃湘鄂、李評、陳榮偉、賀遵慶、黃崢嶸(女) 附錄一:東江市和郴縣(郴資合并期間)主要負責人 附錄二:歷任中共資興縣(市)委書記何去何從 附錄三:資興中國共產黨組織發展概況(1950—1995) 附錄四:資興市政建設和移民大搬遷的中樞決策 第二節資興縣、市人大常委會負責人 趙理、周德清、黃科武、何立春、袁生權、楊曉南、朱承旺 附錄一:資興市人大常委會機關人員編制表(1980—1992) 附錄二:資興縣、市歷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 資興縣、市歷屆湖南省人大代表名單 附錄三:資興人大60年:回顧歷程——東江湖畔的人大之歌 第三節資興縣、市人民政府負責人 孫立、黃靜、李政棟、朱性化、史云龍、楊愛眾、常聚才、孫耀臣、蕭春圃、朱菊香(女)、陳仲時、甘子良、瞿龍彬、張萬才、黃誠、黃湘鄂、王周、方南玲(女)、賀遵慶、黃崢嶸(女)、羅成輝 附錄:資興縣、市國家干部人數統計表(1950—1995) 第四節資興縣、市政協負責人 曹桂樹、劉文藝、朱孝明、李宙華、鄭艾萍(女) 附錄:駐資興市省、郴州市歷屆政協委員名單 第五節資興縣、市人民武裝部負責人 附錄:資興其他縣級干部名單 附錄篇 附錄一:資興人口資料 附錄二:全縣各公社、大隊部駐地海拔高程表(1980) 附錄三:東江湖底,故鄉家園——東江水庫**期移民淹沒界樁 海拔高程表(1978)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后記
資興歷代縣官考 作者簡介
歐資海,男,1951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資興縣(今資興市)。1973年進入湖南師范學院(今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學習,1976年畢業,分配到資興縣教學輔導站(縣教師進修學校前身)任教師,旋入政壇,先后任文化教育局、縣委宣傳部、縣委政策研究室干事。2011年退休,退休后致力于資興市地方文史的研究工作。一生愛好寫作,小說、詩歌、散文、論文、講稿、電視錄像解說詞等均有涉獵。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