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東北革命和抗日根據地貨幣研究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
>
金融煉金術(專業珍藏版)2021專業審訂
-
>
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
>
全球貨幣進化史
蔣碩杰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391436
- 條形碼:9787544391436 ; 978-7-5443-914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蔣碩杰評傳 本書特色
蔣碩杰是著名經濟學家哈耶克的弟子,同時也是首位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經濟學家(1982年),被譽為“奠定臺灣經濟奇跡的思想導師”。本書作者之一的吳惠林是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資深的、有十多年近距離觀察且追隨蔣碩杰作研究的學者,他與著名出版人彭慧明一道以時間為順序,通俗易懂、甚至引人入勝地描述了蔣碩杰的一生,介紹了他所提出的經濟理念:從他求學時期、挑戰經濟權威,到發表“可貸資金理論”奠定他在經濟學界的權威地位,以及日后為臺灣經濟發展效勞、在“蔣王論戰”中為學界樹立了就事論事的榜樣。他的經歷和理論既有助于我們向一個具有膽識和先知性、剛正不阿、堅持真理的勇士般的學者學習,又有助于我們正確認識臺灣的經濟發展,還有助于我們更深層次地理解歷史與當下的全球金融風暴和經濟危機亂象,更進一步地理解政府與市場的緊密關系,并為我們以后的路提供參考和借鑒。
蔣碩杰評傳 內容簡介
本書回顧蔣碩杰的一生和他所提出的經濟理念: 從他求學時期、挑戰經濟權威, 到發表“可貸資金理論”奠定他在經濟學界的權威地位, 以及日后他為臺灣經濟發展效勞、在“蔣王論戰”中為學界立下了就事論事的榜樣。
蔣碩杰評傳 目錄
蔣碩杰評傳 相關資料
我曾偶然看到過一篇述評蔣碩杰教授經濟理念的長文,系紀念蔣教授辭世六周年的專作,作者是吳惠林教授。此文對于蔣教授的學術思想及其在臺灣的實踐過程耙梳剖析、發微抉隱,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對蔣教授“單純、無心機且言行如一的‘真正知識分子’”的贊譽更是讓人動容。后來發現有關蔣碩杰教授著述的研究整理及其編輯出版在海峽對岸早已相當成熟與完備,有大量的論文集、建言集、時論集等次第面世,蔚為大觀。不過,吸引我、我認為有價值的文獻還是來自這位吳惠林教授。 —— 張杰(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蔣碩杰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師從哈耶克,又有在IMF工作的經驗和在美國大學與同行交流的條件,在可貸資金問題等金融理論領域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和創造。蔣碩杰把他的理論應用于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從而主導了其20世紀后半葉的經濟政策。臺灣經濟發展的成功既是對蔣碩杰理論的經驗實證,又豐富了他自身的理論。 —— 張曙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 1946年,胡適先生擔任北大校長,他給蔣碩杰簽發了正式的教授聘書。蔣碩杰當時年僅28歲,是北大經濟學系*年輕的一位教授(我就是他的學生)。他還是*年輕的一位院士候選人。1947年,胡適校長請周炳琳提出中央研究院人文組經濟學學科等學科的院士候選人名單,周炳琳提的經濟學院士中就有蔣碩杰。當時,只有29歲的蔣碩杰就與幾位泰斗一起被提名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選人。周炳琳特別強調,年輕的蔣碩杰等人是希望所在,是值得抬舉的……有一年,蔣碩杰回到北大,在圖書館發表講話,當時林毅夫也在,我們一起吃了飯,還照了一張照片,蔣碩杰在中間,林毅夫和我在旁邊。林毅夫當時說,張友仁教授是我的老師,蔣碩杰教授是張友仁教授的老師,那我林毅夫就是蔣碩杰教授的“徒孫”。 —— 張友仁(北京大學教授) 蔣碩杰是民國時期古典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典型代表。在留學期間,蔣碩杰就有論文發表在西方一流的經濟學期刊上,他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經濟起飛的幕后功臣,也是*位被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中國人。透過蔣碩杰的人生歷程,我們還可以看到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思想在中國被采納的曲折而艱難的歷程。 —— 林建剛(重慶文理學院教授) 蔣老師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學者,他對于公共利益與經濟發展上的執著令人動容,蔣老師一生并未任官,但對于討論公共政策、研析經濟發展的政策的學者或是政策制定者而言,他都是*好的典范。我想就一位學者而言,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蔣老師應是我們經濟學界的優秀典范。 —— 單驥(臺灣“經建會”副主委) 蔣先生具有很高的學術素養和堅定的信念,他針砭時事、據理力爭的永遠會讓人們銘記。 —— 吳中書(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大師追根究底的精神,從未忘過。 ——馬英九(臺灣地區前領導人
蔣碩杰評傳 作者簡介
吳惠林 臺灣大學經濟系博士,芝加哥大學經濟系訪問研究員。任臺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前瞻》雜志主編。在世新大學、輔仁大學、臺北科技大學等大學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勞動經濟、經濟發展、產業經濟。其代表性著作有《經濟學的天空》《人生經濟學》《自由經濟大師神髓錄》《飛越黑板經濟學》《中國經濟改革的表象與真相》《從凡人到大師》等20多本專著,另有學術文章專論100多篇,還有時事評論散見各大報刊雜志。 彭慧明 世新大學傳播博士,目前擔任臺灣《聯合報》科技生活組撰述委員。歷任科技、傳產、服務業等電信路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