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手冊(第4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19114
- 條形碼:9787118119114 ; 978-7-118-1191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人機手冊(第4卷) 內容簡介
本書為無人機手冊的第四卷,主要內容包括 無人機感知、探測和規(guī)避;無人機感知和規(guī)避監(jiān)管安全基線的制定; 無人機感知和規(guī)避能力的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科學研究缺口的探討;無人機機載自動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統(tǒng)(TCAS); 通過飛行測試演示陸基探測和規(guī)避整合概念的有效性; 可擴展的以雷達為基礎的無人機感知和規(guī)避系統(tǒng)等。
無人機手冊(第4卷) 目錄
第74章 無人機感知、探測與規(guī)避:簡介
第75章 無人機系統(tǒng)感知與規(guī)避監(jiān)管安全基線的制定
摘要
75.1 引言
75.2 定義安全基線
75.3 無人機所帶來的挑戰(zhàn)
75.4 監(jiān)管因果要素框架
75.5 構楚感知與規(guī)避安全基線的方法
75.6 空中相擅的因果模型
75.7 確認感知與規(guī)避監(jiān)管風險控制的方法
75.8 監(jiān)管風險控制分析
75.9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76章 無人機感知與規(guī)避能力的實現(xiàn):對現(xiàn)有科學研究缺口的探討
摘要
76.1 引言
76.2 感知與規(guī)避背景介紹
76.3 交通預警與防擅系統(tǒng)的經(jīng)驗教訓
76.4 無人機感知與規(guī)避開發(fā)的進展情況
76.5 感知與規(guī)避科學研究小組
76.6 研討會
76.7 申請獲得信息
76.8 公開會議
76.9 研究缺口的解決
76.10 結論
鳴謝
參考文獻
第77章 無人機機載自動交通預警與防撞系統(tǒng)
摘要
77.1 引言
77.2 項目的目標和現(xiàn)狀
77.3 合作型碰撞規(guī)避系統(tǒng)定義
77.4 人機接口
77.5 確認和驗證
77.6 飛行試驗
77.7 無人機機載交通預警與防擅系統(tǒng)的影響
77.8 結論及展望
參考文獻
……
第15部分 無人機組網(wǎng)和無人機集群
第16部分 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
第17部分 無人機人機接口與決策支持系統(tǒng)
無人機手冊(第4卷) 作者簡介
基蒙·P.瓦拉瓦尼斯(Kimon P.Valavanis),于1981年畢業(yè)于希臘雅典國立科技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系(學制5年),并且在1982年2月通過了專業(yè)工程師(PE)機電工程考試。自1982以來,他一直是希臘技術商會的會員。他于1984年和1986年分別獲得了倫斯勒理工學院(RPI)(http://www.rensselaer.edu)的電氣工程碩士學位、計算機與系統(tǒng)工程博士學位。1987年至1990年,他在波士頓東北大學(http://www.northeastern.edu)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作為助理教授,擔任模擬設備職業(yè)發(fā)展部主任,同時擔任機器人實驗室主任。1991年至1999年,他在路易斯安那大學拉斐特分校(http://www.cacs.louisiana.edu)的高級計算機研究中心(CACS)任教。1991年至1995年擔任副教授,1995年至1999年擔任計算機工程教授。1993年至1999年,他還擔任A-CIM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和機器人與自動化實驗室的副主任。1999年至2003年,他在希臘克里特理工大學生產(chǎn)工程與管理系擔任教授,在此他創(chuàng)立了智能系統(tǒng)和機器人實驗室,并擔任其創(chuàng)始理事。同時他還擔任生產(chǎn)工程與管理系研究生課程主任,以及TUC工業(yè)咨詢委員會(IAB)和技術委員會的主席。2003年8月至2008年8月,他在南佛羅里達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擔任教授,他還在那里擔任機器人輔助搜救中心(CRASAR)的副主任,任職時間一直到2005年夏天。2005年底,他在工程學院建立了無人系統(tǒng)實驗室(USL)并擔任創(chuàng)始理事。他還是國家應用計算智能研究所(NIACI)的常務理事和城市交通研究中心(CUTR)的副教授。2004年至2006年3月,他還是美國希臘語言文化基金會(AFGLC)的理事。喬治·J.瓦克塞萬諾斯(George J.Vachtsevanos),目前擔任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名譽教授。1984年至2007年9月,他一直在佐治亞理工學院擔任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的教授。他還擔任科技沖擊力有限責任公司(鷹牌技術)的兼職首席科學家。Vachtsevanos在佐治亞理工學院擔任智能控制系統(tǒng)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的師生在復雜動態(tài)系統(tǒng)(尤其是旋翼機)的智能控制、故障診斷和故障預測,以及分層/智能控制無人駕駛飛行器等方向展開跨學科研究。他自1994年起就開展了無人駕駛飛行器的工作,項目主要由美國陸軍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他曾是DAR-PA軟件支持控制項目的合作者,并指導無人機新型容錯控制算法的開發(fā)和試飛。他曾代表佐治亞理工學院參加DARPA的“HURT項目”,這一項目主要是實施城市環(huán)境下的多架無人機執(zhí)行情報、監(jiān)視、偵察和跟蹤任務。在AFOSR的贊助下,他的研究團隊已經(jīng)開發(fā)出一種仿生微型飛行器。同時,在ARO的贊助下,他的團隊一直針對多架無人機目標識別與跟蹤開展博弈論與推論方法研究。在NASA的資助下,他的研究小組一直在研制和測試自動氣墊船。這項研究工作的目的是設計和操作無人系統(tǒng),并且提高其自主性和容錯性。Vachtsevanos博士自1985年起和他的研究團隊參與了一系列由政府和企業(yè)資助的關于診斷學和預測學的項目。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