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東北革命和抗日根據地貨幣研究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
>
金融煉金術(專業珍藏版)2021專業審訂
-
>
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
>
全球貨幣進化史
房價波動的財政分權制度誘因及其經濟效應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09957
- 條形碼:9787522009957 ; 978-7-5220-099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房價波動的財政分權制度誘因及其經濟效應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遵循房價波動的“前因-后果”這一遞進邏輯展開探索,沿著理論探究-實證檢驗-政策設計的研究模式,嘗試厘清財政制度對中國房價波動的作用機理,進而探明房價波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效應,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議。
房價波動的財政分權制度誘因及其經濟效應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1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義5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7
1.2.1 財政分權相關研究綜述7
1.2.2 房價及其波動相關研究綜述9
1.2.3 財政分權對房價影響的研究綜述18
1.2.4 房價波動影響經濟發展的研究綜述19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24
1.3.1 研究目標24
1.3.2 研究內容26
1.4 技術路線與研究方法26
1.4.1 技術路線26
1.4.2 研究方法30
1.5 主要創新點31
第2章 基本概念與相關理論分析33
2.1 基本概念33
2.1.1 商品房價格33
2.1.2 房價波動33
2.1.3 財政分權33
2.1.4 中國式財政分權34
2.1.5 土地財政34
2.1.6 公共品34
2.1.7 經濟高質量發展35
2.2 相關理論分析35
2.2.1 財政分權理論35
2.2.2 房價形成機理38
2.2.3 經濟增長理論48
2.2.4 區域創新理論48
第3章 財政分權對房價影響的總效應分析50
3.1 中國財政體制演變歷程與理論假說50
3.1.1 高度集中體制(1950—1979年)50
3.1.2 財政包干體制(1980—1993年)51
3.1.3 分稅制改革(1994年至今)51
3.1.4 研究假說54
3.2 實證研究56
3.2.1 模型設定56
3.2.2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57
3.2.3 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62
3.2.4 空間相關性檢驗63
3.2.5 基準回歸結果64
3.2.6 穩健性檢驗66
3.2.7 面板分位數模型回歸結果67
3.3 本章小結71
第4章 財政分權、土地財政與房價73
4.1 理論分析與假說73
4.1.1 財政分權對土地財政影響的理論分析73
4.1.2 土地財政對房價影響的理論分析76
4.1.3 研究假說78
4.2 實證研究79
4.2.1 模型設定79
4.2.2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80
4.2.3 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81
4.2.4 土地財政中介效應檢驗82
4.2.5 傳導渠道的門檻效應分析83
4.3 本章小結86
第5章 財政分權、公共品供給與房價88
5.1 理論分析與假說88
5.1.1 財政分權對公共品供給影響的理論分析88
5.1.2 公共品供給對房價影響的理論分析91
5.1.3 研究假說93
5.2 實證研究93
5.2.1 模型設定93
5.2.2 指標選取與數據說明94
5.2.3 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95
5.2.4 公共品供給中介效應檢驗96
5.2.5 傳導渠道的門檻效應分析99
5.3 本章小結103
第6章 財政分權與房價波動演化105
6.1 理論模型構建105
6.1.1 住房長期均衡價格決定模型106
6.1.2 房價波動空間差異模型107
6.1.3 房價泡沫測度模型109
6.2 實證分析109
6.2.1 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109
6.2.2 城市房價波動空間異質性分析109
6.2.3 城市房價泡沫空間異質性分析114
6.3 本章小結117
第7章 房價波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分析118
7.1 房價波動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影響的理論分析118
7.2 經濟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指數構建120
7.2.1 評價指標體系選取120
7.2.2 綜合評價指數測度121
7.2.3 經濟高質量發展動態演化特征122
7.3 研究設計123
7.3.1 空間模型設定123
7.3.2 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124
7.4 實證結果與分析124
7.4.1 空間相關性檢驗124
7.4.2 空間模型選擇125
7.4.3 基準回歸結果分析125
7.4.4 穩健性檢驗127
7.4.5 空間異質性分析128
7.5 本章小結129
第8章 房價波動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企業家創業精神渠道分析130
8.1 房價波動對企業家創業精神影響的理論分析131
8.2 研究設計133
8.2.1 空間模型設定133
8.2.2 變量選取與數據說明134
8.3 實證結果與分析137
8.3.1 空間相關性檢驗137
8.3.2 總體影響結果分析138
8.3.3 穩健性檢驗140
8.3.4 異質性分析141
8.4 作用機理檢驗143
8.5 本章小結144
第9章 房價波動影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效率渠道分析145
9.1 區域創新對比分析146
9.1.1 創新投入對比147
9.1.2 創新產出對比149
9.2 區域創新效率測度149
9.2.1 隨機前沿測度方法介紹149
9.2.2 區域創新效率測度151
9.3 房價波動對創新影響的理論分析154
9.3.1 投資結構扭曲效應154
9.3.2 人力資本擠出效應155
9.3.3 權力尋租效應156
9.4 研究設計156
9.4.1 面板Tobit模型設定156
9.4.2 變量、數據說明157
9.5 實證結果與分析157
9.5.1 基準回歸結果分析157
9.5.2 穩健性檢驗159
9.6 擴展性研究160
9.6.1 面板門檻模型構建及檢驗160
9.6.2 面板門檻模型估計結果161
9.7 本章小結162
第10章 研究結論、政策建議與研究展望163
10.1 主要結論163
10.2 政策建議166
10.3 研究展望171
參考文獻173
后 記196
房價波動的財政分權制度誘因及其經濟效應研究 作者簡介
安勇,男,漢族,1979年3月1日生,經濟學博士,山西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中國準精算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房地產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模型、金融風險管理等。近年來,在《中國土地科學》《數理統計與管理》等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和參與多項省部級課題。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