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
日本論 本書特色
◇“國家與人”叢書重磅上市——費孝通《美國人的性格》、戴季陶《日本論》、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埃米爾?路德維希《德國人:一個民族的雙重歷史》。 ◇從美、日、中、德四國文化、歷史、性格,窺探世界發展規律。 ◇近代中國人研究日本問題代表作,中國版《菊與刀》! ◇日本有識之士認為:外國人撰寫的日本文化著作中,有一部可以凌駕于《菊與刀》之上,那就是戴季陶的《日本論》。 ◇縱論日本從皇權、國禮、信仰、宗教到武士、財閥、政黨、國民的方方面面。 ◇用扎實的證據和理性的態度剖析真正的日本! ◇從日本人國民性格,洞悉日本文明來龍去脈! ◇披露了近代中日關系中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事實。 ◇雖已成書近一個世紀,《日本論》仍是中國人了解日本的經典之作。 ◇本書另附愛爾蘭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所著《日本與日本人》,中、日兩國作者雙視角窺探日本人的內心世界和國民特性。 ◇從國民性格反觀國家歷史,角度新穎,系列完整,可讀性強。 ◇傳承世紀經典,重讀大家小書。 ◇套系設計,推陳出新,裝幀精美,兼具閱讀價值和收藏價值。
日本論 內容簡介
本書對于中國讀者了解日本的國情、民族性格及其風俗習慣仍有一定的幫助。戴季陶和那個時代的多數中國青年精英一樣在日本留學然后干革命, 長期居留日本的經驗以及與日本各階層的廣泛深入關系, 再加上中國與日本屬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種獨特敏銳, 都是只靠幾個月時間借助二手資料了解本尼迪克特無法企及的。
日本論 目錄
日本論
序
一 中國人研究日本問題的必要
二 神權的迷信與日本國體
三 皇權神授思想與神授思想的時代化
四 封建制度與佛教思想
五 封建制度與社會階級
六 日本人與日本文明
七 武士生活與武士道
八 封建時代“町人”和“百姓”的品性
九 “尊王攘夷”與“開國進取”
十 “軍閥”與“財閥”的淵源
十一 維新事業成功的主力何在
十二 現代統治階級形成的起點
十三 政黨的發生
十四 板垣退助
十五 國家主義的日本與軍國主義的日本
十六 軍國主義的實際
十七 中日國際關系與日本的南進北進兩政策
十八 桂太郎
十九 秋山貞之
二十 昨天的田中中將
二十一 今天的田中大將
二十二 信仰的真實性
二十三 好美的國民
二十四 尚武、平和與兩性生活
后 記
日本與日本人
代 序 小泉八云
譯者自序
原編者序
**章 日本文明的天性
第二章 柔 術
第三章 遠東的將來
第四章 一個守舊者
第五章 困 難
第六章 奇異與魔力
第七章 忠義的宗教
第八章 關于永久的女性的
第九章 關于祖先崇拜的幾個思想
第十章 靈魂先在的觀念
小泉八云年表
編后記
日本論 節選
封建時代“武士”的生活條件,可以用極單簡的話概括起來 一是擊劍,二是讀書,三是交友。擊劍、讀書,是武士一定要有的本事。不會擊劍的人,當然沒有做武士的資格。沒有學問,便不能夠在武士階級里面求生活的向上。至于交友這一層,是封建時代武士階級“社會性”的表現。在這個時代,一切經濟關系、社會關系,都是極單調的。武士的責任,**是擁護他們主人的家,第二就是擁護他們自己的家和他自己的生存。所以武士們自己認定自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主家”。這句話的真意,就是為主人和自己的家系家名而奮斗。解剖開來說,武士的家系,是藩主的家系的從屬,武士自身,又為藩主本身或藩主家系和自己家系的從屬。這家系的觀念,和宗法的神權迷信,當然有密切關系。所以那些武士,為藩主的本身,或藩主的家系而奮斗的精神,不但是由物質上的社會關系、經濟關系結合成的,并且淵源于歷史的因襲,含有不少的神秘氣氛。 “輕生死”“重然諾”“尚意氣”這種武士獨有的特性,固然由于武士階級的生活必要,但就精神方面看來,許多年遺傳下來的生活意識所造成的道德和信仰,也是使他們肯于犧牲自己的生命和家族的生命而為主家奮斗的*要緊的因素。 在封建時代,這一種為保存家系而努力的事實和奮斗的精神,是他們社會所*贊美的。以為這是道德的極致,人生的真意,宇宙的大法。能夠如此,就是*高人格,可以和神同體,與佛同化,與宇宙長存。越是神秘,越是悲哀,社會越是贊美。他們舉國所贊美的武士道的精華,就事實上說明起來可以舉出兩件事,一件是“仇討”,一件是“切腹”。“仇討”是殺人,“切腹”就是自殺。 “仇討”就是中國所謂復仇,本來是沒有法治的野蠻社會里面的普通習慣。日本封建時代,這一種事實,不但是社會上贊美他,并且國里的藩主,還特別許可。日本從前那些文學家,往往把復仇的事實,當作*好的題材,或是用小說描寫復仇者的性格,或是用詩歌去贊美他的行為。近代還有許多人,以為這復仇的事實,是日本人*高尚的精神,就是日本人*優美的性格。其實這也是一種“民族的自畫自贊”,如果這種行為,可以成為人類道德標準,那么非洲、澳洲的土人,也就很有自負的資格了,不過這種行為,也是“生的奮斗”的精神。而他所以能具備一種力量,刺激后來的人,使人感覺他的優美和高尚,完全由于當時社會一般的文化思想已經很進步,在單調而嚴格的封建制度下面,這兩件事又*是一種破除成例的行為,值得一些文學家的歌詠。維新以后,日本人在民族生存競爭場里,能夠占到優者位置,也有許多由這種遺傳的道德觀念來的。 復仇者的精神和身體,完全是受“種族保存”的原則支配。如像有名的曾我兄弟的復仇,是為自己的家事。大石良雄等所謂“元祿義舉”,是為他們藩主的家事。此外為自己受人欺侮直接取復仇手段的,更是多極了。赤穗事件*初的原因,就是為此。這種觀察,都是就復仇者的本身著眼。完全和復仇事件沒有利害關系的人,也往往有幫他人復仇的,日本話叫做“助大刀”。社會上對于這種為正義出力的人,也很贊美,武士道的精神,我以為在這“助大刀”上面,確實看得出許多正義的精神。比“復仇”本身,道德的意義,還是多一點。這種正義的同情心,不只在男子中如此,女子里面也很有這種美德。武士家女子,直接為君、父、夫復仇,或是為他人表同情,幫助他人復仇事業成功的事件,歷史上很不少。這一種社會同情的熱誠,確是封建時代日本女子的美德,直到今天,這種特色,還是極彰著的。再看日本維新歷史的背后,有很多女性的活動,尤其是在苦海中的妓女,對于維新志士的同情扶助,非常之大。維新元勛的夫人,多半出自青樓,就是從這一種關系來的。
日本論 作者簡介
戴季陶(1891-1949),浙江吳興(今湖州)人,名傳賢,號天仇,國民黨元老。先后擔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中山大學校長、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等職。早年留學日本,旅居日本多年,熟識日本文化,日本各階層都有過廣泛深入的接觸。著有《日本論》《東方民族與東方文化》《中國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價值》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