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穴位敏化研究與應用(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3061
- 條形碼:9787547853061 ; 978-7-5478-5306-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穴位敏化研究與應用(精) 本書特色
以中醫學領域**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穴位敏化研究”成果為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穴位敏化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應用經驗 全書內容權威而豐富,具有原創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臨床指導意義,反映當今中醫藥的*新研究成果。
穴位敏化研究與應用(精)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醫學領域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穴位敏化研究”成果為基礎,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穴位敏化研究進展及其臨床應用經驗。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主要介紹穴位敏化的文獻、臨床和機制等方面研究成果,全面闡述了穴位敏化的基本概念、發展源流、表現特點、影響因素及近年來有關穴位敏化的臨床研究和機制研究的進展;下篇主要介紹穴位敏化的臨床應用價值、臨床判定方法和穴位敏化理論在針灸臨床上的具體應用。 本書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可進一步促進穴位敏化理論向針灸臨床推廣應用,從而提高針灸的臨床服務能力。全書內容非常不錯而豐富,具有原創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臨床指導意義,反映當今中醫藥的近期新研究成果。本書適合于中醫針灸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者和醫學院校的學生學習與參考。
穴位敏化研究與應用(精) 目錄
**章 穴位敏化概述
**節·穴位敏化的概念
第二節·穴位敏化的起源與發展
一、穴位敏化的萌芽
二、穴位敏化的發展
三、穴位敏化的深化
第三節·穴位敏化的基本形式
一、穴位形態敏化
二、穴位熱敏化
三、穴位痛敏化
四、穴位電敏化
五、穴位光敏化
六、穴位化學敏化
第四節·穴位敏化的表現特點
一、穴位敏化的普遍性
二、穴位敏化的多樣性
三、穴位敏化的規律性
第五節·穴位敏化的影響因素
一、機體狀態對穴位敏化的影響
二、病情程度對穴位敏化的影響
三、干預措施對穴位敏化的影響
第二章 穴位敏化的文獻研究
**節·穴位敏化的古代文獻研究
一、古代文獻的穴位敏化理論溯源研究
二、古代文獻中的穴位敏化現象與規律
第二節·穴位敏化的現代文獻研究
一、穴位敏化現代文獻分類研究
二、穴位敏化現代文獻的疾病分類研究
三、穴位敏化現代文獻的穴位分類研究
第三章 穴位敏化的臨床研究
**節·穴位敏化的臨床研究概述
一、穴位敏化臨床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二、穴位敏化臨床研究的常用方法
第二節·穴位敏化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
一、頸型頸椎病穴位敏化現象和規律的臨床研究
二、膝骨性關節炎穴位敏化現象和規律的臨床研究
三、慢性穩定型心絞痛穴位敏化現象和規律的臨床研究
四、腸易激綜合征穴位敏化現象和規律的臨床研究
五、常見婦科疾病敏化現象和規律的臨床研究
第三節·針灸敏化穴治療疾病的臨床療效評價研究
一、慢性頸痛的穴位敏化臨床療效評價研究
二、膝骨性關節炎的穴位敏化臨床療效評價研究
三、針刺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穴位痛閾的影響
四、原發性痛經的穴位敏化臨床療效評價研究
第四章 穴位敏化的機制研究
**節·穴位敏化的穴區機制研究
一、穴區功能細胞的敏化機制研究
二、穴區循環的敏化機制研究
三、穴區神經感受器的敏化機制研究
四、穴區代謝物的敏化機制研究
五、穴位敏化的穴區客觀顯像研究
第二節·穴位敏化的中樞神經機制研究
一、穴位敏化的腦功能成像研究
二、穴位敏化的腦中樞機制研究
三、穴位敏化的脊髓敏化研究
下篇 穴位敏化臨床應用
**章 總論
**節·穴位敏化的臨床價值
一、診斷疾病
二、指導治療
第二節·穴位敏化的判定方法
一、探尋敏化穴的基本原則
二、敏化穴位的判定標準
第二章 各論
**節·神經系統及精神心理疾病
頭痛
附:枕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
特發性面神經麻痹19l
缺血性腦卒中
附:腦卒中后遺癥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失眠
抑郁癥
第二節·骨骼肌肉系統疾病
頸椎病
肩關節周圍炎
肱骨外上髁炎
腱鞘囊腫
肌筋膜炎
急性腰扭傷
腰肌勞損
腰椎間盤突出癥
腰背肌筋膜炎
膝骨性關節炎
坐骨神經痛
踝扭傷
第三節·呼吸系統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
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四節·心血管系統疾病
高血壓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第五節·消化系統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
胃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腸易激綜合征
炎癥性腸病
膽囊炎
第六節·泌尿系統疾病
泌尿系統結石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七節·生殖系統疾病
原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
月經不調
月經先后不定期
閉經
不孕癥
帶下病
陽痿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第八節·皮膚疾病
濕疹
痤瘡
蕁麻疹
帶狀皰疹
白癜風
脂溢性脫發
第九節·五官科疾病
過敏性鼻炎
神經性耳鳴
突發性耳聾
近視
第十節·風濕免疫性疾病
類風濕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
第十一節·臨床常見癥狀及其他疾病
眩暈
惡心
呃逆
胃痛
胃下垂
腹痛
便秘
泄瀉
咳嗽
牙痛
尿潴留
肥胖癥
腫瘤及放化療后并發癥
穴位敏化研究與應用(精) 作者簡介
梁繁榮,成都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原校長;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國家重點學科針灸推拿學科帶頭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岐黃學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名老中醫經驗傳承指導老師。長期從事針灸基礎及臨床研究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2012),四川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2009、2011、2015、2016),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2016、2019);發表論文266篇,其中SCI源刊126篇、最高影響因子20.773;發表的SCI論文數在國際針灸領域排名第一。主編《針灸學》《針灸學臨床研究》《針灸推拿學》等國家級規劃教材12 部;《經穴特異性研究與應用》《中國古代針具針法》《中醫循證臨床實踐指南》等學術專著11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