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985607
- 條形碼:9787534985607 ; 978-7-5349-856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本書特色
《神農本草經》作為現存較早的中*學著作,于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分3卷,載*365種,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簡練古樸,將東漢之前零散的*學知識進行了系統總結,其中闡述的大部分中*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是中醫**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中國醫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幾部本草類著作,如《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都是基于《本草經》發展起來的。 《本草三家合注》,清·郭汝聰輯,6卷,刊于公元1803年。本書系將張志聰《本草崇原》、葉桂《本草經輯要》及陳念祖《本草經讀》三書注釋予以合編,對深入學習研究《本草經》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內容簡介
本書系清郭汝聰纂集清朝前期三大名醫張隱庵、葉天士、陳修園對《本經》之注釋而成。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目錄
上卷
中卷
玉石部上品
玉石部中品
玉石部下品
部上品
部中品
部下品
木部上品
木部中品
木部下品
下卷
蟲獸部上品
蟲獸部中品
蟲獸部下品
果菜部上品
果菜部中品
果菜部下品
米谷部上品
米谷部中品
米谷部下品
本三家合注
本經上品
人參
甘
黃芪
白術
蒼術(附)
薯蕷
石斛
酸棗仁
大棗
芡實
蓮實
蓮花(附)
蓮蕊須(附)
蓮房(附)
蓮薏(附)
荷葉(附)
荷鼻(附)
薏苡仁
仁
巨勝子
赤箭
干地黃
麥門冬
天門冬
葳蕤
牛膝
杜仲
枸杞
枸杞苗(附)
地骨皮(附)
枸杞子(附)
女貞子
五加皮
肉蓯蓉
巴戟天
五味子
蛇床子
覆盆子
菟絲子
沙參
澤瀉
菖蒲
遠志
細辛
柴胡
升麻
桂
羌活
防風
紫蘇
蘇子(附)
蘇枝(附)
橘皮
青橘皮(附)
橘核(附)
橘葉(附)
辛夷
木香
續斷
蒺藜
桑根白皮
桑葉
桑枝(附)
桑椹(附)
桑花(附)
桑上寄生
桑寄生實(附)
柏子仁
側柏葉(附)
松脂
松節(附)
松花(附)
茯苓
赤茯苓(附)
茯神(附)
茯苓皮(附)
茯神木(附)
蔓荊子
小荊實(附)
槐實
槐花(附)
槐枝(附)
槐葉(附)
槐膠(附)
干漆
黃連
蒲黃
菊花
茵陳
天名精
鶴虱(附)
土牛膝(附)
石龍芻
車前子
冬葵子
地膚子
決明子
茺蔚子(附)
茺蔚莖葉花穗(即益母)
丹砂
云母
赤石脂
滑石
硝石
樸硝
礬石
石膽(膽礬)
石鐘乳
禹余糧
太一余糧
空青
紫石英
白石英
龍骨
鹿茸
鹿角膠
鹿角
牛黃
阿膠
麝香
龜甲
牡蠣
桑螵蛸
蜂蜜
蜜蠟
;
本經中品
玄參
丹參
紫參
白前根(附)
當歸
芍藥
芎;
牡丹
地榆
紫
澤蘭
茜根
秦艽
防己
木通
葛根
葛谷(附)
葛花(附)
葛葉(附)
葛蔓(附)
麻黃
白芷
荊芥
貝母
蒼耳子
款冬花
紫菀
知母
栝蔞根
瞿麥
苦參
青蒿
石韋
海藻
水萍
萆;
白茅根
狗脊
淫羊藿
紫葳
薤白
龍膽
黃芩
藁本
百合
干姜
赤小豆
大豆黃卷
白薇
敗醬
白鮮根皮
蓼實(附)
薇銜
土瓜根
厚樸
黃柏
梔子
杏仁
桃仁
桃膠(附)
烏梅
枳實
枳殼(附)
山茱萸
吳茱萸
豬苓
蕪荑
皂莢
皂角刺(附)
皂莢子(附)
肥皂莢(附)
秦皮
堇竹葉
竹瀝(附)
竹茹
石膏
慈石
石硫黃
陽起石
雄黃
雌黃
水銀
鐵落
犀角
羚羊角
羖羊角
猬皮
鱉甲
蟹
蟹殼(附)
蚱蟬
蟬蛻(附)
白僵蠶
原蠶沙(附)
樗雞
?蟲
虻蟲
蛞蝓
蝸牛
露蜂房
烏賊魚骨
文蛤
發髲
本經下品
附子
天雄
烏頭(附)
烏喙(附)
大黃
半夏
連翹
翹根
桔梗
白頭翁
甘遂
天南星
大戟
澤漆
常山
蜀漆
葶藶子
蕘花
芫花
萹蓄
商陸根
藜蘆
旋覆花
青葙
貫眾根
蛇含
狼毒根
狼牙根
羊蹄根
羊躑躅花
瓜蒂
莨菪子
夏枯
蚤休
白芨根
白蘞根
鬼臼
梓白皮
柳花
柳葉(附)
楊柳枝及根白皮(附)
郁李仁
巴豆
雷丸
代赭石
鉛丹
鉛粉
戎鹽
石灰
天鼠屎
蝦蟆
蜈蚣
蚯蚓
蛇蛻
斑蝥
蜣螂
鼠婦
水蛭
雀甕
螢火
衣魚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節選
上卷
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補虛贏者,本《中經》。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熱邪氣,破積聚,愈疾者,本《下經》。
藥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
藥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根莖花實,草石骨肉。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和合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良,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
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及有毒無毒。陰干暴干,采治時日,生熟,土地所出,真偽陳新,并各有法。
藥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湯酒者,并隨藥性,不得違越。
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機。五臟未虛,六腑未竭,血脈未亂,精神未散,服藥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勢已過,命將難全。
若用毒藥療病,先起如黍栗,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為度。
治寒以熱藥,治熱以寒藥。飲食不消,以吐下藥。鬼注蠱毒,以毒藥。癰,以瘡藥。風濕,以風濕藥。各隨其所宜。
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藥;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藥后食。病在四肢血脈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飽滿而在夜。
夫大病之主,有中風、傷寒、溫瘧、中惡霍亂、大腹水腫、腸澼下利、大小便不通、賁豚上氣、咳逆、嘔吐、黃疸、消渴、留飲、癖食、堅積癩瘕、驚邪、癲癇、鬼注、喉痹、齒痛、耳聾、目盲、金創、踒折、癰腫、惡瘡、痔瘺、癭瘤,男子五勞七傷、虛乏羸瘦,女子帶下、崩中、血閉陰蝕,蟲蛇蠱毒所傷。此皆大略宗兆,其間變動枝節,各宜依端緒以取之。
神農本草經 本草三家合注 作者簡介
周鴻飛,男,碩士,主治醫生,2006年畢業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從事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及中醫內科臨床工作,業余從事中醫古籍整理點校工作,自2007年至今,整理點校出版中醫典籍20余部。其中“日本漢方醫學叢書”系1936年陳存仁先生“皇漢醫學叢書”之后,再次系列整理出版日本漢方醫書的一大舉措,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及學術意義。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