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706444
- 條形碼:9787552706444 ; 978-7-5527-064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本書特色
本書從“一本好書,萬般自在”“日日三餐,慢品生活”“山河遠闊,人間煙火”“草木蟲魚,萬物皆美”“按住當下,百毒不侵”五個方面,來深刻詮釋生活中的種種美好給我們內心的撫慰與精神的洗滌。從物質食糧的一日三餐到精神食糧的讀書、創作;從居家的閑適趣味、賞花觀蟲,到遇見外面世界的不一樣的煙火,一步步讓人感覺到行走在這個紅塵世間,雖然有疲憊勞累,更有人間煙火的妙趣。讓我們活在當下,努力擁抱每一個美好時刻。 全書構架緊密,內容豐富,可見汪曾祺對于生活美學的多方面思考,給人美好治愈的感受。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內容簡介
如何過好每一天?過出圓滿自在的一生?
本書精選汪曾祺42篇文章,從生活的五個不同側面反映汪曾祺的快意人生:讀一本好書,吃一頓好飯,看一片好風光,認識一些草木蟲魚 ,堅守自己的精神世界。讓平凡的我們頓覺行走在喧囂紅塵,雖然有疲疲累累,卻更有生活的千般可愛,萬種風情。
一草一木,一食一味,人間值得。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目錄
開卷有益
談讀雜書
《晚飯花集》自序
人之相知之難也——為《撕碎,撕碎,撕碎了是拼接》而寫
日子就這么過來了——徐卓人小說集《你先去彼岸》代序
《菰蒲深處》自序
一個過時的小說家的筆記——曾明了小說集《風暴眼》代序
又讀《邊城》
推薦《孕婦和牛》
《獨坐小品》自序
忙中不及作草
《草花集》自序
美——生命——《沈從文談人生》代序
輯二 日日三餐,慢品生活
貼秋膘
手把羊肉
故鄉的野菜
菌小譜
蘿卜
豆腐
干絲
昆明菜
輯三 山河遠闊,人間煙火
翠湖心影——昆明憶舊之一
皖南一到
四川雜憶
沽源
初訪福建
泰山片石
初識楠溪江
輯四 草木蟲魚,萬物皆美
花
云南茶花
紫薇
果園的收獲
果園雜記
歲朝清供
草木蟲魚鳥獸
昆蟲備忘錄
輯五 按住當下,萬般自在
我是一個中國人——散步隨想
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創作生涯
生活·思想·技巧——在張家口市小說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關于作家和創作
文章余事
美在眾人反映中——老學閑抄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節選
開卷有益
大概在我十一二歲的時候,一年暑假,我在我們家花廳的塵封的書架上找到一套巾箱本木活字的叢書,抽出一本《嶺表錄異》看起來,看得津津有味。接著又看了《嶺外代答》。從此我就對筆記、游記發生很大的興趣。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這一類書的文字簡練樸素而有情致,對我的作品的語言風格是有影響的。
我從小學五年級到初中一二年級,教國文的老師都是高北溟先生。高先生教過的課文中給我印象□深的是歸有光的《先妣事略》和《項脊軒志》。有一年暑假,高先生教了我鄭板橋的家書和道情。我后來從高先生那里借來鄭板橋的全集,通讀了一遍。鄭板橋的元白體的詩和接近口語的散文,他的詩文中的藹然的仁者之心,使我深受感動。全集是板橋手寫刻印的,看看他的書法,也是一種享受。
有一年暑假,我從韋子廉先生讀了幾十篇桐城派的古文。“桐城義法”,未可厚非。桐城派并不全是“謬種”。我以為中學生讀幾篇桐城派古文是有好處的,比如姚鼐的《游泰山記》、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
我讀書的高中江陰南菁中學注重數理化,功課很緊,課外閱讀時間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我買了一套胡云翼編的《詞學小叢書》,在做完習題后或星期天,就一首一首抄寫起來。字是寸楷行書。這樣就讀了詞也練了字。抄寫,我以為是讀詩詞的好辦法。讀詞,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為買了一套《詞學小叢書》;同時詞里大都有一種感傷情緒,流連光景惜朱顏,和一個中學生的感情易于合拍。
江南失陷,我不能到南菁中學讀書,避居鄉下,住在我的小說《受戒》所寫的一個庵里。隨身所帶的書,除了數理化教科書外,只有一本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一本上海的“野雞書店”盜印的《沈從文選集》。我于是反反復復地看這兩本書。可以說,這兩本書引導我走上了文學道路,并且一直對我的作品從內到外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
我在昆明西南聯大讀了中文系,選讀了沈從文先生的三門課,《各體文習作》、《創作實習》和《中國小說史》,是沈先生的名副其實的入室弟子。沈先生為了教課所需,收羅了很多文學作品,古今中外,各種流派都有。他架上的書,我陸陸續續,幾乎全部都借來讀過。外國作家里我□喜愛的是:契訶夫和一個西班牙作家阿索林。因為,他們有點像我,在氣質上比較接近。
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或有志成為作家的青年,應該博覽群書,但是可以有所側重,有所偏愛。一個作家,應該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氣質。而認識自己的氣質之一法,是看你偏愛哪些作家的書。有的作家的書,你一看就看進去了,那么看下去吧;有的作家的書,看不進去,就別看!比如巴爾扎克,我承認他很偉大,但是我就是不喜歡,你其奈我何!
我主張看書看得雜一些,即不只看文學書,文學之外的書也都可以看看。比如我愛看吳其濬的《中國植物名實圖考》,法布爾的《昆蟲記》。有的書,比如講古代的仵作(法醫)驗尸的書《宋提刑洗冤錄》,看看,也怪有意思。
古人云:“開卷有益。”有人反對,說看書應有選擇。我覺得,只要是書,翻開來讀讀,都是有好處的,即便是一本老年間的黃歷。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一日
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作者簡介
汪曾祺(19□0-1997),江蘇高郵人,沈從文的高徒,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戲劇家、小說家,京派文學小說的代表人物及傳人,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早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熏陶,1939年考入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師從沈從文先生。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北京劇作家協會理事。他在短篇小說和散文創作領域成就頗高,充溢著濃郁的中國味道和靈性美質,語言平和質樸、清新雋永、娓娓而來、如話家常。著有短篇小說集《邂逅集》《羊舍一夕》《晚飯花集》,散文集《蒲橋集》《故鄉的食物》《逝水》,京劇劇本《范進中舉》《沙家浜》(主要編者之一),文學評論集《晚翠文談》等。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