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阮章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108100
- 條形碼:9787515108100 ; 978-7-5151-0810-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阮章競研究 內容簡介
阮章競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目前的有名詩人、畫家、劇作家,主要作品有大型歌劇《赤葉河》,長篇敘事詩《圈套》《漳河水》,長篇童話詩《金色的海螺》等。阮章競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作出了努力和貢獻,使得當代文學研究者對“阮章競研究”的工作不斷深入,研究時間跨度大、研究成果數量多,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張立群教授在搜集整理阮章競的作品、著述和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阮章競的文學創作活動及作品進行系統分類的研究綜述,以此成稿。
本稿分為三章。章為詩歌創作論論;第二章為其他創作論;第三章現狀與可能,是基于現有資料的再研究。
阮章競研究 目錄
敘事詩論
童話詩論
詩歌綜論
第二章 其他創作論
戲劇論
小說論
散文論
回憶錄論
第三章 現狀與可能
阮章競研究現狀考察
一種新“文獻史料”及其認知
現代詩書寫的資源及其可能之型構
阮章競文學活動簡譜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阮章競研究 節選
《阮章競研究》: 從對阮章競研究三個階段的描述過程中,我們已經看到詩歌研究特別是《漳河水》的研究一直是阮章競研究的重點。這一點不論從現當代文學史的評價還是阮章競創作實績來看,均符合阮章競實際的創作情況。阮章競的文學道路基本上是從太行山劇團的戲劇開始,后逐漸進入詩歌、小說、散文、回憶錄的領域,但詩歌創作是其成就*高同時也是引起讀者廣泛關注的門類,因此,其研究也相對具體、充分。 通過統計可知:在由他者撰寫的關于阮章競創作的50余篇研究論文中,論及阮章競詩歌的論文約有40篇。在這40余篇文章中,談及《漳河水》或直接以《漳河水》為研究對象的接近一半。如此多的數量和比重,不能不說詩歌創作是阮章競研究*為重要的部分,而《漳河水》研究則是重中之重。既然有如此多的數量,整體的質量也必然得到提升。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阮章競的詩歌研究涉及其詩歌創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從表現手法的角度上看,就有前文提到的丁力的《談阮章競的敘事詩》,劉守華的《艱難的探索——論阮章競的敘事詩》;從類型上講,則有劉守華的《從(漳河水)到(金色的海螺)——獻給詩人阮章競百歲誕辰》,黃雪敏的《童真與詩心的空間:阮章競的童話詩探微》,徐亮紅的《精神家園的守望者——阮章競童話詩歌人物“原型”探微》以及吳振塵的《動畫片(金色的海螺)的改編藝術》(《大舞臺》,2015年第7期);從具體作品上看,則有尹一之的《不忘過去是為了未來——讀阮章競的(夏雨秋風錄)》(《文藝報》,1995年8月25日),劉英武的《回腸蕩氣夕陽歌——讀阮章競的(漫漫幽林路)》(《詩刊》,1995年第10期),尹一之的《歷史的回聲——讀詩人阮章競的(晚號集)》(2001),伍夫楹的《嘹亮晚號詩心不老——評阮章競的(晚號集)》(《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曾鎮南的《晚號聲中有寶石——讀阮章競(晚號集)中的兩首敘事詩》(《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11期),彭齡、章誼的《重讀(四月的哈瓦那)》(《世界文化》,2016年第4期),等等。這些研究,既反映了阮章競研究隨其創作發展而發展的趨勢,同時也反映了阮章競研究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童話詩作為現代詩的一個具體分支,在以往的研究中歷來不夠充分,而其代表作也因此顯得“相對較少”。《金色的海螺》《牛仔王》《馬猴祖先的故事》是阮章競童話詩的代表作,在當時兒童讀者群中曾產生廣泛的影響。在這些作品中,《金色的海螺》是*具影響的一篇,它在20世紀60年代不僅被改編成動畫片、獲得國際大獎,而且一直被視為童話詩精品流傳至今。從這個意義上說,對阮章競童話詩的研究、呈現其代表作及其藝術貢獻,一方面可以向讀者展示其在這方面的創作成就,另一方面則豐富了我國童話詩研究本身。至于像黃雪敏的《童真與詩心的空間:阮章競的童話詩探微》,則從“童真”和“詩心”的角度進入阮章競童話詩的世界;徐亮紅的《精神家園的守望者——阮章競童話詩歌人物“原型”探微》是對阮章競童話詩的“原型”同時也是作者內心世界的探詢,更可謂豐富了童話詩的研究實踐。 與童話詩相比,對《夏雨秋風錄》《漫漫幽林路》《晚號集》的研究和對《四月的哈瓦那》的重讀,使阮章競的詩歌研究具體、完整、全面。阮章竟是一位非常勤奮的寫作者,直至晚年,他仍筆耕不輟,懷有強烈的創作理想與創作抱負。需要指出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詩人的心境正經歷著改變:對比當年的詩作,《夏雨秋風錄》《漫漫幽林路》《晚號集》中很多作品沉穩、內斂,凝結著詩人的情感和人生閱歷,具有非常高的藝術水準。對這些作品進行研究,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阮章競曲折的心路歷程,而且也有助于我們看到阮章競全部的創作歷程。 當然,*能反映阮章競詩歌研究實績的是對其名作《漳河水》的分析。從聞山的《談(漳河水)》開始,《漳河水》就成為阮章競詩歌同時也是其全部創作研究的代表。《漳河水》之所以受到這樣的重視,和其在語言、形式以及人物刻畫方面取得的成績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和其在此之前就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密不可分。 ……
阮章競研究 作者簡介
張立群,1973年生于沈陽,文學博士。曾先后任職于遼寧大學、汕頭大學,現為山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具體包括中國新詩與新詩理論、現當代作家傳記與現代文學史料學。已出版個人專著16部,在各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另為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2012-2013)、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
- >
月亮虎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