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八公分的味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52523
- 條形碼:9787218152523 ; 978-7-218-15252-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八公分的味道 本書特色
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獲獎作家 記錄當代中國鄉村生態及社會變遷的重要文學樣本。
八公分的味道 內容簡介
從母親的菜譜和湘南“八公分村”的食材和味道,憶述童年鄉居生活的朝暮,再記述青年離鄉在外奮斗的經歷,以及中年因父母離世而回鄉的所見所思。作者將南方鄉村的樣本以文字珍貴地封存,寄寓著當代人對家鄉的眷戀和故土的思念。 作者筆下的“八公分村”就如沈從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賈平凹的商州,是文學的緣起和初心,也是我們站在當代社會發展大流中驀然回首的遠方的光。作者以其真摯的情感和清練的文字,獲得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等獎項。
八公分的味道 目錄
**章 瓜葉生長
母親的菜譜
瓜葉生長
野菜正好
野果記
老井
四季泉聲
結冰蓋啷的日子
第二章 山村朝暮
如豆的燈火
石板巷里的舊玩具
紅薯的鄉村野史
老廳屋
故園小記
土灶記
山村朝暮
第三章 奔突者
涵管里的一夜
奔突者
工友記
出書夢
含羞草的花朵
清新的樹林
飛吧,枯葉蝶
第四章 回鄉記
回鄉記
遍地瓦礫
家豬
柏樹的記憶
送葬記
油榨坊
父母的墳
八公分的味道 節選
涵管里的一夜 一九九一年,我二十二歲,走出校園參加工作已經兩年。我所在的國營小廠—縣建材廠,又俗稱陶罐廠,時斷時續地放假,就像一個臨危的重號病人,雖已病入膏肓,依然茍延殘喘著,昏迷一段時間,又回光返照,然后再陷入更重的昏迷。我那時對這個分配給我的破單位,已經十分厭倦,要錢沒錢用,要飯沒飯吃。要么這個“老病號”索性死了,我也算認了命,光身一人離開這個破地方,去闖蕩,去碰自己的造化。可這該死的“老病號”就是垂而不死,一會兒放假,一會兒上班,搞得我褲帶上仿佛被它綁了一根繩子,到外地打工混飯都不得安心。 我已經去廣東混過了幾回,雖然沒混出什么名堂,但肚子里的飯,總算不是家里的米和紅薯做成的。在廠里的幾個窮工友眼里,我已經是見識過世面的人。比如我隔壁宿舍的方招,有一次放下手中那把黑不溜秋的舊二胡,對我說,下次放長假的時候,也跟我去廣東打工。方招比我大幾歲,長得標直,從灰蓬蓬的鍋爐房下班洗澡后,他總是西裝革履,穿得整整齊齊。方招拉得一手好二胡,《二泉映月》是他的拿手戲,笛子吹得也不賴,只是性格有點古怪,愛坐在床上閉著眼打坐運氣,輕易不愛理睬誰,大約是老單身固有的毛病。 果然,沒過幾天,廠里又宣布放長假,那些家在農村的工友,有的回家放鴨,有的回家下井挖煤,有的就回家里干農活。那天,方招收拾了一些簡單的行裝,跟我來到我家鄉,我要母親去村里借了點車費,準備第二天就去廣東打工。這個時節,正是暮春,廣東的天氣已經暖和,除了一床薄線毯、幾件單衣褲,用不著帶上過多的行李。 抵達廣州火車站時,一路在火車上規劃好的美好未來,似乎一下子就消失得無蹤無影。廣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五花八門鼓囊囊的蛇皮袋子提著、背著、扛著、擔著,隨著黑壓壓腦袋的人潮而流動,南下進城的農民工,宛如一支浩蕩無邊的隊伍。我們融入這支隊伍,如兩滴水落進了洪流當中,全然分不清了東南西北。方招說:“我們去哪兒呀?”我抬手看了看手表,已是午后。手表是當年我二姐訂婚時,我姐夫送給她的,我上中專那年,二姐摘下來送給了我,已經跟隨我好幾年了。“我們去東莞吧。”我迅速做出了決定,那地方我曾去過一次。廣場外的高架橋下,橫七豎八停著半新半舊的中巴和小巴,烏黑干瘦的廣東人舉著牌子,操著粵語,嘰里呱啦,賣力招攬客人,一派混亂。我們擠上了一輛開往東莞方向的車,并不了然究竟會到達何處,我也不甚在意,反正腳踩西瓜皮,到了哪里算哪里。 窗外的風光和林立的高樓,引不起我多大興趣,那些都與我無關。我需要的是找一個能購買我勞動力的地方,我把自己的力氣賣了,換一筆錢,買飯填飽我的肚子。迷迷糊糊到了一個地方,車上的人沿途下得已沒剩幾個,司機叫我們下車,說是到了終點站。 這地方完全陌生,我從未來過,一問,是一個小鎮。一天沒吃東西,肚子餓極了,方招一個勁地催促吃飯。我們走進街邊一個飯館,一問,太貴,出來;繼續往前走,進去,太貴,又出來。如此三番五次,方招有點不耐煩了,嘴上罵罵咧咧,說實不該跟我來。在他看來,在廣東這個撿金子的地方,一下車就該有一份好工作在等他,不應該像現在這樣盲目地走,更不能餓肚子的。越走離街越遠,飯館越來越少,原本以為總能找著一家便宜一點的,到頭 了,連一家飯館也沒有了,方招更加沮喪。 問詢的結果,虎門就在前方,離這里據說還有十幾里路。在一戶農家小賣部,我們買了兩包餅干,一邊吃著,一邊向著未知的前方趕去。此時,暮色漸重,天上飄著雨絲,面前又橫著一條河,河流寬闊,河水昏黃,河風也大,吹在身上頗有寒意。在靠近岸邊的河面上,一艘小舟在隨波蕩漾,舟的中間坐著一個老嫗,滿面皺紋,戴著尖角小斗笠,神色平靜地收拉漁網,身邊不時漂過枯黃的香蕉樹干、零零碎碎的殘枝爛葉。遠處,平野無邊,煙霧迷蒙,估計離海邊也不遠了。我駐足觀看老嫗的勞作,幾乎要被眼前這幅處風浪而不驚的圖畫所陶醉。方招卻在不斷催促:“還不快走,天要黑了!” 走過又一個村莊的時候,是一片無邊無際的香蕉林,一條新修的黃泥巴道路向前方無限地延伸。道路只開挖了路基,路上無人,看不到開工的跡象,偶爾在路邊看到一截一截的水泥涵管,散落在香蕉林的邊上。涵管很大,約莫能弓著身子走進去。天色越加黑了,雨勢也漸加重,我們沒有帶傘,身上已打得潮濕,雨點飛在眼鏡片上,眼前更是一片模糊。摘下眼鏡,在衣服上擦擦,戴上,回望來路,看看前方,已是前不著村,后不挨店。兩人不免焦急起來,今天晚上可到哪里睡呢?剛才還對香蕉林抱有的一份新鮮勁,已拋在了腦后。方招的抱怨聲已帶了幾分火藥味:“早知道是這個卵樣,打死也不會跟你到廣東來打什么卵工!” 黃泥巴路經雨水一攪和,就成了爛泥路,走著走著,步子越來越重,鞋子粘著一層層黃泥,宛如兩只沉重的大船。“要不,我們今晚就在涵管里睡吧?”我對方招說,“萬一,前面連涵管也沒 有就更麻煩了。”這個時候,天已黑透,雨在紛飛,方招也只好認了。“跟著你這個背時鬼,算栽到你手上了。”方招嘟嘟囔囔地,跟著我躬身走進了路旁的一截水泥涵管。 水泥涵管圓圓的內壁并不光滑,坑坑洼洼,凸處坐時抵進后背和屁股的肉里,很不舒服。這倒還是其次,*難受的,是長時間的僂腰勾背低頭屈膝,把身子縮成一團刺猬,一身作痛。風從涵管的一頭灌注進來,又從另一頭沖出去,剛才趕路時一身的熱汗,頃刻間就成了一片冷汗,渾身起了雞皮疙瘩。我們把包里的衣服和薄毯全拿了出來,裹在身上,像兩只老刺猬,在涵管的正中央,緊緊挨著取暖,時有雨點隨風從兩端的管口飄進來,更添了寒意。此時方 招的抱怨也成了無益的廢話,我不理睬他,抱怨越多,只能讓他自己更餓。那兩包餅干早就連渣也沒有了,今夜只能餓著,一點辦法 也沒有。 “哎喲,背好痛啊!” “哎喲,腿都麻死了!” “哎喲,好冷啊!” “哎喲,好餓啊!” “哎喲,還不天亮啊!” 一夜之中,我們輾轉難眠,這幾句話是我們嘴里重復*多的。 涵管外,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夜雨打著香蕉林的沙沙聲。 在虎門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押”字,在街邊樓宇墻壁上的圓形廣告箱中央,閃著奪目的紅光,車流如梭,天色昏暗。押寶?押錢?我站在街邊一座小橋旁,面對那個搶眼的“押”字,胡亂猜想,茫然不知所措。我側身掃了一眼身邊的這幢大廈,似乎是寫著海軍某招待所的字樣。 中午,方招就氣鼓鼓地坐上了回廣州火車站的汽車,走了。他發誓說,再也不來廣東,寧愿回到湖南,在自己的國營小廠沒事做,拉二胡,也比到這里丟錢又受罪要強。他說的也不無道理。我們兩個盲流,昨晚在涵管里睡了一夜,受凍挨餓。今天上午在廠區,每看到墻上貼有重重疊疊、紅綠白藍黃五彩繽紛的招工小廣告,我們就擠進人群,仰著腦袋,兩眼放出貪婪的光,逐條逐句地看,尋找適合自己的機會,用紙筆抄寫地址、廠名和聯系電話。然 后一路問詢過去,從一條街道走到另一條街道,從一家廠門走到另一家廠門,走得腿腳發軟,問得嘴角起泡,但不是回說已經招滿了,就是條件苛刻,比如要先做三個月才發工資,而且要交押金,吃飯也得自己先墊錢,這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我們漫無目的地走著,猶如兩個饑餓的乞丐。在路旁一間簡易的鋼棚子門口,有幾個廣東小青年拿著牌子在招工。我們走過去一問,說是制衣廠招電車工,里面放著幾臺縫紉機,有幾個男女正在埋頭操作。“我們沒踩過縫紉機。”我如實說。“沒關系,”一個為首的小青年說,“培訓三天就可以進廠。”方招對這件工作有點動心,說實在的,在一無所獲之時,能有這么一件工作做,我也是愿意的。只是先要交每天十元的培訓費,讓我很是糾結。方招沒想 多久,就掏出三十元交給了小青年,寫了收據。“你學不學?”小青年不停催問我。我猶豫著,矛盾著,我只想立即就工作,且不要我交錢。“我不學。”我說。聽我說不學,方招也后悔起來,要求退還三十元。那幫小青年當即變了臉,一個個兇惡的樣子,哪里還肯退錢?一頓爭吵之后,只得自認倒霉。“去你的!”方招臉色鐵青,走得遠了,嘴里狠狠地吐出一口氣來,“再也不來這個鬼地方了!” 送走方招后,我一個人不停地游走問詢。我不能回家,我來的車旅費還是母親借來的,我要打工掙錢。我似乎充滿了信心,天地之大,總會有我的容身之地。但在路上悶走時,我內心不停地問自己,我能做什么?我有什么特長嗎?我有什么技能嗎?這個時候,我真恨自己一無所長,就連我在建筑學校所學的那一點點書本知識,也少得可憐,派不上用場,此刻連一碗飯都換不回來。 肚子餓的時候,我想得*多的,是小時候父親給我講的關于仙人的故事。一個窮青年上山砍柴,遇見兩個長胡子的仙人正坐在石崖上下棋,窮青年看得入了迷,忘了他正砍在樹干上的斧子。仙人的一盤棋下完了,面含笑意,舒展筋骨。窮青年也想起了他砍柴的斧子,一看,那斧子已長在樹干里面,只露出一截短短的木柄,他不知道,人間已經過去幾代人了。“仙人不餓嗎?”我那時懵懂地問我父親。父親說:“仙人嘴里含著一顆仙丹,因此不會感到饑餓,也不用吃飯。那個窮人聞了仙氣,不吃飯也不餓了。”我現在要是也有這樣一顆仙丹就好了,或者也如那窮青年聞著仙氣,就可以省去一餐一餐的飯來。可現實的情況是,兩天的時間里,我只吃了一包餅干、一碗湯面,肚子餓得實在是饞得很了,甚至對路邊的野狗啃嚼一塊干骨頭,都充滿了羨慕。一路看到的那些飯館食鋪,盡管香味濃郁,門口的店員招呼得也殷勤,但無論如何都沒有走進去的勇氣。 在一條河邊,我停下了腳步,靠著石欄桿,無神地望望寬闊的江面,又無神地望望身邊來來往往的行人,連擱置自己眼光的地方都找不到。這是一條單面的街市,房屋大多不高,平房瓦屋參差不齊,顯然是一處城鄉接合部。正是吃午飯的時候,飯菜的香味,總是*優先地送入鼻孔,我的喉嚨禁不住一陣咕嚕咕嚕滑動。 一個衣著骯臟的小個子青年走近了我,他的頭發蓬蓬亂亂,我立即就有了戒備。“你是想吃飯嗎?”他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那里兩元錢一餐,包吃飽。”他友好地笑笑。“是嗎?”我漠然地回應了一聲,不置可否。“我可以帶你去,不遠。”他說。而我也看不出他有任何歹意。 我跟著他走,轉彎抹角。顯然,他是這里的常客。在一條小巷子的當口,有一間低矮的青磚破瓦房,瓦檐口長著高高低低的野草,巷子墻根放著幾個塑料筐子,堆滿了菜葉剩飯,散發著異味,面前一條仄小的污水溝。這里確實是一處吃飯的地方,店內有不少吃飯的人,看得出都是一些打工流落異鄉的人,店主是一位老人,穿著骯臟,但笑容溫和,一問,果然是兩元一個菜,飯管吃飽。真要感謝這個萍水相逢、給我引路的年輕人,這一頓飽餐,讓我又恢復了力氣,也讓我至少省下了晚餐的開銷。 我的腳步又走在了路途上,我的前方不遠就是虎門。我在想,或許,虎門街上有我能找到的工作。在一處張貼小廣告的墻上,我看到一家廣告設計公司招聘廣告員的啟事。我站在一家小店鋪的公用電話旁,花錢打了一個電話,接電話的人告訴我,可以來公司面試。我心中頓時充滿了希望,我仿佛看到了這份屬于我的嶄新的工作。我甚至設想,有了這份工作之后,我要好好努力,虛心向師傅學習,畢竟,這對于我是完全陌生的領域。我在猜想:這份工作,每月能掙多少工資呢?除去吃飯住宿,還能剩下多少錢寄給我的父母呢? 我循著啟事上的地址,到了一條大街上。站在街邊小橋旁,我分辨不出東南西北,不知該往何處走,茫然不知所措。而街對面閃著鬼眼一樣的一個一個大大的“押”字,仿佛要將我吞噬,把我的命運押注進去。我看看昏暗的天色,不免焦急起來。 “到哪里去?”一個戴著頭盔、騎著摩托車的人突然停在我的面前。我掏出記在紙上的那個廣告公司的地址給他看。“六元錢,送你去。”我雖心有不舍,但這個時候,也只得遵照執行。摩托車載著我在街上轉了一個圈子,停下,說是到了。我從車屁股上爬了下來,摩托車司機用手指了指方向,油門一轟,走了。我順著他指示的方向一看,怎么有點眼熟?小橋旁邊的大廈,寫著海軍某招待所。“去你媽的!”我惡狠狠地大聲罵道,想讓那摩托車司機聽見,但車流滾滾,人聲喧囂,哪里還有他的蹤影? 廣告公司就在招待所旁邊一幢大廈的四樓。推開玻璃門進去,我說明了來意。接待的人也沒有過多地詢問,就帶我進了另一間房子。里面已經有好些人,或蹲或站,各踞一方,正在作畫,或臨摹雕塑,或繪制房屋透視圖,全部徒手作業,他們也全部是來應聘的,有的人據稱還是美術學院畢業的。我被要求繪制一張會議室的透視圖,這個時候,我真是后悔以前在學校里沒有好好學習美術課程。我硬著頭皮畫了一張,比例失調,線條笨拙,連我自己都不滿意,深感羞于示人,結果可想而知。 我低著頭走下樓來,漫無目的走在陌生的街市,我該去何處? 今夜,我在何處安身? 對面那一個一個大大的“押”字,在暮色里更加刺眼,仿佛一具具血紅猙獰的面目,在嘲笑我這個身無長技卻還幻想填飽肚子的異鄉人。
八公分的味道 作者簡介
黃孝紀 1969年出生于湘南山區八公分村,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近十年來,以出生地為樣本,書寫中國南方鄉村社會變遷,著有系列散文集《八公分的味道》《八公分的時光》《瓦檐下的舊器物》《一個村莊的食單》《故園農事》《節慶里的故鄉》等多部,曾獲文津圖書獎、孫犁散文獎、冰心散文獎等獎項,多次入選國內權威好書榜。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