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東北革命和抗日根據地貨幣研究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
>
金融煉金術(專業珍藏版)2021專業審訂
-
>
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
>
全球貨幣進化史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本第2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作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55372
- 條形碼:9787214255372 ; 978-7-214-2553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本第2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作品) 本書特色
本書從金融、企業、農村、財政乃至貿易等廣泛視角,整理了大蕭條前、中、后期中國經濟的情況,是我們理解革命前的中國經濟體制和結構的 參考著作。……與許多經濟史學家不同的是,城山智子具有扎實的經濟理論基礎,是一位全面的經濟史學家。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本第2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作品) 內容簡介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優選性現象:每一個與靠前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系的經濟體都受到了沖擊。本書不僅意在表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后果,而且還提供了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歷史的新視角。大蕭條是現代中國的分水嶺。在以金本位為的靠前貨幣體系中,中國是專享使用銀本位的國家。靠前銀價的波動侵蝕了中國的貨幣體系,并破壞著中國的經濟穩定。為了應對嚴重的通貨緊縮,國家對市場從自由放任轉向調控干預。用不同的外匯標準構建新的貨幣體系,要求審慎的政府管理;很終經濟復蘇與幣制改革的進程導致了整個中國經濟政治化。通過對大蕭條沖擊與其后經濟復蘇過程的分析,本書考察了中國與世界經濟關聯下國家—市場關系的轉變。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本第2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作品) 目錄
導 論 1
銀本位的中國: 貨幣體系的影響 4
大眾預期與金融危機 5
市場、政府和貨幣體系 7
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兩次危機及其后 11
本書結構 14
上 卷 通貨膨脹與自由放任的年代:1931年之前的經濟趨勢 15
章 銀本位: 貨幣體系中的中國 17
中國的銀本位 17
作為貨幣或商品的白銀 26
作為白銀交易商的銀行:平價與市場匯率 28
白銀價格及其對中國貨幣供應的影響 31
小 結 37
第二章 工業化的到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紡織業 38
棉紡業 43
繅絲業 52
小 結 60
第三章 公司負債:資本積累問題 61
資本積累:企業家的初始問題 63
尋求貸款與銀行貸款合同條款 69
債務與公司管理 79
小 結 86
下 卷 蕭條年代,1931—1937年:經濟與政治的轉變 89
第四章 農村崩潰 91
農產品價格的下降 92
農村地區的貿易狀況 95
農村金融機構的崩潰 105
農村的崩潰:一個城市問題 113
小 結 116
第五章 工業蕭條 117
繅絲業 117
棉紡業 127
小 結 141
第六章 上海金融恐慌(1934—1935年) 143
城市繁榮的幻象:1929年10月至1931年8月 144
銀行延誤清償:1931年9月至1934年6月 151
上海金融恐慌:1934年6月至1935年11月 156
小 結 170
第七章 應對危機:1935年11月的幣制改革 172
幣制改革的外交背景 173
1935年11月4日的幣制改革 188
從大蕭條中復蘇 200
小 結 204
第八章 成就與局限:經濟政策與國民政府再考察 206
繅絲業的復蘇 207
棉紡業的復蘇 213
農村金融的重建 223
小 結 234
結 論 236
銀本位與中國的工業化 236
貨幣體系的政治經濟學 238
中國與世界經濟 243
參考文獻 251
索 引 278
譯后記 294
大蕭條時期的中國:市場、國家與世界經濟(1929-1937)(日本第28屆大平正芳紀念獎作品) 作者簡介
城山智子(Tomoko?Shiroyama),日本東京大學學士、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為美國富布賴特、日本學術振興會研究員,現為一橋大學副教授,專攻現代中國經濟史,特別是金融與銀行、商業合同與法律、以及貿易港口城市之經濟等。其博士論文為《蕭條下的中國:1931—1937年間長江三角洲下游的地區經濟》。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