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禪海蠡測(NHJ)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712132
- 條形碼:9787520712132 ; 978-7-5207-121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禪海蠡測(NHJ)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儒釋道等中國哲學感興趣的讀者,南粉此書包孕中西諸學,以禪海之無涯而納百川,不單單是助人習禪解禪的專著,更是理解和體會傳統文化精髓的集大成之作。
禪海蠡測(NHJ) 內容簡介
禪宗傳入中國后,以其獨特的教理宗旨、思維方式和修持原則而廣泛流傳,影響了世人的生活和價值觀,同時經過中華多元文化的熏陶浸潤,千百年來,逐漸內化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本書中,南懷瑾先生以禪宗為主干,廣論禪學哲思。縱向從禪宗之演變說起,解公案,參機鋒,論生死,并對禪宗教理宗旨、傳授戒律、修行實踐等做了詳盡的論述;橫向則比較了禪宗與凈土宗、密宗、丹道、理學和西方哲學等的異同;*后闡明修定與參禪法要,為參禪者引路。
禪海蠡測(NHJ) 目錄
出版說明
再版自序
初版自序
禪宗之演變
禪宗之宗旨
公案語錄
機鋒轉語
證悟知解
宗師授受
參話頭
神通妙用
生死之間
中陰身略述
醒與夢
禪宗與教理
禪宗與禪定
禪宗與凈土
禪宗與密宗
禪宗與丹道
禪宗與理學
心物一元之佛法概論
佛法與西洋哲學
修定與參禪法要
跋
禪海蠡測剩語
后記
禪海蠡測(NHJ) 節選
與中國文化因緣 中國文化,儒道二家之學為二大主流,如黃河長江,灌溉全 國,久已根深柢固。佛法在后漢、兩晉、南北朝間,陸續輸入。 初期翻譯教典經文,名詞語句,多援引老莊或儒書。外來法師如 鳩摩羅什,翻譯名言,必與此土思想文字,比類發明。什師門下 高弟,如僧肇、僧璿輩,名僧道安師弟,以及慧遠諸公,皆學問 淵博,貫串古今。影響所及,梵語佛法,形成中國化者,勢所必 至。禪宗本為教外別傳,不立語言文字,直指見性之學,一變再 變,而成中國特有之宗風,亦理之所必然者。 兩晉以還,談玄風氣,相率成習,士大夫間,厭憚世亂,率 逃虛無。如劉遺民曰:“晉室無磐石之固,物情有壘卵之危,我 復何為?”此足為當時知識階級間頹廢思想之代表。而玄談冥 渺,旨無所歸,佛法東來,適救其弊。大乘救世思想,挈儒家而 同途,涅槃寂凈之說,掖道家而并駕,故得上下響風,趨之如 鶩。修習禪觀之學,于以大興。然習禪觀以證真如性海,事非不 能,第滯情化境,易落小果。迨達摩東至,契理契機,于言詮以 外,傳授心法,簡捷提示,深合中國民族文化特性。南朝至唐宋 間,僧俗習禪宗者,遍于全國。禪師輩說法開示,擺脫教義,用 一機一境,或以富于趣味之文學詞句,指出空有真詮,比比皆 是。因當時師僧,素質至高,多有博學名儒,披緇其間。影響所 及,舉凡思想、文學、藝術、建筑等,皆以具有出世神韻,富有 禪意為高。歷代名人,直接參禪,指不勝屈,出此入彼,于儒家 開理學門庭,于道家啟丹道各派。佛法在中國之有禪宗,非但為 佛教之光,亦為東方文明大放異彩矣。 對佛教之功績 佛教入中國,自兩晉至五代間,學說傳布,雖有日興月盛之 趨,而左儒右道,其在學術及宗教競爭上,常受挫折。佛教史上 所稱之 “三武一宗之難”(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 及后周世宗等四次排佛)皆賴禪宗師僧得以保存規范。蓋禪者 簡易,遭逢斯世,只須一瓶一缽,遁跡空山,即足避禍。迨事后 出世,名望倍增,此為其對佛教功績之一。佛教在印度,因習慣 已成,出家比丘,可以乞食自修;中國國情既異,長此以往,勢 難繼續。百丈禪師師徒有鑒及此,乃興叢林制度,集中僧團,自 力謀生,共修佛法,訂立清規,以資公守。且以身作則,“凡作務執勞,必先于眾。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之。師曰:我無 德,爭合勞于人?即遍求作具,不獲,則亦不食。故有 ‘一日 不作,一日不食’之語,流播四方”。及宋代程伊川見僧出堂威 儀,嘆曰:“三代禮樂,盡在是矣! ”而在當時,佛教之徒,認 為非佛之制,謗百丈為破戒比丘。及今觀之,其所立制,管理嚴 于軍事部勒,計劃勝于社會組織,不圖百丈禪師,早創于千載以 上,終賴此制得以保存佛教于不墮,此為其對佛教功績之二。佛 法重在行證,依諸教理,須經三大阿僧祇劫,遙遙歲月,佇望興 悲!何期有此教外方便,使 “不歷僧祇獲法身”。娑婆眾生,得 此心法要門,皆可見性而立地成佛,其直截了當如此,其功勛德 業,誠欲贊而無辭焉!
禪海蠡測(NHJ)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外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