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289522
- 條形碼:9787519289522 ; 978-7-5192-8952-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內容簡介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共分三篇,上篇是銀屑病基礎理論部分,針對廣大醫務人員和銀屑病患者關心的銀屑病概述、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中西醫治療、治療研究等實際問題,給予獨到而科學的解答。中篇介紹了銀屑病中醫特色外治療法,包括藥浴療法、濕敷療法、封包療法、熏蒸療法、蠟療、火針療法、水針療法、埋線、放血等19種特色療法,臨床實用性強。下篇是銀屑病臨床經驗薈萃,介紹了銀屑病辨證施治經驗、銀屑病現代名醫診治經驗、銀屑病臨床用藥經驗及銀屑病典型案例剖析,淺顯易懂、貼近生活,讓讀者對銀屑病的臨床診治有更為清晰的認識。文后附有銀屑病中醫治療的相關專家共識,供讀者查閱參考。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說理清晰、案例生動、可及性強,以期能更好地供中醫愛好者、銀屑病患者及家屬參考使用。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目錄
**章 銀屑病概述
**節 銀屑病的病名來歷
第二節 古代醫家對銀屑病的認識
第三節 近代醫家對銀屑病的認識
第四節 當代醫家對銀屑病的認識
第五節 銀屑病的流行病學
第二章 銀屑病的病因及病機
第三章 銀屑病的臨床表現
**節 尋常型銀屑病
第二節 特殊類型銀屑病
第三節 特殊年齡的銀屑病
第四節 臨床檢查表現
第四章 銀屑病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節 診斷要點
……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節選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三、銀屑病與癢疹 癢疹以成年人多見,損害初起為淡紅色或紅色丘疹,很快變成為圓頂形堅實結節,由豌豆到指甲大小,一般呈灰褐色或紅褐色。損害表面角化、粗糙,呈疣狀,觸之有堅實感。自覺劇烈瘙癢,可自行消退并遺留色素沉著或瘢痕,也可因搔抓致結節頂部出現血痂、抓痕和苔蘚樣變。損害常發生在四肢,尤其以小腿伸側多見,也可以發生背部或其他部位。 發生于四肢伸側的疣狀銀屑病、蠣殼狀銀屑病需與結節性癢疹相鑒別。鑒別要點如下: 1.癢疹好發于成年女性,無家族遺傳史。銀屑病發病以青壯年為主,常伴家族遺傳史。 2.癢疹發病與季節無關,常有反復搔抓史。而銀屑病發病有明顯的季節特征,常冬重夏輕。 3.癢疹主要分布于四肢,以小腿伸側為多。銀屑病好發于頭皮、軀干及四肢伸側,部分病患可累及黏膜。 4.癢疹的典型皮損為結節,表面粗糙,紅褐色或黑褐色,觸之有堅實感而銀屑病為銀白色鱗屑性紅斑樣損害。 5.癢疹除皮膚癥狀外無系統受累表現,而銀屑病有時可累及指(趾)甲關節等處,并可引起系統損害表現。 6.癢疹可伴血嗜酸性粒細胞和(或)IgE水平增高,而銀屑病很少出現。 四、銀屑病與藥疹 藥疹是指藥物通過注射、內服、吸人等途徑進入人體后引起的皮膚、黏膜反應。藥疹臨床類型復雜,呈多種多樣,可類似其他皮膚病和發疹性傳染病,但基本特點是發病突然,一般均對稱分布(固定型藥疹除外),泛發全身或偶僅限于局部,損害多形,可表現為彌漫性水腫性紅斑、斑丘疹、水皰、大皰、糜爛等,常伴瘙癢,可累及黏膜及內臟系統。臨床上按皮損形態可分為十幾種亞型。銀屑病與藥疹表現都呈多樣性。應注意濕疹樣銀屑病應與濕疹樣型藥疹相鑒別;扁平苔蘚樣銀屑病需與苔蘚樣藥疹相鑒別;錢幣狀銀屑病需與多形紅斑型藥疹相鑒別;膿皰型銀屑病需與急性泛發性發疹性膿皰病型藥疹相鑒別;紅皮病型銀屑病需與紅皮病型藥疹相鑒別等。它們共同的鑒別要點如下: 1.銀屑病發病多見于青壯年,常有家族史。藥疹可發于任何年齡段,成人與兒童均可發病,與家族遺傳史無關。 2.銀屑病的發生與季節有一定關系,常冬重夏輕。藥疹的發病與此無關,但發病前有明確的用藥史。 3.銀屑病好發于頭皮、軀干及四肢的伸側,特征性皮疹為銀白色鱗屑性紅斑樣損害,少數情況下可累及黏膜。藥疹通常泛發全身,表現為紅斑、丘疹鱗屑、水皰、膿皰及糜爛、滲出等損害,常常侵犯口唇及外陰等黏膜部位。 4.兩種疾病都能引起系統損害,但藥疹更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癥狀,如惡寒、高熱、頭痛、食欲減退、淋巴結腫大、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 5.實驗室檢查銀屑病通常無異常,而藥疹可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增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肝腎功能及電解質異常等。 五、頭皮銀屑病與頭皮脂溢性皮炎 頭皮是銀屑病的好發部位,皮損可以單獨發生在頭皮,也可合并其他部位。據統計,尋常型銀屑病初發于頭皮者占46.9%,而整個病程中有頭皮受累的可達65.7%。頭皮處的銀屑病一般表現為邊界清楚的、覆蓋厚鱗屑的斑塊,常常沿著發際分布,又因鱗屑與頭皮的皮脂相互交雜,呈現灰白色。由于增厚鱗屑緊縮,頭發可以成束狀猶如毛筆,稱為“束狀發”,但一般不引起脫發。這種“束狀發”的表現是頭皮銀屑病的一個重要特征。 頭皮脂溢性皮炎開始為頭皮輕度潮紅斑片,上面覆蓋灰白色糠狀鱗屑,伴輕度瘙癢,皮疹擴展,可見油膩性鱗屑性地圖狀斑片,呈大塊彌漫狀,如繁星點點散布于頭皮或發際,用手搔抓,則鱗屑紛紛落下。發生在頭皮的銀屑病與脂溢性皮炎鑒別要點如下: 1.頭皮銀屑病可發于不同年齡段,常冬重夏輕,常伴有家族史。頭皮脂溢性皮炎常見于青壯年及新生兒,發病與遺傳及季節無明顯關聯。 2.頭皮銀屑病可單見于頭皮,但大多數情況下軀干、四肢等處可見到典型銀屑病的損害。頭皮脂溢性皮炎可僅單發生或同時見于面部、前胸等皮脂腺豐富區域。 ……
銀屑病中醫特色療法 作者簡介
胡素葉,石家莊市中醫院皮膚科副主任,副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河北省青年中醫臨床技術骨干,河北省第五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師從皮膚科名老中醫吳自勤教授。現任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青年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常務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秘書。曾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進修學習。從事皮膚病專業10余年,臨床經驗豐富,擅長應用中醫藥辨證治療各種皮膚病,如蕁麻疹、銀屑病、痤瘡、帶狀皰疹、濕疹、斑禿等各種類型脫發。 王月美,主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青年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病分會委員。參加河北省首屆基層中醫臨床骨干培訓項目,并于廣安門醫院皮膚科跟隨著名皮膚病專家華華、張曉紅等教授進修學習。主治銀屑病、濕疹、皮炎、蕁麻疹、痤瘡等皮膚科常見病及多發病,尤擅長過敏性疾病及頑固性瘙癢性皮膚病的中醫藥治療。 白艷秋,副主任中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10余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建設專科秘書,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秘書。曾于北京協和醫院、北京中醫醫院進修,師從王家璧、劉躍華、晉紅中、王萍、曲劍華等教授。主研河北中醫藥管理局課題“刮痧療法配合桃紅四物湯治療黃褐斑的臨床觀察”,獲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參編《痤瘡中西醫診療》等著作,發表論文數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