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深度學習
-
>
Unreal Engine 4藍圖完全學習教程
-
>
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原書第3版
-
>
Word/Excel PPT 2013辦公應用從入門到精通-(附贈1DVD.含語音視頻教學+辦公模板+PDF電子書)
軟件測試與質量評價——基于標準的軟件質量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7182
- 條形碼:9787547857182 ; 978-7-5478-5718-2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軟件測試與質量評價——基于標準的軟件質量實踐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計算機專業相關人群,希望學習軟件質量、軟件測試等標準化知識的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軟件的質量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的地位越來越突出,軟件形態已不僅僅局限于一臺計算機設備上所運行的程序,而是存在于無處不在的終端設備中。本書緊扣Z新的軟件質量和軟件測試標準,凝結了軟件質量標準化的Z新研究成果,提供了多個實踐案例,覆蓋面廣、內容系統全面,是希望學習軟件質量、軟件測試等標準化知識的研究人員、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的不二之選。
軟件測試與質量評價——基于標準的軟件質量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行的軟件質量標準為主線,從軟件質量的測量、評價、管理三個方面出發,闡述了如何運用標準定義軟件質量模型;如何利用測試技術,獲取軟件質量的測量值;如何對軟件產品的質量進行評價;如何運用軟件成熟度模型、軟件質量保證方法對軟件質量進行系統性的管理。同時也給出了軟件規模和軟件復雜度的度量方法,及其對軟件質量質量的影響。從軟件工程的角度總結了如何降低軟件的復雜度,以期提升軟件的質量。全書共分為八章,涵蓋了軟件質量標準體系、軟件規模測量及復雜性度量、質量保證方法、測試及評價方法。
軟件測試與質量評價——基于標準的軟件質量實踐 目錄
第1章系統與軟件質量概述
1.1質量/1
1.2軟件質量/2
1.2.1軟件/2
1.2.2軟件質量事故/3
1.2.3軟件危機與軟件工程/5
1.3軟件質量模型/8
1.3.1Jim McCall軟件質量模型/8
1.3.2Barry W. Boehm軟件質量模型/9
1.3.3FURPS/FURPS+軟件質量模型/10
1.3.4R. Geoff Dromey軟件質量模型/11
1.3.5ISO/IEC軟件質量模型/12
1.4軟件質量相關標準關系/12
第2章軟件質量與測試標準體系
2.1軟件質量與測試相關標準化/15
2.2軟件質量與測試相關的標準化組織/18
2.2.1ISO/IEC JTC1/SC7/18
2.2.2IEEE/19
2.2.3SAC/TC28/20
2.2.4其他標準化組織/21
2.3軟件質量與測試標準體系的發展/22
2.3.1軟件質量標準體系發展/22
2.3.2軟件測試標準體系發展/25
2.4軟件質量標準/26
2.4.1軟件質量模型/26
2.4.2軟件質量測量/28
2.4.3軟件質量需求/29
2.5軟件測試標準/34
2.6軟件質量保證體系標準概述/36
第3章軟件規模度量
3.1IFPUG方法/41
3.1.1功能規模的計算/42
3.1.2功能點的計數/47
3.2其他功能點度量方法/49
3.2.1Mark Ⅱ/49
3.2.2COSMIC/50
3.2.3FiSMA/51
3.2.4NESMA/52
3.2.5功能點法的比較/53
3.3功能點度量案例/54
3.3.1系統需求/54
3.3.2數據功能度量/56
3.3.3事務功能度量/57
3.3.4結果計算/58
3.4軟件功能規模的應用——成本度量/58
第4章軟件復雜性度量
4.1內聚性與耦合性/62
4.1.1內聚的形式/64
4.1.2內聚性度量/67
4.1.3耦合的形式/69
4.1.4耦合性度量/72
4.2其他復雜性度量指標/73
4.2.1程序結構復雜性度量/73
4.2.2類復雜性度量/78
4.2.3抽象性度量/79
4.2.4封裝性度量/80
4.2.5注釋度量/81
4.3基于復雜性度量的軟件缺陷預測/82
4.3.1構建軟件缺陷數據倉庫/82
4.3.2構建度量元/83
4.3.3特征提取/83
4.3.4預測方法/83
4.3.5軟件缺陷預測的難點/84
第5章軟件質量保證
5.1質量保證體系標準/87
5.1.1CMMI/87
5.1.2PSP/90
5.1.3TSP/92
5.1.46Sigma/93
5.1.5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96
5.1.6ISO/IEC 15504及ISO/IEC 33000/98
5.2質量保證內容/104
5.3文檔評審/105
5.3.1專家評審/106
5.3.2會議評審/106
5.4風險管理/107
5.4.1風險管理規劃/108
5.4.2風險管理過程/109
5.4.3風險識別方法/117
5.5需求跟蹤/120
5.5.1建立需求跟蹤矩陣/121
5.5.2需求跟蹤記錄/122
5.5.3需求變更流程/122
5.6配置管理/123
5.6.1配置管理計劃編制/124
5.6.2配置項管理&基線管理/125
5.6.3配置狀態報告編制/126
5.6.4配置審計/127
5.6.5變更管理/128
5.6.6版本發布/129
5.7項目度量/129
5.7.1項目度量方法/130
5.7.2實用軟件測量/132
5.8任務跟蹤/135
5.8.1個人工作周報/135
5.8.2項目組周報/135
5.8.3項目例會/136
5.8.4項目里程碑評審會議/136
5.9代碼規范/137
5.10QA測試/138
第6章軟件測試方法
6.1測試標準應用/140
6.2測試過程/142
6.2.1組織級測試過程/143
6.2.2測試管理過程/145
6.2.3動態測試過程/149
6.3測試級別/154
6.3.1單元測試/157
6.3.2集成測試/161
6.3.3組件測試/163
6.3.4契約測試/167
6.3.5端到端測試/170
6.3.6小結/170
6.4測試類型/171
6.4.1功能測試/171
6.4.2性能效率測試/173
6.4.3兼容性測試/176
6.4.4易用性測試/177
6.4.5可靠性測試/179
6.4.6信息安全性測試/182
6.4.7維護性測試/184
6.4.8可移植性測試/186
6.5測試技術/188
6.5.1基于規格說明的測試設計技術/189
6.5.2基于結構的測試設計技術/213
6.5.3基于經驗的測試設計技術(錯誤推測法)/231
第7章軟件質量測量
7.1質量模型/232
7.1.1產品質量模型/232
7.1.2使用質量模型/234
7.1.3數據質量模型/235
7.1.4質量模型的使用/238
7.2質量測量/238
7.2.1質量測量框架/238
7.2.2產品質量測量/241
7.2.3使用質量測量/243
7.2.4數據質量測量/244
7.2.5不同質量模型質量測度之間的關系/246
7.3質量測度數據分析/247
7.4質量測量案例/250
7.4.1項目概述/250
7.4.2技術方案/250
7.4.3質量模型建立/250
7.4.4質量測量方法設計/254
7.4.5質量測量使用/255
第8章軟件產品評價
8.1評價過程/259
8.1.1確立評價需求/259
8.1.2規定評價/260
8.1.3設計評價/262
8.1.4執行評價/262
8.1.5結束評價/262
8.2質量評價方法/263
8.2.1加權平均法/263
8.2.2模糊綜合評價法/272
8.2.3人工神經網絡法/275
8.3評價實例/278
8.3.1移動教學軟件質量評價/278
8.3.2翻譯類軟件產品的質量評價/281
8.3.3文本編輯軟件質量評價/288
附錄: Function Point Modeler使用指南
軟件測試與質量評價——基于標準的軟件質量實踐 作者簡介
蔡立志,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員,上海市青聯委員(信息產業界別),上海市軟件行業標兵,上海市政府采購專家,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專家庫專家,上海市技術帶頭人,上海軟件質量管理和過程改進委員會副主任,CCF軟件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計算機學會軟件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ISO/IEC JTC1/WG6工作組專家。 龔家瑜,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軟件評測方向技術負責人,博士、高級工程師,ISO/IEC JTC1/SC7 WG42中國專家,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軟件與系統工程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上海市青年英才揚帆計劃,作為主要起草人參與編制了軟件質量、軟件測試相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0余項。 趙毅,工程師,參與編制20余項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作為第一起草人編制GB/T 38634.2《系統與軟件工程 軟件測試 第2部分:測試過程》、SJ 30011《JG軟件測試驗證 測試過程和管理》,2017年獲得上海市標準化優秀學術成果獎三等獎。 沈穎,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軟件工程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上海市計算機學會軟件工程專業委員會秘書長,CNAS、CMA評審員,軟件工程造價評估評審專家,參與編制了軟件測試、軟件工程造價評估、軟件能力成熟度評估等10余項國家標準、團體標準。 胡蕓,上海計算機軟件技術開發中心軟件工程研究所副所長,高級工程師,ISO/IEC SC7 WG6和WG26雙工作組認證專家,上海市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完成編制70余項國際、國家、行業、JG、團體標準,ISO/IEC 25020—2019項目負責人,2014年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擁有專利10項。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