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什么是主體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44453
- 條形碼:9787208144453 ; 978-7-208-1444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什么是主體性?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一本關于薩特思想及存在主義的入門書 再現存在主義與馬克思主義交鋒的現場 為什么“主體性”對于我們認識社會必不可少? 1961年,剛發表過《辯證理性批判》的薩特,與一群一流的馬克思主義者相聚于羅馬葛蘭西學院。這是一次極具歷史意義的互動,記錄了薩特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轉變。與此同時,盡管薩特闡明了自己研究主體性的方式,強調了其思想的非主觀主義特征,卻還是暴露了與黑格爾思想的親緣關系…… 在政治和哲學都發生了根本轉變的五十年后,我們該從什么視角切入這一文本?
什么是主體性? 內容簡介
《什么是主體性?》由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讓-保羅·薩特1961年應葛蘭西研究所赴羅馬講學的記錄稿整理而成。該手稿為當年的課堂筆記,五十多年后重獲發現,2013年在法國出版,同時收入聽眾與薩特現場討論的文字。并由Michel Kail與Raoul Kirchmayer作序言"意識與主體性",書后是詹明信的文章"薩特的現狀"。正如本書"序言"所言:該書的出版,使人們得以一瞥薩特著作的整體性,并可為他*艱澀的《辯證理性批判》一書提供*為理想的入門導讀。
什么是主體性? 目錄
前言 意識和主體性(米歇爾· 蓋伊 拉烏爾· 基爾希邁爾)
編者說明
馬克思主義和主體性
與薩特的討論
主體性和認識/ 關于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和存在主義/ 藝術和主體性/
實在性和客觀性
跋 薩特的現實意義(詹明信)
譯名對照表
譯后記
薩特生平及作品年表
什么是主體性? 作者簡介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 20世紀法國聲譽至高的思想家、哲學家,存在主義與現象學的代表人物,兼具社會活動家、文學家、批評家等身份。出于“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找來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薩特被授予1964年諾貝爾文學獎,但他沒有接受這一獎項,理由是他“謝絕一切來自官方的榮譽”。 薩特的名字,是戰后法國知識界的一面旗幟。其重要哲學著作包括:《想象》(1936)、《自我的超越性》(1937)、《存在與虛無》(1943)、《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1946)、《方法論若干問題》(1957)、《辯證理性批判》(1960)等。 譯者:吳子楓 1977年生,江西余干人。上海師范大學文學碩士,華東師范大學文學博士,巴黎高師哲學系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現任教于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英文譯著有理查德·利罕《文學中的城市:知識和文化的歷史》,法文譯著有阿爾都塞《論再生產》《政治與歷史:從馬基雅維利到馬克思》(即出)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