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0403
- 條形碼:9787547860403 ; 978-7-5478-604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金匱方解 本書特色
1980年代的金匱教參筆記,我國金匱要略學科*早的學術帶頭人、南京中醫藥大學金匱教研室首任主任張谷才原著
金匱方解 內容簡介
本書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金匱教研室首任主任張谷才編寫的未刊本《續編實用金匱教學參考資料》,經整理刊出。本書主要是根據《金匱要略》中的方劑,從方劑的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以及古代應用、現代應用等方面,進行論述。這對于理解語句簡略的《金匱要略》醫理、開拓臨床思維大有裨益。另外,作者根據其多年的教學、臨床經驗,從《金匱要略》方劑的組成、主治等,以七言詩歌體例編成湯頭歌訣。每首方歌后從藥味的配伍、功用等方面加以注解,便于學習《金匱要略》者背誦及臨床使用。
金匱方解 目錄
痙濕暍篇1
一、 瓜蔞桂枝湯1
二、 葛根湯2
三、 大承氣湯3
四、 麻黃加術湯4
五、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5
六、 防己黃芪湯6
七、 桂枝附子湯7
八、 白術附子湯7
九、 甘草附子湯8
十、 白虎加人參湯8
十一、 一物瓜蒂湯9
百合狐惑陰陽毒篇11
一、 百合地黃湯11
附方1百合知母湯方12
附方2滑石代赭湯方12
附方3百合雞子湯方13
附方4百合洗方13
附方5瓜蔞牡蠣散方13附方6百合滑石散方13
二、 甘草瀉心湯14
三、 苦參湯15
四、 雄黃熏方15
五、 赤小豆當歸散16
六、 升麻鱉甲湯16
瘧疾篇18
一、 鱉甲煎丸18
二、 白虎加桂枝湯19
三、 蜀漆散20
附方1牡蠣湯20
附方2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21
附方3柴胡桂姜湯21
中風歷節篇23
一、 侯氏黑散23
二、 風引湯23
三、 防己地黃湯25
四、 頭風摩散26
五、 桂枝芍藥知母湯26
六、 烏頭湯27
七、 礬石湯28
八、 續命湯29
九、 三黃湯30
十、 術附湯30
十一、 崔氏八味丸31
十二、 越婢加術湯31
血痹虛勞篇32
一、 黃芪桂枝五物湯32
二、 桂枝龍骨牡蠣湯33
三、 天雄散34
四、 小建中湯35
五、 黃芪建中湯37
六、 腎氣丸38七、 薯蕷丸40
八、 酸棗仁湯41
九、 大黃_x000e_??兛5蟲丸41
附方1炙甘草湯43
附方2獺肝散44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篇45
一、 甘草干姜湯45
二、 射干麻黃湯46
三、 皂莢丸47
四、 厚樸麻黃湯48
五、 澤漆湯49
六、 麥門冬湯50
七、 葶藶大棗瀉肺湯51
八、 桔梗湯52
九、 越婢加半夏湯53
十、 小青龍加石膏湯54
附方1炙甘草湯55
附方2甘草湯55
附方3生姜甘草湯55
附方4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56
附方5桔梗白散56
附方6葦莖湯56
奔豚氣篇58
一、 奔豚湯58
二、 桂枝加桂湯59
三、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60
胸痹心痛短氣篇61
一、 瓜蔞薤白白酒湯61
二、 瓜蔞薤白半夏湯61
三、 枳實薤白桂枝湯62
四、 人參湯63
五、 茯苓杏仁甘草湯64
六、 橘枳姜湯64七、 薏苡附子散65
八、 桂枝生姜枳實湯65
九、 烏頭赤石脂丸66
附方九痛丸66
腹滿寒疝宿食篇68
一、 厚樸七物湯68
二、 附子粳米湯69
三、 厚樸三物湯70
四、 大柴胡湯71
五、 大承氣湯73
六、 大建中湯73
七、 大黃附子湯74
八、 赤丸75
九、 大烏頭煎76
十、 當歸生姜羊肉湯76
十一、 烏頭桂枝湯77
十二、 瓜蒂散78
附方1柴胡桂枝湯方79
附方2走馬湯79
五臟風寒積聚篇80
一、 旋覆花湯80
二、 麻子仁丸80
三、 甘草干姜苓術湯81
痰飲咳嗽篇83
一、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83
二、 腎氣丸85
三、 甘遂半夏湯85
四、 十棗湯86
五、 大青龍湯87
六、 小青龍湯88
七、 木防己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90
八、 澤瀉湯91
九、 厚樸大黃湯91十、 葶藶大棗瀉肺湯92
十一、 小半夏湯92
十二、 己椒藶黃丸93
十三、 小半夏加茯苓湯94
十四、 五苓散95
附方茯苓飲96
十五、 桂苓五味甘草湯96
十六、 苓甘五味姜辛湯97
十七、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97
十八、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98
十九、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98
消渴小便不利篇99
一、 腎氣丸99
二、 蒲灰散100
三、 滑石白魚散100
四、 茯苓戎鹽湯101
五、 豬苓湯101
六、 白虎加人參湯102
七、 五苓散102
八、 文蛤散103
九、 瓜蔞瞿麥丸103
水氣篇104
一、 越婢加術湯104
二、 越婢湯105
三、 防己黃芪湯106
四、 甘草麻黃湯106
五、 防己茯苓湯107
六、 麻黃附子湯108
七、 蒲灰散109
八、 黃芪芍藥桂枝苦酒湯109
九、 桂枝加黃芪湯110
十、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辛附子湯111
十一、 枳術湯111十二、 防己黃芪湯112
黃疸篇113
一、 茵陳蒿湯113
二、 硝石礬石散114
三、 梔子大黃湯115
四、 桂枝加黃芪湯115
五、 豬膏發煎116
六、 茵陳五苓散116
七、 大黃硝石湯117
八、 小半夏湯118
九、 小柴胡湯119
十、 小建中湯119
附方1瓜蒂湯120
附方2麻黃醇酒湯120
驚悸吐衄下血篇121
一、 桂枝救逆湯121
二、 半夏麻黃丸122
三、 柏葉湯122
四、 黃土湯123
五、 當歸赤小豆湯125
六、 瀉心湯125
嘔吐噦下利篇127
一、 吳茱萸湯127
二、 半夏瀉心湯128
三、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129
四、 小半夏湯130
五、 豬苓散130
六、 四逆湯131
七、 小柴胡湯132
八、 大半夏湯133
九、 大黃甘草湯134
十、 茯苓澤瀉湯135
十一、 文蛤湯136十二、 半夏干姜散136
十三、 生姜半夏湯137
十四、 橘皮湯138
十五、 橘皮竹茹湯139
十六、 大承氣湯140
十七、 小承氣湯140
十八、 桃花湯141
十九、 白頭翁湯142
二十、 梔子豉湯143
二十一、 通脈四逆湯144
二十二、 訶黎勒散144
附方黃芩湯145
瘡癰腸癰篇146
一、 薏苡附子敗醬散146
二、 大黃牡丹湯147
三、 王不留行散148
四、 排膿散149
五、 排膿湯149
六、 黃連粉150
轉筋陰狐疝蛔蟲篇151
一、 雞屎白散151
二、 蜘蛛散152
三、 甘草粉蜜湯152
四、 烏梅丸153
婦人妊娠篇155
一、 桂枝茯苓丸155
二、 膠艾湯157
三、 當歸芍藥散158
四、 干姜人參半夏丸159
五、 當歸貝母苦參丸160
六、 葵子茯苓散161
七、 當歸散161
八、 白術散162婦人產后篇164
一、 小柴胡湯164
二、 大承氣湯165
三、 當歸生姜羊肉湯165
四、 枳實芍藥散166
五、 下瘀血湯166
六、 陽旦湯(即桂枝湯)167
七、 竹葉湯168
八、 竹皮大丸169
九、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169
附方1三物黃芩湯169
附方2當歸建中湯170
婦人雜病篇171
一、 小柴胡湯171
二、 半夏厚樸湯172
三、 甘麥大棗湯173
四、 溫經湯174
五、 土瓜根散175
六、 旋覆花湯176
七、 大黃甘遂湯176
八、 抵當湯177
九、 礬石丸178
十、 紅藍花酒179
十一、 當歸芍藥散180
十二、 小建中湯180
十三、 腎氣丸180
十四、 蛇床子散181
十五、 狼牙湯182
十六、 豬膏發煎182
十七、 小兒疳蟲蝕齒183
附錄金匱方歌184
展開全部
金匱方解 作者簡介
張谷才1921年生,是南京中醫藥大學金匱教研室首任主任,從事金匱要略教學40年,是我國金匱要略學科最早的學術帶頭人,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全國著名中醫專家。中央電視臺于2012年“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曾專篇報道了張谷才的事跡:1991年張谷才退休后,回到如皋老家開設中醫門診部,扎根農村20年,為窮困農民免費行醫治療。這20年間,張谷才治療腫瘤、肝病等內傷雜癥及婦幼疾病6萬余例,把200多名重癥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而且,他一直恪守“有錢沒錢照樣看病”的諾言,不僅免收孤寡老人、特困村民、重癥患者及殘疾人診療費30多萬元,他還出資近40萬元為村民修橋輔路,并捐出畢生積蓄,在村里自費興建“濟民博物館”并免費向群眾開放,傳播中醫養生保健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