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聲音簡史
-
>
浪漫地理學:追尋崇高景觀
校園野生動物調查手冊:陸生脊椎動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0274
- 條形碼:9787547860274 ; 978-7-5478-6027-4
- 裝幀:80g啞粉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校園野生動物調查手冊:陸生脊椎動物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自然愛好者、生態教育者,以及高校野生動物相關專業師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者。凝視自然,亦為自然凝視,城市野生動物觀察指南
校園野生動物調查手冊:陸生脊椎動物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上海8所高校的11個校區作為代表性地點,設計上海高校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調察和監測樣線。書中收錄在這些樣線上及周邊地點已調查到的陸生野生脊椎動物159種,包括兩棲類7種(含1個逸生種)、爬行類6 種(含1個逸生種)、鳥類140種和哺乳類6 種;每個物種都配有照片,并介紹其分類、主要形態特征、習性、校園常見度、分布等信息,方便讀者進行物種識別。
校園野生動物調查手冊:陸生脊椎動物 目錄
序
前言
基礎知識(1)
校園主要生境類型(2)
陸生脊椎動物概述(3)
兩棲綱概述(3)
爬行綱概述(4)
鳥綱概述(7)
哺乳綱概述(9)
校園動物救助常識(10)
雛鳥急救(10)
野生動物被困室內(10)
野生動物尸體處置(12)
調查方案(13)
固定調查樣線與樣點設置(14)
調查內容(14)
陸生脊椎動物信息(14)
影像資料采集(37)
人員安全保障與數據質量控制(37)
調查方法(38)
兩棲類和爬行類調查方法(38)
鳥類調查方法(39)
哺乳類調查方法(40)
兩棲綱(43)
無尾目(44)
蟾蜍科(44)
中華蟾蜍(44)
蛙科(45)
美洲牛蛙(45)
黑斑側褶蛙(46)
金線側褶蛙(47)
叉舌蛙科(48)
澤陸蛙(48)
姬蛙科(49)
北方狹口蛙(49)
飾紋姬蛙(50)
爬行綱(51)
龜鱉目(52)
澤龜科(52)
紅耳龜(52)
有鱗目(53)
壁虎科(53)
多疣壁虎(53)
蝰科(54)
短尾蝮(54)
游蛇科(55)
黑眉錦蛇(55)
赤鏈蛇(56)
烏梢蛇(57)
鳥綱(59)
雁形目(60)
鴨科(60)
鴛鴦(60)
綠頭鴨(61)
斑嘴鴨(62)
鳳頭潛鴨(63)
赤頸鴨(64)
雉科(65)
雉雞(65)
..目(66)
..科(66)
鳳頭..(66)
小..(67)
鵜形目(68)
鷺科(68)
大白鷺(68)
蒼鷺(69)
中白鷺(70)
池鷺(71)
牛背鷺(72)
綠鷺(73)
白鷺(74)
夜鷺(75)
黑..(76)
黃葦..(77)
鷹形目(78)
鶚科(78)
鶚(78)
鷹科(79)
蒼鷹(79)
赤腹鷹(80)
灰臉..鷹(81)
普通..(82)
鶴形目(83)
秧雞科(83)
白胸苦惡鳥(83)
白骨頂(84)
黑水雞(85)
紅腳田雞(86)
鸻形目(87)
鸻科(87)
環頸鸻(87)
金眶鸻(88)
水雉科(89)
水雉(89)
鷸科(90)
磯鷸(90)
扇尾沙錐(91)
大沙錐(92)
丘鷸(93)
林鷸(94)
白腰草鷸(95)
鷗科(96)
灰翅浮鷗(96)
白翅浮鷗(97)
西伯利亞銀鷗(98)
鴿形目 (99)
鳩鴿科(99)
珠頸斑鳩(99)
山斑鳩(100)
鵑形目(101)
杜鵑科(101)
大杜鵑(101)
中杜鵑(102)
鸮形目(103)
鴟鸮科(103)
短耳鸮(103)
日本鷹鸮(104)
紅角鸮(105)
雨燕目(106)
雨燕科(106)
白腰雨燕(106)
白喉針尾雨燕(107)
佛法僧目(108)
佛法僧科(108)
三寶鳥(108)
翠鳥科(109)
普通翠鳥(109)
斑魚狗(110)
藍翡翠(111)
犀鳥目(112)
戴勝科(112)
戴勝(112)
啄木鳥目(113)
啄木鳥科(113)
大斑啄木鳥(113)
隼形目(114)
隼科(114)
紅腳隼(114)
游隼(115)
燕隼(116)
紅隼(117)
雀形目(118)
伯勞科(118)
牛頭伯勞(118)
紅尾伯勞(119)
棕背伯勞(120)
楔尾伯勞(121)
虎紋伯勞(122)
黃鸝科(123)
黑枕黃鸝(123)
卷尾科(124)
發冠卷尾(124)
黑卷尾(125)
鴉科(126)
灰喜鵲(126)
喜鵲(127)
紅嘴藍鵲(128)
太平鳥科(129)
小太平鳥(129)
山雀科(130)
黃腹山雀(130)
大山雀(131)
攀雀科(132)
中華攀雀(132)
百靈科(133)
云雀(133)
鵯科(134)
白頭鵯(134)
燕科(135)
金腰燕(135)
家燕(136)
樹鶯科(137)
遠東樹鶯(137)
鱗頭樹鶯(138)
長尾山雀科(139)
銀喉長尾山雀(139)
柳鶯科(140)
極北柳鶯(140)
冕柳鶯(141)
褐柳鶯(142)
黃眉柳鶯(143)
黃腰柳鶯(144)
淡腳柳鶯(145)
葦鶯科(146)
黑眉葦鶯(146)
扇尾鶯科(147)
棕扇尾鶯(147)
純色山鷦鶯(148)
噪鹛科(149)
畫眉(149)
黑臉噪鹛(150)
白頰噪鹛(151)
鴉雀科(152)
棕頭鴉雀(152)
繡眼鳥科(153)
暗綠繡眼鳥(153)
戴菊科(154)
戴菊(154)
椋鳥科(155)
八哥(155)
黑領椋鳥(156)
灰椋鳥(157)
絲光椋鳥(158)
鶇科(159)
白眉地鶇(159)
烏灰鶇(160)
斑鶇(161)
灰背鶇(162)
烏鶇(163)
寶興歌鶇(164)
白眉鶇(165)
白腹鶇(166)
虎斑地鶇(167)
鹟科(168)
鵲鴝(168)
藍歌鴝(169)
紅尾歌鴝(170)
北紅尾鴝(171)
紅脅藍尾鴝(172)
白腹藍鹟(173)
銅藍鹟(174)
紅喉姬鹟(175)
鴝姬鹟(176)
白眉姬鹟(177)
北灰鹟(178)
灰紋鹟(179)
烏鹟(180)
雀科(181)
麻雀(181)
梅花雀科(182)
斑文鳥(182)
白腰文鳥(183)
鹡鸰科(184)
樹鷚(184)
黃腹鷚(185)
山鹡鸰(186)
白鹡鸰(187)
灰鹡鸰(188)
黃鹡鸰(189)
燕雀科(190)
金翅雀(190)
黑尾蠟嘴雀(191)
燕雀(192)
黃雀(193)
鹀科(194)
黃眉鹀(194)
黃喉鹀(195)
小鹀(196)
栗鹀(197)
灰頭鹀(198)
白眉鹀(199)
哺乳綱(201)
兔形目 (202)
兔科(202)
華南兔(202)
勞亞食蟲目(203)
猬科(203)
東北刺猬(203)
翼手目(204)
蝙蝠科(204)
東方棕蝠(204)
東亞伏翼(205)
食肉目(206)
犬科(206)
貉(206)
鼬科(207)
黃鼬(207)
主要參考文獻(208)
后記· 都市芳鄰(209)
陸生脊椎動物名稱索引(211)
附表1 兩棲類和爬行類調查
記錄表(221)
附表2 鳥類調查記錄表(222)
附表3 哺乳類調查記錄表(223)
校園野生動物調查手冊:陸生脊椎動物 作者簡介
劉文亮,海洋生物學博士,博物學者,生物攝影師。 發表甲殼動物1新屬和21新種:構建“上海校園博物志”數據庫:著有《學習植物圖冊》《長江河口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常見海濱動物野外識別手冊》《中國動物志甲殼動物亞門十足目爬行蝦類》:擔任《蔚藍之境》《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新年》《風味人間》等紀錄片的科學顧問。 何鑫,生態學博士,科普達人,生態攝影師,網名“核心17”。 從事動物生態學和保護生物學研究,發表學術論文十余篇和科普作品數百篇,著(譯)有《環游加拉帕戈斯》《走近南極動物》《鳥類行為圖鑒》。曾獲“福特汽車環保獎”“上海靜安青年英才”“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科普之星”等榮譽和稱號。 薄順奇,動物學碩士,科普達人,生態攝影師,網名“小草”。 長期從事野生動植物監測和拍攝,精通動物(尤其是野鳥鳴聲)識別:參編《身邊鳥趣》《濕地上海》等生物多樣性保護著作,或提供重要素材。曾被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評為“十大青年工匠”之一。 宋晨薇,生態學碩士,科普作者,生物攝影師。 從事濕地生物多樣性研究及環境教育,主持構建“濕地崇明”在線科普數據庫:發表學術論文4篇,擁有發明專利1項;主編《崇明島濕地自然觀察手冊》,參編《野趣上海》。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