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空谷足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4591502
- 條形碼:9787564591502 ; 978-7-5645-915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空谷足音 本書特色
作者用她經(jīng)過歲月淬煉的文筆,溫存細膩地為我們記錄了她眼中那個20世紀(jì)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青春校園,生動的敘事和頗具個性的筆觸復(fù)活了我們共同經(jīng)歷的歲月。整部書稿充滿正能量,字里行間流淌著真摯的青春感悟和對人生價值的審視。
空谷足音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卷,上卷為《聽,有風(fēng)吹過山岡》,下卷為《谷水西的紅肩章》。在上卷里,通過回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方面的記憶,作者以真誠不失詼諧、簡約兼顧詳實的文筆,刻畫了20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社會市井圖卷。下卷是作者紀(jì)念畢業(yè)三十周年的回憶文集,講述了20世紀(jì)80年代末,一群十七八歲的學(xué)子從祖國的天南地北匯聚古都洛陽后,在四年時間里一點點蛻變成長的過程,用文字追憶曾經(jīng)的青澀模樣和純真初心,抒發(fā)對美好生活和家國平安的向往。
空谷足音 目錄
輯一 吃
煙火
食物的溫度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守著一座寶藏山
我家門前,一條彎彎的河
誰家沒個菜園?
心甘情愿的“瓜菜代”
零食,長在田間地頭
夏季也有好胃口
貓冬
大醬者,大將也
亂滾一氣的豆子
添油加醋
白菜有一個落魄兄弟
梨,不可貌相
金湯子和銀大米
冰火兩重天
與飯鍋的親密接觸
校門口的誘惑
面人的生意經(jīng)
食堂不堂食
五臟俱全的生活區(qū)
“爆炸”帶來的快樂
盆里有飯無味
年輕的蠶豆很饞人
面條三俠
緩緩流動的“食”光
求人不如求己
無處不在的燒餅
苦不苦,上學(xué)路
十字街頭
“饞嘴貓”很窮
吃進肚的親情
點心的點點心事
古早味
你有雞蛋糕(高)嗎
別家的飯都很香
被扼殺的自尊心
早餐,并不像國王
醬油頂呱呱
哺育
牛羊大不同
包治百病的罐頭
客人走后
人造的美味
“橫”日子
面包有土洋
香腸香
好吃不過餃子
高手在民間
不必先利其器
非典型性零食
輯二 喝
夏天的滋味
大西瓜,滴溜溜兒的圓
本是同根生
晶晶亮,透心涼
牛奶并非小牛的專利
顆粒生津
輯三 玩
水里瞎撲騰
“柿柿”如意
手工/侶
彩色世界
小白入門
被扇族“三兄弟”
大地作戰(zhàn)場
蹦蹦和跳跳
猴皮筋和猴沒關(guān)系
小小銀球
游戲也有文藝“范兒”
能吹響的春天
金水依舊
輯四 樂
過大年
噼里啪啦震天響
聲音的世界
耳朵懷了孕
你方演罷我登場
生活的余音
一方小熒屏,誰看誰閃亮
動畫真的不是動漫
被定格的光影
澡不易
游戲之“戲”
于無聲處
快樂的陽臺
姊妹淘
俯瞰的風(fēng)景
清談興家
文字恒久遠
論“童女功”的養(yǎng)成
小人書,大魔力
特殊的年貨
閑時讀閑書
壓力無所不在
“解禁”之后
琴棋書畫
被“污染”的“歷史”
輯五 衣住行
人靠衣裝
鞋子那點事兒
瞪著雞眼,腳生氣了
挨打
安居
哪兒都有個人民路
轱轆里唱出歡樂的歌
后記
谷水西的紅肩章
輯一 入門篇
慢目光
一個叫谷水西的地方
相逢是首歌
人啊人
穿過黑發(fā)的誰的手
煉獄
我們并沒有什么不同
戰(zhàn)場
一念,半生
淵源
杏,幸?
赴洛記
世上*遙遠的距離
青春**課
飲一杯陳年芬芳的酒
發(fā)如韭,剪未生
free的兩種釋義
豐衣
咱當(dāng)兵的人
輯二 學(xué)習(xí)篇
我真的太難了
差異
開心囧
學(xué)校是我們的家
苦樂在心
狗刨
明星
家傳
桃花塢
高光時刻
愛·好
輯三 生活篇
春意鬧
桃花燦爛
啊,牡丹
客從何處來
夏日
秋去冬來
太陽惹的禍
神圣的場合
南與北
天性
女子必須如男
濃妝淡抹總相宜
你的樣子
舞動的青春
風(fēng)花雪月的事
南山南
在這個角落
自由
鳳還巢
錢和人都丟了
外面的世界
血色黎明
界江邊城
匆匆那年
雨天的離別
輯四 美食篇
豐衣,不足食
飯桌上的“梁山泊”
幫廚
“飄”來的小根蒜
舌尖上的洛外
堅挺的火腿腸
這里也有“上海”市場
應(yīng)酬食兒
輯五 人物篇
臺上燭
桃李不言
我們也有孫吳
女神
隊里隊外
人以群分
一日家人
不一“班”的兄長們
那些花兒
冰心在壺
你變了沒有
一個人的心靈之旅
夜宴
英雄會
輯六 尾聲篇
小路
五味
滄海遺珠
恩及
隱形的軍裝
附 畢業(yè)三十周年留言板
跋 風(fēng)景
后記
空谷足音 節(jié)選
煙火 生為女人,我很慚愧。不好打扮、不慕時尚、不圖穿戴、不會化妝,有些對不起天性。人生樂事之一為吃,二是碼字,三乃旅行。三足鼎立,平分天下。 我承認自己是個吃貨,但有原則有底線。條件允許,絕不虧嘴。條件不夠,忍著等機會。“饞貓”里的嬌嗔成分不適合半百少女,否則就有“老黃瓜刷綠漆”的裝嫩嫌疑。“饞鬼”呢?不愛聽,格調(diào)太低。女人一饞,就容易受誘惑、被控制、易墮落。 有人說,一根不媚俗的舌頭才能打造一條不軟的脊梁。我倒覺得恰恰相反:人格挺直獨立,自然珍惜每次得來不易的品味機會,也越發(fā)有不一般的體驗與感悟。 人已半百,積累了厚厚的記憶相冊。隨便翻開一頁,吃肯定位居其首。再正常不過。俗話云,“民以食為天”嘛!這角天空也是我專屬的。 比起動輒旁征博引、滔滔不絕、知古曉今的美食文化家,我只是一個邊吃邊以文字對抗時間的平凡人。 將指針撥回到2017年。 那時我懷揣提前退休的夢想在熬日子,單位安安穩(wěn)穩(wěn)地立在北三環(huán)輔路邊,少年郎早出晚歸上學(xué)忙,公婆仍健在;霧霾不算太重,錢還管點用,大街上還沒這么多的“北漂”和汽車,更別說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肆虐至今的新冠病毒。 總之,生活的一地雞毛繼續(xù)借風(fēng)作怪,到處飛來蕩去。 這事那事的,晚餐計劃總是臨時發(fā)生改變。早已買回的西紅柿眼巴巴地在菜架上空等了幾天,錯過了*佳進鍋機會。 在連城再一次的嘟囔聲里,我決定把西紅柿拿到單位。趁著殘存的幾分水靈,趕緊消滅掉。糟蹋東西總是罪過,還是讓它們盡快了卻被“受用”的夙愿吧! “你不會是學(xué)那個誰……”他在一旁打趣道。 非也非也,那個老貨的做派誰學(xué)得來?每天兩次,盤著核桃、聽著廣播,像一頭不知疲憊的騾子,四處走綹。風(fēng)雨來襲?不耽誤!改在走廊,來回往復(fù),疾步不停,從西頭到東頭多少步、從東頭到西頭多少步,丈量得門兒清! 他不時拎些水果或黃瓜閉門獨享,以補充食堂油水過大缺失的維生素;上醫(yī)院必得做賊般偷偷摸摸;極為熱衷保健知識;還在公家報紙上練一手難看的毛筆字,自稱修身怡情;等等。 養(yǎng)生有道。 平時人際交往呢,見困難就讓、逢好處就搶;遇事一推三六九;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偶爾技巧嫻熟地給人挖坑、下套。皺巴巴的“菊花”紋,隨時燦爛地開在臉上。 處世更有道。 這般“生”“活”態(tài)度,自愧不如、甘拜下風(fēng)。我這個人嘛,五十年來,一直尊崇本真。襟懷坦蕩、不做虧心事、沒存害人心。 和平常一樣,很早趕到單位。衛(wèi)生間剛被保潔打掃過,地面濕漉漉的。 打開水龍頭,憋了一夜的水流沖破羈絆,先“嘶嘶”預(yù)報,后“嘩嘩”噴涌,清亮透明,卻不知內(nèi)容物究竟何許。仔細洗著紅彤彤、硬邦邦的西紅柿,對它的味道根本不抱希望。 我必須承認,現(xiàn)在的物質(zhì)真是極大豐富。 單說蔬菜。在冬天也不是三大將(白菜、蘿卜、土豆)當(dāng)家的天下。想要什么,隨時能打破時令限制,將其買下、吃進。 不知這些果啊菜啊是否早被人類的高科技手段折騰得顛三倒四。在催熟針、染色粉、添加劑、食用蠟等各類惡勢力的集體圍剿和蹂躪下,無力反抗,昏昏然就從了。 逆來順受的表象下,隱藏的卻是一顆顆或圓或扁或長或短的叛逆之心。即便被生扯活剝掉皮、被利刀斬塊切碎、被煎炒烹炸變軟、被咀嚼成渣泥,也決不肯獻出本真。 沒錯,黃瓜筆挺條直、翠綠細長;茄子圓溜肥碩、沒疤沒坑;香蕉金黃光潔、粗壯勻稱;草莓嬌嫩飽滿、鮮紅誘人…… 可是,什么都不對味啊!偶爾攜子去郊區(qū)采摘,仍難如愿。從田間地頭到口腹也就半小時,夠新鮮吧?*初一兩口還行。欣喜地想再回味幾下,卻飄忽即逝。吝嗇高冷得像難親芳澤的美人。粗鄙農(nóng)婦劉姥姥想來一筷“十幾只雞來配”的茄鲞,尚有鳳姐在旁補喂。一門心思尋找食物本味的我們,比她可憐多了。 生活平淡如斯,才更想念過往的煙火氣。 裊裊縷縷的,人嘴入腸,*終入腦人心。 P1-3
空谷足音 作者簡介
李菲,北京西城人,籍貫遼寧本溪。1971年12月出生,1988年考入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1992年畢業(yè)分配至海軍某部,其間公派赴俄培訓(xùn)兩次。2006年轉(zhuǎn)業(yè)到北京市級執(zhí)法部門工作,2018年退休至今。愛好寫作、旅行和從事俄中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已出版譯作《小叮當(dāng)奇幻國》系列(全12冊)。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