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東北革命和抗日根據地貨幣研究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
>
金融煉金術(專業珍藏版)2021專業審訂
-
>
認知世界的經濟學
-
>
全球貨幣進化史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4413
- 條形碼:9787543234413 ; 978-7-5432-3441-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攜帶著很多有價值學術思想的著作,赫希曼教授巧用“退出”“呼吁”“忠誠”三個概念演繹了企業組織績效衰退—恢復的種種情形,以簡馭繁,運思之妙,令人嘆服。赫希曼教授的理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適用范圍廣泛,對廣大社會組織、政治團體的經營與運作有參考價值。如,對壟斷組織的重新認識;對利潤化假定的質疑與修正;什么樣的市場結構更有利于經濟績效的恢復;制度性的障礙能提高退出的成本,從而激活呼吁并使之發揮作用;聯合抵制兼具退出和呼吁的功能;由于基本不存在退出障礙,多黨制內部的民主制度鮮有獲得發展的機會,等等。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內容簡介
由于技術進步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人類的生產活動會創造出一定的剩余,從而使各類組織都程度不同地具備了承載低效運行的能力,因而,績效衰減遲早會發生。面對組織績效的衰減,人們有兩種選擇,一是退出,二是呼吁。作者論述了這兩種恢復機制的運作機理和方式,各自的優缺點,理想的運作次序及組合,二者間的交互作用及適用條件,以及忠誠對退出與呼吁的影響。赫希曼認為:退出應當與呼吁相結合;呼吁機制作用于前,退出機制作用于后,消費者或成員被暫時“鎖定”且手中還擁有退出選擇時,呼吁能在敦促組織績效回升過程中發揮較大的作用;應當設計出一種制度,以提高人們呼吁的意愿和效率,降低呼吁的成本;對企業或組織的忠誠具有延緩退出的功效,從而使呼吁在修復組織績效衰減過程中發揮優選的作用;忠誠在退出與呼吁組合及其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目錄
前言
章 導言以及學說背景
引入“退出”與“呼吁”概念
績效衰減空間與經濟思想的遲滯
作為經濟和政治化身的退出與呼吁
第二章 退出
退出選擇如何運作
串謀式競爭
第三章 呼吁
呼吁是退出的余韻
替代退出的呼吁
第四章 退出與呼吁組合的難點
第五章 競爭能紓緩壟斷嗎
第六章 雙頭壟斷與兩黨制的發展
第七章 忠誠理論
激活呼吁使之成為忠誠的函數
入會標準嚴苛及退出成本較高的忠誠者行為:一個改動的模型
忠誠行為與退出公益(公害)品的難處
第八章 美國意識形態和實踐中的退出與呼吁
第九章 退出與呼吁的組合:一個晦澀的模型
附錄A:一個簡單的退出與呼吁圖形
附錄B:呼吁與退出的抉擇
附錄C:逆轉現象
附錄D:消費者在面臨幾種鑒賞物品選擇時對價格上漲與質量
下降的反應
附錄E:一項實驗設計:嚴格的入會條件對能動主義行為的影響
譯后記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相關資料
K.J.阿羅(Kenneth J. Arrow):“赫希曼教授的書雖不是長篇大論,但卻新意迭起。經濟學家一直假定,終止需求可以撫慰人們對某企業產品的不滿情緒,而政治學家們則傾向于在組織內部采取可能的抗議。赫希曼認為,這兩種機制可以并行地發揮作用,并通過分析與舉證,完美地論述了二者間的交互作用所具有的令人深感意外的含義。這一理論可以清楚地解釋很多當代重要的經濟與政治現象。赫希曼的通篇論述對很多社會和文化形態都極富參考價值。” J.K.加爾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th):“這是一篇具有非凡洞徹力的論文,解釋了當代某些引人入勝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我懷著極大的興趣和欽佩的心情通讀了全書 ,并與一個能一語破的的作者分享了更深層次的快樂。” K.W.道伊茨(Karl W. Deutsch)在任美國經濟學會會長的就職演說中指出:“有些一流經濟學家已經開始較為率直地思考政治問題。我相信,阿爾伯特.O.赫希曼的著作——《退出、呼吁與忠誠》——將對政治理論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S.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當然,赫希曼頭腦所具有的創造性、趣味性、敏銳性和鮮活性,是無人能夠取代的。” J.克拉夫特(Joesph Kraft):“我以一種完全不能自已的心情讀完了《退出、呼吁與忠誠》。它把我以前朦朦朧朧、時隱時現、零打碎敲的諸多思緒井然有序地編織在一起。”
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 作者簡介
艾伯特·O.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1915—2012),美籍德裔,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自1941年開始,先后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1974年,赫希曼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任社會學教授,直至1985年退休;退休后任該研究院名譽教授。赫希曼的主要著述有:《經濟發展戰略》(1958)、《退出、呼吁與忠誠——對企業、組織和國家衰退的回應》(1970)、《轉變參與:私人利益與公共行動》(1982)、《反動的修辭》(1991)等。
- >
二體千字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