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陸鴻元學術經驗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2353
- 條形碼:9787547862353 ; 978-7-5478-6235-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陸鴻元學術經驗集 本書特色
陸鴻元在治學方法和研究工作中,一貫注重理論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文獻和臨床資料相結合,且認為中醫的根本在于臨床,換而言之,就是科研要扎根臨床、師承要結合臨床、文獻要服務臨床。在學術思想方面上推崇陰陽互根理論,非常重視陽氣對于人體的作用,推崇中醫關于“陽氣是全身的動力,又是抗病的主力”和“陰體陽用”以及“陰陽互根”的論點。數十年來,陸氏在辨治慢性病、疑難病的過程中,倡導“久病不康,必養必和”理論,并且認為其中“協調氣血,燮理陰陽”又是治療慢性病、疑難病的中心環節。
陸鴻元學術經驗集 內容簡介
陸鴻元,1925年生,教授,主任醫師,上海市名中醫,原上海中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黨總支書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徐小圃兒科學術思想研究室”專家顧問,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兒科研究所 “海派中醫流派傳承基地”(徐氏兒科、董氏兒科)顧問。幼承家學,高祖陸儋辰為清季有名儒醫,父親陸正齋為江蘇名醫,師從滬上名家徐仲才等學習,在學術思想方面上推崇陰陽互根理論,非常重視陽氣對于人體的作用,擅長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以及兒內科疾病的診治。本書分為成長歷程、學術思想、臨證經驗、臨床驗案、用藥特色、醫案醫話、醫史鉤沉、學術傳承八章,全面反映了陸鴻元教授從事醫、教、研工作80余年來的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
陸鴻元學術經驗集 目錄
一、 求學之路,未忘初心 / 002
二、 研制新藥,造福于民 / 003
三、 著書立作,承前啟后 / 004
四、 傳道授業,桃李芬芳 / 006
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 007
第二章 · 學術思想 .............................................................................. 009
一、 重視陽氣,強調陰陽互根 / 009
二、 久病不康,必養必和 / 012
第三章 · 臨證經驗 .............................................................................. 018
一、 分期論治,注重扶陽—治療哮喘的經驗 / 018
二、 辨證求因,審因論治—治療多汗癥的經驗 / 023
三、 祛痰化瘀,平肝息風,培元益腎—治療癲癇的經驗 / 026
四、 扶正祛邪,并行不悖—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經驗 / 028
五、 “脅痛本是肝家病”—治療慢性肝炎的經驗 / 032
六、 協調氣血,燮理陰陽,動靜結合,標本并治—膏方的辨治
經驗 / 035
第四章 · 臨床驗案 .............................................................................. 044
一、 小兒咳喘病 / 044
二、 成人咳喘病 / 049
三、 咯血 / 076
四、 泄瀉 / 079
五、 便秘 / 080
六、 眩暈 / 081
七、 多汗 / 082
八、 虛勞 / 086
九、 口瘡(口腔潰瘍) / 088
十、 胃炎 / 088
十一、 咽炎 / 089
十二、 鼻炎 / 089
十三、 濕疹 / 090
十四、 絕經前后諸癥 / 091
第五章 · 用藥特色 .............................................................................. 092
一、 新定癇丸—小兒癲癇 / 092
二、 珍珠定喘方—熱哮 / 093
三、 清熱瀉脾散合金不換口瘡散—小兒心脾積熱型口瘡 / 094
四、 膽麻莢方—痰濁壅肺型肺脹病 / 094
第六章 · 醫論醫話 .............................................................................. 096
一、 經典研讀 / 096
論《素問·熱論》與仲景《傷寒論》六經主證的異同 / 096
二、 方藥探討 / 104
諳附子之性,盡附子之用
—對祝味菊先生暨徐師父子擅用附子扶陽之我見 / 104
柴前梅連散古今臨證經驗談 / 107
神奇石斛,“滋陰”亦“健陽” / 109
麻黃、附子的發揮 / 110
三、疑難病診療 / 111
宣、清、溫、通等治療法則在肺源性心臟病臨床中的應用 / 111
試論防治慢性氣管炎的辯證法 / 114
學習徐小圃、徐仲才兩先生運用經方治療咳喘病的幾點體會 / 119
論著名老中醫徐仲才運用扶陽法與治脾腎 / 124
徐仲才先生傳略暨扶陽理論的闡發與實踐
—后附“徐仲才醫案 100 例應用附子剖析” / 127
幾種疑難病中醫辨證論治(兼論附子) / 137
喉源性咳嗽與“心咳”古今治驗談 / 142
從治標與治本談處理邪正的辯證關系 / 143
四、 海上名醫研究 / 145
探求《素》《靈》秘旨,因時因人施治
—元代上海臨證醫家徐復診例淺析 / 145
治學以謹,立方有度
—近代中醫名家徐相任 / 146
博記多聞,治學功深
—近代中醫名家謝利恒 / 147
溫熱扶陽,周旋中矩
—近代醫家祝味菊治病特色 / 148
兒科治喘名家徐仲才 / 150
第七章 · 醫史鉤沉 .............................................................................. 152
“陸鴻元 2017 海派中醫”攝制過程中陸鴻元的口述回憶 / 152
校慶六十周年·一份入學通知書改變我的人生軌跡 / 161
上海地區近代名中醫經驗調研整理的回顧與展望 / 162
整理研究上海近代名醫學術經驗的管見 / 163
高山仰止,心碑永存
—追記衛生部原中醫局局長呂炳奎同志的一次談話 / 168
記因材施教的中醫教育家黃文東 / 171
紀念師兄王益謙名老中醫百歲誕辰感言 / 172
惠我嘉言,情系福幼
—緬懷江育仁先生 / 176
紀念張絢邦老先生 / 180
向人民英雄、中醫楷模致敬 / 182
杏苑春秋 / 183
編寫《中醫年鑒》的一些體會 / 183
鉤玄探微編新章(代序)
—喜見《程評王九峰出診醫案(未刻本)》問世 / 185
喜見《近代國醫名家經典案例》 / 186
九六醫翁陸鴻元感言 / 187
第八章 · 學術傳承 .............................................................................. 188
基于數據挖掘的陸鴻元教授治療多汗癥用藥規律分析
(節選) / 188
學習名中醫陸鴻元教授臨證經驗心得一則 / 190
陸鴻元治療小兒癲癇驗案一則 / 193
陸鴻元筆談:一位老病友五十年后再遇記 / 197
新定癇丸治療小兒癲癇 / 199
師生共讀《四圣心源》以五運六氣之術論治脾胃病有感 / 202
陸鴻元談溫病學的經典理論對肛腸病臨床的指導意義 / 206
附 錄 ......................................................................................................... 209
附錄一 《中醫年鑒》所撰論文索引 ................................................ 209
附錄二 陸鴻元詩詞選錄 .................................................................. 214
跋 ................................................................................................................. 222
參考文獻 ................................................................................................... 225
陸鴻元學術經驗集 作者簡介
陸鴻元,教授,主任醫師,上海市名中醫,原上海中醫藥大學文獻研究所黨總支書記,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徐小圃兒科學術思想研究室”專家顧問,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中醫兒科研究所 “海派中醫流派傳承基地”(徐氏兒科、董氏兒科)顧問,以肺系病、脾胃病、兒內科疾病的診治最為擅長。陸城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陸鴻元工作室負責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