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包郵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作者:丁華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3-01
開本: 16開 頁數: 168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38.8(6.6折) 定價  ¥5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916275
  • 條形碼:9787519916275 ; 978-7-5199-1627-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將信息論的信息傳遞模型里關于噪聲干擾與信息不增原理以及信息經濟學中的信息不對稱理論(以委托代理關系作為分析框架)引入到高校科技成果評價分析中,首次提出“主觀信息”、“客觀信息”和“低階信息”、“高階信息”的概念,為研究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有效的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息不對稱理論的應用范圍。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綜合運用信息論與信息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分析工具,從信息論的信息傳遞模型里關于噪聲干擾與信息不增原理及委托代理的角度,對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進行了徹底的剖析,得出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用“高階信息”評價“低階信息”,用“主觀信息”評價“客觀信息”,并相應的給出了“降階”及將主觀信息客觀化的的解決思路。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目錄

緒論 1.研究背景、目的與研究意義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2.文獻綜述 2.1 國外相關研究 2.2 研究現狀 2.3 文獻述評 3.研究方法與研究思路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思路 4.創新點 4.1 提出“主、客觀信息”“高、低階信息”的概念 4.2 提出非學術因素導致的信息差是學術造假源動力的觀點 4.3 提出按“科學課題”和“技術課題”來重新劃分課題類型的對策建議 章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的理論基礎 1.核心概念界定 1.1 科技成果 1.2 高校科技成果 1.3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 2.主要理論支撐 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 委托代理理論 2.3 信息論中的信息傳遞模型與信息不增原理 3.本書的理論分析框架 第二章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概述 1.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歷史沿革 1.1 科技成果評價制度的建立階段(1958—1966年) 1.2 科技成果評價的停滯階段(1967—1977年) 1.3 科技成果評價的恢復階段(1978—1986年) 1.4 科技成果評價的規范階段(1987—2015年) 1.5 科技成果評價的市場化改革啟動(2016年至今) 2.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形式 2.1 內部評價 2.2 外部評價 3.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方法的類型 3.1 行政評議 3.2 同行評議 3.3 定量評價 3.4 綜合評價 4.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的特征 4.1 評價主體以各級教育、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為主 4.2 評價目的服務于政府科技管理需要 4.3 評價對象以政府科技計劃內項目為主 4.4 評價標準存在量化評價風險 第三章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表現及成因 1.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表現 1.1 委托人與成果完成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1.2 委托人與評審專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展開全部

高校科技成果評價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丁華,男,漢族,1975年11月出生,管理學博士,現任沈陽化工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生院副院長,長期以來致力于高校科技成果評價及組織行為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參與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遼寧省教育廳等10余項課題的研究工作。在《中國管理科學》,《東北大學學報》、《現代教育管理》等重要期刊上發表研究論文20余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