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生命是什么/[奧]埃爾溫·薛定諤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鬼谷藏龍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
>
勺子飛來了
野狼的回歸 : 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4746
- 條形碼:9787547864746 ; 978-7-5478-6474-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野狼的回歸 : 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 本書特色
狼也許是*具社會性的非人類脊椎動物,狼群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人類社會的一面鏡子。《野狼的回歸: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不僅有催人淚下的狼的王國中*野性又*溫情的生死之戀,還涉及狼的保護中從地方到聯邦的野生動物政治博弈、公地悲劇與保護者和科學家的不懈努力。
野狼的回歸 : 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 內容簡介
本書生動記錄美國300年來(特別是1993年以來)野狼回歸的艱難歷程:原住民敬畏狼,殖民者消滅狼;瀕危的狼從被重引入黃石公園開始,不僅種群擴大,還通過營養級聯效應幫助生態系統恢復健康。狼的保護被稱為“野生動物領域的流產難題”,書中利益相關方(狼擁護者、科學家、獵人和政客,以及公共土地上的非法占領者、牧場主和富豪)的博弈和沖突為了解北美洲原野打開一扇窗。狼與美國生態環境和美國人靈魂密切相關,可通過人與狼的關系理解美國歷史、美國人特性和國家認同;在某種程度上,狼的歷史就是美國歷史和美國人與自然關系的鏡子。
野狼的回歸 : 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 目錄
前言:偉大、善良的狼
第 1 部分 我們幾乎失去的狼 001
第 1 章 歷史上的憤怒 003
第 2 章 “誰為狼發聲?” 015
第 2 部分 狼的戰爭 029
第 3 章 狼咬住了機翼 031
第 4 章 一位標本剝制師的夢想 043
第 3 部分 恢復與強烈的反對 055
第 5 章 黃石公園:狼的天堂 057
第 6 章 營養級聯:故事并非那么簡單 075
第 7 章 06 號:世界上*著名的狼 089
第 8 章 原始林的老樹和年輕一代的嚎叫 106
第 4 部分 狼的王國 123
第 9 章 狼與國家公共土地 125
第 10 章 游戲中的狼 148
第 11 章 被狼撫養 163
第 12 章 狼的音樂 173
第 5 部分 狼的回歸 189
第 13 章 OR7:一匹名為“旅途”的狼 191
第 14 章 羊超級公路:與狼共存 213
第 15 章 灰狼重返家鄉 238
后記:為狼發聲 259
野狼保護組織 277
注釋 279
致謝 314
關于作者 318
譯后記 320
野狼的回歸 : 美國灰狼的生死輪回 作者簡介
[美] 布倫達?彼得森(作者):美國小說家和自然作家,著有20多部圖書,多數與野生動物和自然相關,其回憶錄《我想被遺忘:在地球上尋找狂喜》入選《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十佳非虛構類圖書”,另一部回憶錄《再造方舟:與動物共生》入選“最佳心靈勵志圖書”。她的小說《臥倒并尋找掩護》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著名圖書”。她是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評論員,并為《赫芬頓郵報》撰稿。20多年來,她一直參與美國灰狼回歸的斗爭,并證明:美國若沒有狼,不僅整個生態系統有瓦解風險,而且將失去很大一部分國家靈魂。
蔣志剛(主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99—2019年)。作品有《動物行為原理與物種保護方法》《保護生物學原理》《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編目、分布與保護(中英文雙語版)》《自然保護野外研究技術》等專著和《眼見為實——尋找動物的意識》《探索神秘的自然》等譯著,以及《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又見雨林、又聞猿啼》等科普文章。曾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7)、華為優秀研究生導師獎(2002)、英國惠特萊自然保護獎(2006)、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2)、BCM生態學攝影銀獎(2017)。曾任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獎”評委(2011),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F5000”(2016、2017)。[美] 布倫達?彼得森(作者):美國小說家和自然作家,著有20多部圖書,多數與野生動物和自然相關,其回憶錄《我想被遺忘:在地球上尋找狂喜》入選《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十佳非虛構類圖書”,另一部回憶錄《再造方舟:與動物共生》入選“最佳心靈勵志圖書”。她的小說《臥倒并尋找掩護》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著名圖書”。她是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評論員,并為《赫芬頓郵報》撰稿。20多年來,她一直參與美國灰狼回歸的斗爭,并證明:美國若沒有狼,不僅整個生態系統有瓦解風險,而且將失去很大一部分國家靈魂。
蔣志剛(主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常務副主任(1999—2019年)。作品有《動物行為原理與物種保護方法》《保護生物學原理》《中國哺乳動物多樣性:編目、分布與保護(中英文雙語版)》《自然保護野外研究技術》等專著和《眼見為實——尋找動物的意識》《探索神秘的自然》等譯著,以及《馬賽馬拉自然保護區》《又見雨林、又聞猿啼》等科普文章。曾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997)、華為優秀研究生導師獎(2002)、英國惠特萊自然保護獎(2006)、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12)、BCM生態學攝影銀獎(2017)。曾任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獎”評委(2011),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F5000”(2016、2017)。
主譯自述:屬相猴,水瓶座。動物愛好者,人性尋根者,忙碌終日,無甚作為、未脫俗套、隨浪逐波。好讀書,不覺閱萬卷,更愛線上沖浪搜索;喜游歷,行程千萬里,探索大自然,足跡遍及三山五岳。愛動筆,有三五著作;勤補拙,得萬余引用,靜思陋室筆耕不輟。觀世間百態,悟大理甚簡。登三尺講臺,為學生解惑。前半生循規蹈矩,本命使然;后半生自由探索,興趣驅動。刨根究底,不疲此樂;童心未泯,新知日多。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