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名中醫朱松毅學術傳承集(七秩弦歌 杏林芳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6030
- 條形碼:9787547866030 ; 978-7-5478-6603-0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中醫朱松毅學術傳承集(七秩弦歌 杏林芳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 本書特色
上海市名中醫朱松毅治療中醫外科相關疾病的學術思想、診治經驗、用藥特色及經驗方朱松毅,江蘇江陰人。師承江南名醫杜少谷,杜氏外科第三代傳人。上海市中醫門診部中醫外科創始人。提出“血有瘀而結之,宜破之逐之” “補血行血宜用當歸”等觀點,擅用行血散血藥及蟲類藥治療中醫外科及皮膚科疾病。2011年獲評第三屆上海市名中醫。 朱松毅在中醫外科相關疾病研究領域貢獻卓越。本書系統整理了朱松毅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外科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臨床素材和借鑒。
名中醫朱松毅學術傳承集(七秩弦歌 杏林芳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叢書之一,介紹了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朱松毅的中醫之路、學術觀點和臨證經驗。朱松毅是上海市名中醫,師從無錫名醫杜少谷,為江南杜氏外科第三代傳人,以善治流注、流痰、腦疽、發背、對口、疔瘡、乳癰、腸癰等癥而聞名于上海、無錫、江陰、常州等地。全書從初心醫途、學術探析、心得集錦、醫案醫話和匠心傳承五個部分,詳細介紹了朱松毅對頸癰、蛀發癬、濕瘡、螻蛄癤、血瘤等疾病的診治經驗,對朱松毅常用中草藥、特色外用藥劑和特殊中醫外治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本書選錄了朱松毅的部分門診醫案醫話,且收錄了朱松毅名中醫工作室傳承團隊主要傳承人跟師學習實踐中的體會。本書有助于讀者加深對
名中醫朱松毅學術傳承集(七秩弦歌 杏林芳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 目錄
名中醫朱松毅學術傳承集(七秩弦歌 杏林芳華:上海市中醫醫院名醫學術傳薪系列) 作者簡介
李萍,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瘡瘍分會常務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學會中醫美容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分會、皮膚病分會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美容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分會委員;上海市中醫學會外科、乳腺病、皮膚病分會委員等職。朱松毅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負責人。曾任科主任、中醫外科教研室主任。 畢業后即在臨床一線工作至今,長期從事中醫外科、皮膚科疾病的診療工作,曾先后跟隨名醫錢今陽、朱松毅、謝秋生、秦萬章、奚九一等名老中醫學習,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運用中醫中藥內外同治各種過敏性皮膚病、痤瘡(粉刺)、銀屑病、面部色斑、脫發、周圍血管病、糖尿病足、甲狀腺及乳腺腫塊、淋巴結炎、淋巴結核、皮膚與軟組織感染病毒性等,療效確切。堅持中西醫結合治療,獨創“六位一體”治療痤瘡的精準化中醫診療方案,收到廣大痤瘡患者的廣泛好評,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主持上海市科委課題4項;上海市衛健委、申康發展中心科研基金共4項;參與國家十一五攻關課題一項、上海市科委1項、“科技創新計劃”醫學創新研究專項項目1項。發表論文數十篇,副主編或參編專業著作多部。獲得上海市中醫藥科技成果二等獎二項,發明專利一項。 徐光耀,男,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師從上海市名老中醫朱松毅,目前為上海市名老中醫朱松毅傳承工作室傳承人員,上海市中醫醫院首屆名老中醫傳承班成員。擔任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性醫學分會青年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皮膚病專業委員會毛發學組組員,上海中醫藥學會美容分會青年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中醫美容分會青年委員。迄今獲得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排名第三),主持上海市衛計委課題一項,上海市教委課題一項,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上海市衛生局課題兩項;上海市科委課題兩項;在國內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論文10余篇(其中SCI兩篇)。擅長治療各類皮膚疾病及軟組織感染性疾病(如痤瘡,各類色素沉淀疾病,脫發,斑禿,濕疹,特應性皮炎等),療效確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