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古代名家經方醫案類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66627
- 條形碼:9787547866627 ; 978-7-5478-6662-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名家經方醫案類解 本書特色
本書輯錄古代名家經方醫案,對其整理分類,并注釋解讀。以經方為綱,將運用同一經方的醫案進行橫向對比并加以匯集評注,從中醫醫案所展現的病種病機、治法方藥,并聯系當今臨床實踐,全面探討研究經方的臨證應用。本稿主要特色是醫案資料翔實,經方分類明確,注解評述中肯,切合臨床實用。本書稿以古代名家醫案為橫軸,以經方應用為切入點,既能體現不同時期醫家運用同一經方的特色,又能展示經方自仲景以來的發展變化應用過程。
古代名家經方醫案類解 內容簡介
本書對清末(1911年)以前的醫家著述或醫案作品等古代文獻進行廣泛收集,篩選出其中以經方為主要治療方藥的名家醫案進行整理,收錄經方醫案2000余則,按照經方在通行版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出現的順序,進行分類編排,同一首經方的醫案按照醫家生活年代先后順序收錄,并以經方為核心,從病機治法、靈活用藥和作者臨證體會等方面對其進行評析。本書以古代名家醫案為橫軸,以經方應用為切入點,既能體現不同時期醫家運用同一經方的特色,又能展示經方自仲景以來的發展變化應用過程。本書醫案資料翔實,經方分類明確,注解評述中肯,切合臨床實用。本書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中醫院校師生及中醫愛好者參考閱讀。
古代名家經方醫案類解 目錄
桂枝加葛根湯 013
桂枝加附子湯 014
桂枝麻黃各半湯 016
白虎加人參湯 017
甘草干姜湯 020
芍藥甘草湯 021
調胃承氣湯 023
四逆湯 026
葛根湯 036
葛根芩連湯 039
麻黃湯 040
小柴胡湯 046
大青龍湯 067
小青龍湯 070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085
干姜附子湯 086
麻杏石甘湯 087
桂枝甘草湯 091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 092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 093
芍藥甘草附子湯 099
五苓散 100
茯苓甘草湯 118
梔子豉湯 119
梔子厚樸湯 122
真武湯 123
小建中湯 134
大柴胡湯 145
柴胡加芒硝湯 149
桃核承氣湯 150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158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 159
桂枝加桂湯 163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65
抵當湯 166
大陷胸湯 168
小陷胸湯 170
文蛤散 174
三物白散 175
柴胡桂枝湯 177
柴胡桂枝干姜湯 179
半夏瀉心湯 180
十棗湯 192
大黃黃連瀉心湯 194
附子瀉心湯 197
生姜瀉心湯 199
甘草瀉心湯 201
赤石脂禹余糧湯 203
旋覆代赭湯 206
桂枝人參湯 222
瓜蒂散 224
黃芩湯 227
黃連湯 228
桂枝附子湯 231
甘草附子湯 233
白虎湯 234
炙甘草湯 240
大承氣湯 246
小承氣湯 253
豬苓湯 258
蜜煎 263
茵陳蒿湯 265
吳茱萸湯 268
麻子仁丸 274
梔子柏皮湯 276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277
麻黃細辛附子湯 279
麻黃附子甘草湯 283
黃連阿膠湯 286
附子湯 290
桃花湯 292
豬膚湯 294
甘草湯 298
桔梗湯 300
白通湯 302
通脈四逆湯 304
四逆散 306
烏梅丸 310
當歸四逆湯 318
麻黃升麻湯 326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 328
白頭翁湯 330
理中丸 336
枳實梔子豉湯 354
牡蠣澤瀉散 356
竹葉石膏湯 359
栝蔞桂枝湯 366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367
防己黃芪湯 369
百合知母湯 373
苦參湯 374
赤豆當歸散 375
升麻鱉甲湯 377
鱉甲煎丸 378
白虎加桂枝湯 381
侯氏黑散 384
風引湯 386
桂枝芍藥知母湯 387
烏頭湯 389
黃芪桂枝五物湯 392
桂枝龍骨牡蠣湯 396
黃芪建中湯 399
薯蕷丸 408
酸棗仁湯 410
大黃蟲丸 413
射干麻黃湯 415
麥門冬湯 417
葶藶大棗瀉肺湯 422
奔豚湯 425
栝蔞薤白白酒湯 427
栝蔞薤白半夏湯 430
枳實薤白桂枝湯 436
附子粳米湯 437
大建中湯 439
大黃附子湯 442
大烏頭煎 443
當歸生姜羊肉湯 444
烏頭桂枝湯 447
甘姜苓術湯 448
木防己湯 449
澤瀉湯 450
小半夏湯 452
己椒藶黃丸 454
桂苓五味甘草湯 456
苓甘五味姜辛湯 459
栝蔞瞿麥丸 460
越婢湯 461
防己茯苓湯 465
梔子大黃湯 467
茵陳五苓散 468
柏葉湯 472
黃土湯 474
大半夏湯 478
大黃甘草湯 484
橘皮湯 485
橘皮竹茹湯 486
薏苡附子敗醬散 489
大黃牡丹湯 491
排膿散 493
蜘蛛散 494
桂枝茯苓丸 496
膠艾湯 498
當歸芍藥散 500
當歸散 501
白術散 502
下瘀血湯 504
竹葉湯 505
半夏厚樸湯 506
甘麥大棗湯 509
溫經湯 513
旋覆花湯 515
腎氣丸 521
蛇床子散 540
參考書目 541
方劑索引 545
名家索引 548
古代名家經方醫案類解 作者簡介
陳永燦,男,主任醫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浙江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浙江中醫雜志》和《養生月刊》常務副主編,浙江省中醫藥學會醫史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及參與科研課題8項,出版著作多部,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在治療內、婦科雜病方面積累有豐富的經驗。擅長用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消化系統疾病。馬鳳岐,男,中醫學博士,副主任中醫師,全國陳永燦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成員,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醫案學骨干成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與方劑學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及參與廳局級及以上課題10項,主編及參編著作10余部,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白鈺,女,中醫學碩士,副主任中醫師,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陳永燦老師繼承人,全國陳永燦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成員,浙江省中醫藥重點學科中醫醫案學骨干成員,浙江省中醫藥學會中醫經典與傳承研究分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及參與廳局級及以上課題10項,參與課題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4項,主編及參編著作5部,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