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湖南省志(1978-2002)?鐵路志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德國克虜伯與晚清火:貿易與仿制模式下的技術轉移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識木:全球220種木材圖鑒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498344
- 條形碼:9787502498344 ; 978-7-5024-983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9章,主要內容包括:采礦地球物理學簡介;礦山巖體動力學;巖石聲發射檢測與監測;礦山環境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與定位;巖體多源聲學的地質環境智能透明成像;電磁輻射;礦山重力法;礦山紅外輻射法;礦山地電法。 本教材以智能礦山開采出發,結合地球物理學方法,對礦山開采,尤其是深部礦開采過程中巖爆、頂板垮塌等動力失穩災害發生過程中的聲學、電磁輻射、重力場、紅外輻射和地電參數的變化進行介紹,講解透明智能地質基礎知識,教學生如何綜合利用采礦地球物理學方法進行智能成像和預測潛在巖體動力失穩災害,為本專業學生以及從事礦山動力災害防控研究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技術參考。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 目錄
1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概述
1.1 地球物理學
1.1.1 地震波
1.1.2 重力場
1.1.3 地磁場
1.1.4 溫度場
1.1.5 地電場
1.2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
1.2.1 智能礦山簡介
1.2.2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的特點
1.2.3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的基本任務
1.2.4 智能采礦地球物理學方法的應用前景
習題與思考題
2 礦山巖體物理力學參數
2.1 巖石物理參數
2.1.1 巖石的質量指標
2.1.2 巖石的孔隙性指標
2.1.3 巖石的水理性質指標
2.2 巖石的力學特性
2.2.1 巖石單軸抗壓強度
2.2.2 巖石抗拉強度
2.2.3 巖石抗剪強度
2.2.4 巖石三軸抗壓強度
2.3 巖體應力
2.3.1 巖體自重應力
2.3.2 巖體構造應力
2.3.3 巖體初始應力
2.4 彈性地震波
2.4.1 基本概念
2.4.2 彈性地震波的產生與傳播
2.4.3 彈性地震波的傳播特性
2.4.4 P波與地球內部介質的相互作用
2.4.5 S波與地球內部介質的相互作用
2.4.6 彈性地震波在采礦地球物理學中的應用
2.5 礦山巖體動力學特性
2.5.1 固體中應力波的類型
2.5.2 彈性波在固體中的傳播
2.5.3 用彈性波求出巖體的泊松比
2.6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3 巖石聲發射監測
3.1 巖石聲發射監測技術基礎
3.1.1 巖石聲發射監測設備
3.1.2 監測網絡布置
3.1.3 監測數據分析
3.1.4 巖石聲發射信號傳播特性
3.1.5 巖石聲發射信號衰減規律
3.2 聲發射信號提取
3.2.1 聲發射事件篩選
3.2.2 聲發射事件波形切割
3.2.3 聲發射信號到時拾取
3.3 聲發射震源定位
3.3.1 未知波速系統三維迭代定位法
3.3.2 解析解和迭代協同定位法
3.3.3 三維含孔洞結構無需預先測波速定位法
3.4 聲發射與巖石破裂之間的關系
3.4.1 峰前破裂過程中的聲源類型分布特征與演化機制
3.4.2 峰后裂紋擴展的聲源演化機制
3.5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4 礦山環境地聲及微震智能感知與定位
4.1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的原理
4.2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
4.2.1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設備
4.2.2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臺網布置優化
4.2.3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信號分析
4.3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定位
4.3.1 某銅礦震源定位結果分析
4.3.2 某磷礦震源定位結果分析
4.4 地聲與微震智能感知震源機制反演
4.4.1 P波初動的判別方法
4.4.2 矩張量的判別方法
4.5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5 巖體多源聲學的地質環境智能透明成像
5.1 巖體多源聲學成像簡介
5.2 巖體多源聲學成像原理
5.2.1 地震波成像方法分類
5.2.2 走時層析成像原理
5.3 影響地震波走時層析成像精度的因素
5.3.1 到時誤差
5.3.2 傳感器分布
5.3.3 震源分布
5.3.4 正演算法
5.4 巖體多源聲學走時層析成像優化方法
5.4.1 反投影法
5.4.2 梯度法
5.4.3 牛頓法
5.5 巖體多源聲學成像方法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5.5.1 地下礦山中的應用
5.5.2 礦山邊坡中的應用
5.5.3 充填體頂板監測中的應用
5.6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6 電磁輻射技術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6.1 巖石電磁輻射現象的產生
6.1.1 巖石電磁輻射現象簡介
6.1.2 巖石電磁福射的特征規律
6.2 巖石電磁輻射產生機理
6.2.1 巖石微觀結構變化與電磁響應
6.2.2 裂紋擴展過程的電磁效應
6.2.3 巖石電磁輻射的理論模型綜述
6.2.4 影響巖石電磁輻射特性的因素
6.2.5 巖石電磁輻射檢測技術
6.3 電磁輻射能量計算
6.3.1 電磁輻射的基本原理
6.3.2 輻射能量的物理含義
6.3.3 電磁輻射能量的計算方法
6.3.4 溫度與輻射能量的關系
6.4 巖石破裂突變與電磁輻射的對應關系
6.4.1 巖石破裂與電磁輻射的基本理論
6.4.2 巖石破裂機制
6.4.3 巖石破裂與電磁輻射
6.4.4 案例研究
6.5 電磁輻射技術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6.5.1 電磁輻射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6.5.2 沖擊煤巖電磁輻射規律
6.5.3 井下綜合監測系統布置應用
6.5.4 電磁輻射信號在金屬礦巖中的傳播
6.6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7 重力法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7.1 重力的產生
7.1.1 重力與重力加速度
7.1.2 重力位及正常重力公式
7.2 重力異常
7.2.1 重力異常概念
7.2.2 重力異常原因
7.2.3 重力異常理論計算
7.3 礦山重力測量
7.3.1 重力測量儀器
7.3.2 重力測量野外工作方法
7.3.3 野外觀測資料的整理與重力異常的計算
7.3.4 礦山重力遞減法
7.4 重力法在智能礦山的應用
7.4.1 重力法原理和探礦與空區探測
7.4.2 案例研究與實踐結果
7.4.3 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
7.5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8 光與光纖技術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8.1 概述
8.1.1 光的反射
8.1.2 光的折射
8.1.3 光的干涉
8.1.4 光的衍射
8.1.5 激光
8.2 光纖光柵感知技術
8.2.1 光纖光柵感知原理
8.2.2 光纖光柵傳感基本特征
8.2.3 光纖光柵感知傳遞模型
8.2.4 光纖技術在采礦中的應用
8.3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
8.3.1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原理
8.3.2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優勢和特點
8.4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8.4.1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簡介
8.4.2 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巷道變形監測中的應用
8.5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9 地電法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9.1 地電測量的物理基礎
9.1.1 測量儀器
9.1.2 數據的采集
9.1.3 數據反演
9.2 地電測量方法
9.2.1 電阻法
9.2.2 電阻率法
9.3 地電測量參數
9.3.1 內在參數
9.3.2 外在參數(狀態變量)
9.4 地電參數變化與巖體結構變化之間的關系
9.4.1 巖石結構對地電參數的影響
9.4.2 地電參數的變化與礦山活動的關系
9.5 地電測量方法在智能采礦中的應用
9.5.1 地電測量在礦床探測中的應用
9.5.2 地電測量在礦山安全監測中的應用
9.5.3 地電測量在礦山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9.5.4 應用案例
9.6 本章小結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