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4171970
- 條形碼:9787534171970 ; 978-7-5341-7197-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內容簡介
本書為鄔成霖主任醫師在皮膚科學術領域孜孜探索幾十年來的經驗總結, 有其從醫以來臨床所遇到的典型病例, 病人所用藥物及其所發揮的療效, 展現了鄔教授成熟的學術理念、夯實的理論基礎、精準的辨證思維和獨到的用藥方法。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目錄
診療理念與學術思想
醫論醫話
一、痤瘡
二、濕疹
三、蕁麻疹
四、脫發
五、黃褐斑
六、帶狀皰疹
七、面部再發性皮炎與激素依賴性皮炎
八、銀屑病
九、危重皮膚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案例總結
十、浙江常見毒蟲咬傷的診斷和治療
十一、常見毒蛇咬傷的中西醫結合防治
十二、方藥心得:經驗方、方解、膏方應用介紹,常用中藥介紹
臨床驗案
一、女性青春期后痤瘡
二、難治性痤瘡
三、慢性蕁麻疹
四、難治性濕疹
五、激素依賴性皮炎
六、神經性皮炎
七、結節性癢疹
八、斑禿
九、女性雄激素性脫發
十、黃褐斑
十一、帶狀皰疹
十二、生殖器皰疹
十三、銀屑病
十四、紅皮病型銀屑病
十五、白癜風
十六、皮膚淀粉樣變
十七、白塞氏病
十八、干燥綜合征
十九、系統性紅斑狼瘡
二十、系統性硬皮病
……
中醫美容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節選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4.血虛風燥型 證見皮損暗紅、干燥,毛細血管擴張,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瘙癢,可伴眩暈、失眠,常見舌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養血潤燥祛風。 方藥:四物消風飲(由生地、當歸、赤芍、川芎、荊芥、防風、白鮮皮、蟬蛻、獨活、柴胡、薄荷等組成)或當歸飲子(由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防風、白蒺藜、何首烏、荊芥、黃芪、甘草等組成)。 (三)抗敏止癢協定方解析 鄔老認為,激素乃甘溫大熱之品。患者由于稟賦不耐,腠理疏松,誤用久用激素,過量的“藥毒”進入肌表,壅滯于皮毛肌膚,使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則毛細血管擴張;郁久則化熱,熱毒蘊滯則面部紅斑、潮紅、丘疹、灼熱、疼痛、瘙癢。熱盛傷津,血燥生風,肌失濡養,則皮膚脫屑、萎縮、變薄、干燥、緊繃而導致此病。治療以清熱涼血為標,益氣養血為本。 鄔老在長期的診療實踐中,總結組方用以治療上述病證。 基本方組成:磁石、黃芪、當歸、羌活、防風、荊芥、柴胡、烏梢蛇、紅花、五味子、烏梅、紫草、生地、甘草。 分析:源于過敏煎(防風、銀柴胡、五味子、烏梅等)和當歸飲子(黃芪、當歸、生地、白芍、川芎、防風、白蒺藜、何首烏、荊芥、生甘草等),加上磁石、羌活。方中羌活、防風、荊芥可疏太陽之風,柴胡可疏少陽之風,烏梢蛇可搜十二經絡之風;五味子、烏梅味酸收斂生津,為預防風藥疏散太過耗損陰血;磁石(可加生煅牡蠣、珍珠母等)等礦物類藥物平肝息風;黃芪、當歸益氣養血;紫草、生地清熱涼血;甘草調和諸藥。所以這是一首攻補兼施、相反相成、以養血疏風為主的方子,兼顧益氣滋陰、涼血活血。 抗敏止癢協定方是一個總綱,可以適用于面部皮炎的各型。 (1)風熱客膚型。去黃芪、烏梢蛇代之以蟬蛻,加薄荷、銀花、連翹。 (2)熱毒蘊結型。去黃芪、烏梢蛇代之以蟬蛻加僵蠶,生地加大劑量,再加大劑量石膏、水牛角、牡丹皮、大青葉、板藍根。 (3)陰虛內熱型。加生地、牡丹皮、赤白芍、紫草、秦艽、龜板。 (4)血虛風燥型。黃芪加大劑量,*大達生黃芪50g,加四物湯。 (5)脾虛型。加四君子湯,脾腎陽虛的甚至可以合用益氣溫陽藥物。 (6)濕重型。加平胃散或芩連平胃散,或保和丸。 關于烏梢蛇:蟲類藥的主體是異體動物蛋白,少數病例會出現過敏反應,如局部紅腫瘙癢,因此許多皮膚科醫生敬而遠之。但是如應用得當,其搜風止癢效果也為草本類藥物所不及,而且長期使用對過敏性皮膚病有脫敏功效。鄔老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選擇了烏梢蛇作為蟲類藥的代表,廣泛用于過敏性皮膚病。烏梢蛇性平味甘,安全無毒,功能祛風除濕、搜風止癢、清熱散瘀、理氣通絡,應用至今無1例出現烏梢蛇過敏反應。抗敏止癢協定方的配伍也有助于減輕或消除可能存在的異體蛋白過敏反應。對頑固性皮損可以加大劑量到每劑烏梢蛇30g,或加用全蝎、地龍等,對急性皮疹可以改用蟬蛻或僵蠶。 關于黃芪:面部再發性皮炎多表現為熱證,為什么要用性甘微溫的黃芪?其實黃芪的使用是此方*精妙之處。黃芪歸脾、肺經,功能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具有免疫調節功能,在細胞免疫過強時起抑制作用,低下時起增強作用,從而調整機體免疫力。黃芪的各種有效成分共存,利用其或協同或拮抗的藥理作用治愈皮炎。玉屏風散中,黃芪得防風,則固表不留邪,防風得黃芪,則祛邪不傷正,兩者相畏而相使,此方中,黃芪與防風、荊芥、羌活等4個祛風藥一起作用,更加強了這種相輔相成的作用。 關于礦物類藥物:礦物類藥物如磁石、龍骨、牡蠣、珍珠母、代赭石、石決明,其質沉降下行,功能平肝潛陽、寧心安神。現代研究表明,精神因素如焦慮、抑郁、高度緊張均可引起或加重皮膚瘙癢,而且缺乏礦物質如鈣、鐵、錳、鋅都會引起皮膚瘙癢,礦物類藥物含有大量的礦物質,能夠多靶點、多途徑治療。鄔老常用磁石、珍珠母等礦物類藥物配伍涼血、活血、滋陰、養血、清熱、寧心等藥物治療瘙癢性皮膚病。 中西醫結合治療思路:有炎癥傾向者,可加用羥氯喹;病延日久,反復發作者,可酌用復方甘草酸苷片或吲哚美辛緩釋膠囊。 外用藥則以修復、保濕類為主,如表皮生長因子,如9-GF凝露、玉澤面霜等。 生活起居方面:應盡可能避免導致復發的因素,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勞,勿用洗滌用品洗臉等,飲食方面忌辛辣刺激類食物。 ……
鄔成霖皮膚病臨證菁華 作者簡介
羅維丹,女,1968年出生,1990年畢業于浙江中醫藥大學,進入杭州市中醫院工作至今,主要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擅長采用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痤瘡、黃褐斑等損容性皮膚病,頑固性皮炎及濕疹類變態反應性皮膚病。2002年被選為省級名中醫鄔成霖主任醫師學術繼承人,2011年起任主任中醫師,2013年擔任“浙江省名中醫鄔成霖傳承工作室”負責人,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五屆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微創美容專業學組委員。 鄔成霖,男,1946年出生,1970年畢業于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杭州市中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教授,曾任杭州市中醫院副院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委,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浙江省皮膚病學分會常委,杭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皮膚科醫療、教學、科研工作。發表論文40余篇,主編專著2本。主持完成科研課題5項,獲國家專利4項,先后獲各類科技進步獎10項。2001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評為“省級名中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