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7862578
- 條形碼:9787537862578 ; 978-7-5378-6257-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本書特色
1.授權 本書是市場上賈樟柯藝術中心授權對首屆呂梁文學季進行全面記錄的文字版本圖書。 2.大家云集,探討話題極具深度。 首屆呂梁文學季,歐陽江河為文學總監、余華為文學顧問,60多位文學大家齊聚現場。每場活動所探討的關于鄉村、關于寫作的話題極其深刻。 (1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5位“茅盾文學獎”獲得者、10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3.內容全面豐富。 4.賈樟柯、歐陽江河傾情作序。本書做到了盡可能全面、直觀地展示這次呂梁文學季的每次活動。 莫言研討會·莫言題詞 本書對“莫言研討會:獲獎之后的莫言”全面記錄,這是莫言獲諾獎之后少有的一次文學研討會。 5.裝幀精美。 書名UV起鼓印刷,另附精美圖冊,裝幀精美,值得收藏。 呂梁文學季是在鄉村舉辦的為數不多的當代文學活動。 首屆呂梁文學季活動的豐富程度、話題深度與學術厚度均為國內少有。8 天時間、共35 場文學藝術活動的節目構成,引發行業內外矚目。 本屆文學季還設立“呂梁文學獎”和“馬烽文學獎”兩大文學獎項。設立年度作家獎、 年度小說獎、年度非虛構作品獎、年度詩歌獎、年度山西作家獎。其中呂梁文學獎;年度作家獎獎金為20 萬元人民幣,其余榮譽獎金為6 萬元。 鄉村,是中國文明的精神源頭,是百年新文學*重要的文學隱喻,更是當代文學正在發生的現場。2019 年首屆呂梁文學季提出“從鄉村出發的寫作”,旨在將中國文學的鄉土書寫脈絡,置于世界文學和當代文化的總體性語境中,予以反思、回溯、重塑、提升。 文學大家、文學名家,他們在這次活動中的演講、發言,以及觀點的陳述,都是對當代關于鄉村文學和文化問題的深度思考,極具代表性和時代意義。 本書作為這次首屆呂梁文學季的全記錄,盡可能地全面、直觀地展現了這次文學季的詳細情況,并對邀請嘉賓的文字后期做了修訂。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鄉村重建與土刊傳統、前現代詩歌寫作與現代詩歌寫作、廢墟上的懷舊、我的鄉村, 我的街道、自呂梁而下、作為敘事與行動的鄉村等。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目錄
【大家演講】
格非: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 004
阿來:鄉村重建與士紳傳統 / 026
西川:前現代詩歌寫作與現代詩歌寫作 / 042
葉兆言:廢墟上的懷舊 / 060
蘇童:我的鄉村,我的街道 / 076
李敬澤:自呂梁而下 / 092
【學術對話】
作為敘事與行動的鄉村 / 105
地方經驗與文學想象 / 129
當代詩歌中的鄉村鏡像 / 149
鄉村書寫中的女性視角 / 169
獲獎者對話 / 197
【校園日】
西川:我們如何讀唐詩 / 207
葉兆言:怎么寫作文 / 229
賈樟柯:穿越鄉村的時間 / 253
【莫言研討會】
諾獎之后的莫言 / 272
首屆呂梁文學季獲獎名單 / 303
首屆呂梁文學季榮譽得主說 / 304
首屆呂梁文學季組委會 / 306
首屆呂梁文學季顧問團 / 308
他們心目中的鄉村 / 310
文 摘
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時 間 | 2019 年5 月9 日14:00 —16:00
地 點 | 賈家莊·賈樟柯藝術中心廣場
演講人 | 格 非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節選
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時 間 | 2019 年5 月9 日14:00 —16:00 地 點 | 賈家莊·賈樟柯藝術中心廣場 演講人 | 格 非 開 場 歐陽江河:今天下午四點,首屆呂梁文學季的開幕式將正式開始。其間會朗讀我寫的一首詩,其中一句是:“但在開始之前,有更遠的開始。”(《紙上的秋天》)更早的開始,就是在開幕式之前;更早的開始,就是現在,就是此時此地。由**位大家演講的主講人格非先生,揭開我們整個文學季的序幕。現在大家歡迎格非先生。 在格非先生演講之前,我簡單地用賈樟柯導演給我規定的一分鐘時間,介紹好格非老師,又不能占用他的時間。格非老師是中國當代小說*重要的小說家之一,是清華大學的教授,他的“江南”三部曲長篇小說《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獲得了上一屆的茅盾文學獎,高票當選,名列**。在這之前他的中篇小說得過魯迅文學獎,也得過老舍文學獎。 他的長篇小說《人面桃花》還得了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作家獎。而且根據官方數據的統計,到去年為止,大學院校以及其他學術研究機構中研究格非先生和其著作的碩士和博士論文數量超越其他所有的作家,升到**位。格非先生成為大家學術追捧和研究的對象。那么按照莫言老師的說法,格非老師是中國當代**的小說家三位里面,除了是偉大的小說家之外,還是偉大的學者、思想家。**位就是格非先生,第二位是韓少功,第三位就是阿來,這三位都是本屆呂梁文學季的評委。明天這個時候的“大家演講”是阿來先生。我現在已經超過一分鐘了,我不能再多介紹了,現在我把話筒交給格非先生。他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據我所知,格非先生在2017 年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演講了一個類似的主題,也是講到中國鄉村的消失和城市化建設內部思想的、政治的、社會學的,以及文學的含義,那么今天我們用這樣一個話題來開始我們整個的文學季,會一下子把開場提到一個非常高的學術的、文學的高度。格非先生有點擔心他的話太專業了,但是我們認為這個擔心是多余的。 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 格非:江河的介紹不止一分鐘,但是我還是希望他多講一點,非常感謝江河的介紹。我也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受賈樟柯藝術中心的邀請,來到賈家莊,來跟在座的各位見面。我準備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叫《鄉村的消失意味著什么》,現在我先來解釋一下這個題目,然后再來講我今天的內容。 首先我要說明的是,所謂“鄉村的消失”這個題目本身是不成立的。大家可能會問,你說鄉村消失,鄉村就消失了嗎?中國那么多的鄉村都還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不發達、欠發達的地區的鄉村都還在,你怎么能說鄉村消失了呢?我想要解釋一下,我說的鄉村消失是從鄉村文明被城市文明所取代這個意義上來討論的。所以,我想要把這個題目跟大家解釋一下。今天我主要講兩個問題:**個問題是簡單地回顧世界范圍內鄉村文明和城市文明交替的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第二個問題是簡單地討論中國的城市化問題。 首先,我來講**個問題。大家都知道,所謂的鄉村消失,即鄉村文明被城市文明取代的過程,從世界范圍內來講,應該說已經延續四五百年了。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當然,我們說今天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西方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差。這個時間差,一方面是說西方的城市化發展變化是一個逐步緩慢、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過程持續了四五百年的時間,而中國可能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時間差。二是西方國家歷時四五百年才走到今天的大規模的城市化歷程,中國在短短幾十年時間內走完了,這也是一個時間上的錯位。西方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說法叫作“上帝創造了鄉村,人創造了城市”。千百年來,只要有人類社會,就有鄉村存在。鄉村不是哪個人建立起來的,它是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歷程緩慢前進的,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西方人說,鄉村是上帝恩賜的,它自古以來就是這樣變化的。為什么說人創造了城市呢?城市的規范,完全是人為的,是人在某種文化的引導之下創造出來的新事物。如果我們來追溯城市化的過程,就可以知道,比如說英國、德國、法國、荷蘭在14 世紀末到15 世紀初就已開始城市化進程,當然英國是*典型的。大家都知道圈地運動,什么叫圈地運動?大家知道由于羊毛的出口,毛紡織業的發展,由于工業革命,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對糧食和肉類的需求在短時間內激增。這樣一來,資本覺得有利可圖,當時在英國的鄉間很多地主就開始把土地從佃農手里收回,然后轉租給貴族和資產階級,這樣的過程就叫圈地。在這個過程當中,地主通過把土地轉租,然后來獲得更大的利潤。到了18 世紀,英國政府開始直接介入圈地運動,從政府的層面來說,圈地合法化。這就是托馬斯·莫爾在《烏托邦》這本書里說的“羊吃人”概念。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可能有一些人看過簡·奧斯汀的作品,例如《傲慢與偏見》,看過《理智與情感》,奧斯汀就是描寫英國鄉村的。大家在讀奧斯汀的作品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會為她鄉村中田野牧歌似的元素所迷醉,被所呈現的鄉間的那種安靜、優美的環境所吸引。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在奧斯丁的筆下出現了大量的規則,以及新鮮的資產階級,但是它里面完全沒有出現農民。也就是說,*應該出現的人被奧斯汀給覆蓋了,被她掩蓋了。比如說大家知道貴族到了一起要吃飯、喝酒、喝茶,吃各種各樣的美食,那么這些東西怎么來的?全部都是那些佃農、那些農民通過艱苦的勞動提供了這樣的一種物質生活,但是這樣的一些在鄉村里的主角,在奧斯汀的小說里面是看不見的,所以我們說英國這樣的一個國家在慢慢地發展過程中,通過圈地運動,然后就要開始擴大農民生產力,把鄉村納入資本主義的文化秩序中,對鄉村進行了非常大規模的改造,這是城市化非常重要的開端,也是鄉村文明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段。 ·······
從鄉村出發的寫作 作者簡介
歐陽江河 (1956 —) 詩人,批評家。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其創作實踐深具當代特征,在同時代人中產生了廣泛的、持續的影響, 被視為20 世紀80 年代以來中國最重要的代表性詩人之一。 應邀赴全球五十多所大學及文學中心講學、朗誦。其詩作被譯成英語、 法語、德語、西班牙語、俄語、意大利語等十多種語言。 出版作品 中文詩集 《誰去誰留》 《如此博學的饑餓》 《大是大非》 《長詩集》等 外文詩集 德語《玻璃工廠》 《快餐館》 《鳳凰》 英語《重影》 《鳳凰》 法語《傍晚穿過廣場》 阿拉伯語《埃及行星》 西班牙語《誰去誰留》 隨筆集 《站在虛構這邊》 獲獎經歷 2010 年,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歌獎 2016 年,第十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杰出作家獎 2016 年,英國劍橋大學詩歌銀葉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