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郭沫若散文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0653173
- 條形碼:9787530653173 ; 978-7-5306-531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郭沫若散文選集 本書特色
郭沫若是我國卓越的科學家、文學家、革命活動家。作為文學家的郭沫若,以詩歌、戲劇的獨創性而蜚聲于世,其實,他的散文也同樣富于開拓性,卻大大地被忽略了!要正確地認識郭沫若,科學地評價郭沫若,必須全面地研究其人其文。 本書為其散文集,收錄了《等于打死了林肯和羅斯!、《南昌之一夜》等作品。
郭沫若散文選集 目錄
我的散文詩(四題)
《辛夷集》小引
夕陽
《雪萊的詩》小引
夢與現實
寄生樹與細草
再上一次十字架
路畔的薔薇
夕暮
水墨畫
山茶花
墓
白發
芭蕉花
鐵盔
賣書
尚儒村
雞之歸去來
離滬之前
初出夔門
東平的眉目
《鐵輪》序
杜鵑
癰
大山樸
由日本回來了
國難聲中懷知堂
一位廣東兵的詩
長沙喲,再見!
螃蟹的憔悴
向著樂園前進
龍戰與雞鳴
芍藥及其他
小麻貓
銀杏
雨
驢豬鹿馬
飛雪崖
“綠”
丁東草(三章)
追懷博多
孔雀膽歸寧
竹陰讀畫
今屈原
葉挺將軍的詩
梅園新村之行
等于打死了林肯和羅斯福
魯迅和我們同在
“十載一來復”
四月八日
涂家埠
南昌之一夜
人幽谷
郭沫若散文選集 節選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桂林人是很愛夸引這兩句話的。到過桂林而且游過陽朔,我自己也能承認,這兩句話并不算夸大。桂林和陽朔的山水(認真說,只能是山)的確很奇特。那些水成的石灰巖,經受了無數萬年的風蝕雨削,一座座的山峰各不相連,拔地而起。而千萬個峰頂各呈奇狀,或如亂迭云母,或如斜倚畫屏,或如螺、或如菌、或如書帙在架,或如矛頭插天,象鼻、獅頭、馬鞍、人帽,無形不備。這種山型,我在別的地方不曾看見過。安徽人艷稱黃山,但從照片上看來,黃山之奇似乎是在層崖迭峰間多生小松,而這樣的黃山松在桂林、陽朔也并不稀罕。我得承認,桂林、陽朔的山水,在它們的奇拔秀逸上的確是甲于天下的。如果要說到雄渾磅礴,那就完全說不上了。
山是水成的石灰巖,因此便有不少的鐘乳洞,在桂林有“無山不有洞” 之稱。*大的七星崖要算是*大的鐘乳洞吧。洞里當然更有些奇形怪象的東西,石筍、石柱、石筆、石簾,叩之有聲如鐘,成于石漿如乳。但那種不見天日的洞中景物,倒不如在光天化日之中的地上景物,來得更能引人人勝了。
那時候白鵬飛(表字經天)在做廣西大學的校長。我們是日本帝大的先后同學,因此他很殷勤地招待了我們。他請我到良鄉的大學里去講演過,據說那校舍是岑春喧所捐贈的,這和立群自然有一番淵源了。校舍的園林相當講究,有一株很大的紅豆樹,為我生平**次所見。那樣小巧玲瓏的紅豆,所謂“相思子”,才是結在那樣高大的喬木上。
有一次經天雇了兩只船,邀約杜老、何公敢、立群和我,同游陽朔。因此我們便得以盡量地領略了桂林和陽朔的風味。
去的一天在下著微雨,在漓水邊坐上了兩只有篷的木船。大家都帶著被條準備在船上睡一夜。殷勤的經天夫人沈蘭冰女士更采辦好了一天多的糧食,好幾瓶茅臺。她決心在船上親手烹調來款待我們。這樣的賢主人的確是難得的,情誼既濃重而風韻又清新。在那奇山異水之中,飄泊了一天一夜,即使不是蘇東坡,也盡可以寫出一篇《陽朔賦》了。
漓水很清潔,水流很緩,平穩地在兩岸的山峰中紆回。有點微雨,更增加了情調?諝馐瞧嗬淅涞,遠峰每半藏在煙靄之中。時有水鳥成群而游。
整個的情景好像是在夢里。
白經天愛唱黑頭,時不時要突然來幾聲《黑風帕》,于是便使得群山震恐,兩岸都發出回響。
我在武漢時曾經買過一枝手槍,備而未用,這次是隨身帶著的。中午時分,經天夫人在烹調的時候,我開玩笑地說,打一只水鳥來做菜吧。拔出槍來,砰的一聲——水鳥驚跑了。兩岸突兀在幻境中的寒山也幾乎驚破了。
經天夫人的烹調很拿手,碰著我們這四大家族,都是饕餮大家而兼高陽酒徒,那就相得益彰了。盤盤必須掃地,罐罐必須嗑乾,有酒便醉,無話不談,真真是放縱地過了那么一天多并不雅的粗人豪致。
立群,她看見經天夫人的忙碌而高明,興致沖沖地去幫忙而學習,于是增加了一段有趣的插話。
晚上經天夫人在油炸落花生,立群接過了手去代她管鍋。我在艙里聞到花生的糊味了,走去看時,花生米在滾熱的油里已經都焦了。立群說:還沒有炸脆呢。油炸花生米是要冷了才脆的,她還不知道。吃的時候,花生米已經帶苦味了。我說:滿好,這可以幫助消化。
第二天上午到了陽朔。回桂林時是坐汽車,汽車的速度太快,陸上便沒有水上那樣的風趣了。看來所謂“山水”,的確是山與水相聯帶的。
在桂林期中敵機也經常來轟炸。當時一般人對于空襲:并不大感覺恐怖,有警報時每每不肯躲。再加以敵機是從廣州起飛,預行警報和緊急警報之間距離很短,躲有時也來不及。因此有的人也就索性不躲了。就這樣張曙父女便遭了悲慘的犧牲。
有一天中午,張曙回家吃中飯,和他的夫人周節女士據說是有點意見上的齟齬。一家人正開始吃飯,警報來了。夫人跑到附近的城門洞口去躲避,張曙和他一位三歲的幼女卻沒有同去。警報解除后,父女兩人被炸死在花園里。女兒抱在父親的手里已經血肉模糊,父親的腦袋被炸成了一個空殼。周節回家,看見這樣的光景,立地暈倒了。蘇醒轉來,一時神經失常,見了任何人都喊“張曙”,而又不斷地唱著張曙所譜的《洪波曲》。
張曙是*初參加三廳工作的同志,他和冼星海兩人在抗戰歌曲的傳播上是盡了很大的努力的。他這樣慘烈地遭了犧牲,同人們都由衷地表示了哀悼。我們把他埋葬在桂林城外的冷水亭,是我替他寫的墓碑。當時以為從此在桂林城可以留下一個勝跡了,然而隔不兩年壽昌到了桂林,前往掃墓,競發現墓被鏟平了,碑也被打斷了,在一個小溝上做著橋。壽昌有文紀其事。
我和張曙,特別在長沙大火中有過一段分姜分粥的往事,他的一死更十分引動了我的感觸。我做了好些詩詞對聯來挽他。為了紀念故人,就我所能記憶的抄錄一些在下邊吧。P332-336
郭沫若散文選集 作者簡介
郭沫若 (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省樂山客家人,著名文學家、劇作家、詩人,是中國新詩奠基人之一。同時,還是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致力于世界和平運動。郭沫若著述頗豐,主編《中國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編成《郭沫若全集》38卷。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