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方劑學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醫案摘奇·雪雅堂醫案合集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用藥禁忌書
-
>
中醫珍本文庫影印點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輯要箋疏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274724
- 條形碼:9787030274724 ; 978-7-03-027472-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本書特色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2版)》特點:全彩色印刷,教材與圖譜合二為一,直觀形象,方便學習。以形態結構為主,結合生理功能,同時加強與臨床醫學的聯系。以必須掌握的基本理論和知識為主,刪除與專科學生培養目標關系不大的內容。每章前列出學習目的和要求,章后附思考題和中英文名詞對照,便于學生自學。第二版新變化:絕大多數圖片全面更新為彩圖,增加了信息量,提升了表現力。內容選擇上突出強調對學生相關課程(主要是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產科學)學習和未來從事臨床醫學和預防醫學工作*有用的知識。提高了內容的生動性,增添一些有助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實驗、研究動態、臨床相關內容及趣聞等。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目前國內醫學高等專科教學要求,參考國內外相關教科書內容,由多年參與醫學高等專科教學**線的教師編寫而成。全書共設17章,其內容精煉,重點突出。每章節的編寫內容要求以形態結構為主,結合生理功能,同時加強與臨床醫學的聯系。每章節都有學習目的和要求,還附上思考題和中英文對照的主要名詞,便于學生自學和復習這門必修課程。插入框內容旨在啟發學生思考,拓展其知識范圍。本書適用于醫學高等專科學生和大專層次的成人教育以及專業證書班的學生。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目錄
一、組織學與胚胎學的研究內容
二、組織學與胚胎學的研究方法
三、學習組織學與胚胎學應注意的問題
第二章 細胞
一、細胞的概況
二、細胞的結構
三、細胞增殖
四、細胞的運動性
第三章 上皮組織
一、被覆上皮
二、腺上皮和腺
第四章 結締組織
一、固有結締組織
二,軟骨和骨
三、血液
第五章 肌組織
一、骨骼肌
二、心肌
三、平滑肌
第六章 神經組織
一、神經元
二、突觸
三、神經膠質細胞
四、神經纖維和神經
五、神經末梢
第七章 循環系統
一、心臟
二、血管
三、微循環
第八章 皮膚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組織
四、皮膚附屬器
五、皮膚的再生
第九章 免疫系統
一、免疫細胞和淋巴組織
二、免疫器官
第十章 內分泌系統
一、甲狀腺
二、甲狀旁腺
三、腎上腺
四、垂體
五、松果體
六、彌散神經內分泌系統
第十一章 消化系統
一、消化管
二、消化腺
第十二章 呼吸系統
一、鼻
二、喉
三、氣管和主支氣管
四、肺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
一、腎
二、排尿管道
第十四章 男性生殖系統
一、睪丸
二、排精管道
三、附屬腺
四、陰莖
第十五章 女性生殖系統
一、卵巢
二、輸卵管
三、子宮
四、陰道
五、乳腺
第十六章 眼和內耳
一、眼
二、耳
第十七章 人體胚胎發生
一、生殖細胞和受精
二、卵裂和胚泡形成
三、植入和胚層形成
四、胚體形成和胚層分化
五、胎膜和胎盤
六、胚胎齡的推算和胚胎各期外形特征
七、雙胎、多胎和聯胎
八、胚胎發育的一些機制
九、先天性畸形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節選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2版)》是根據目前國內醫學高等專科教學要求,參考國內外相關教科書內容,由多年參與醫學高等專科教學**線的教師編寫而成。全書共設17章,其內容精煉,重點突出。每章節的編寫內容要求以形態結構為主,結合生理功能,同時加強與臨床醫學的聯系。每章節都有學習目的和要求,還附上思考題和中英文對照的主要名詞,便于學生自學和復習這門必修課程。插入框內容旨在啟發學生思考,拓展其知識范圍。《組織學與胚胎學(第2版)》適用于醫學高等專科學生和大專層次的成人教育以及專業證書班的學生。
組織學與胚胎學-(第二版) 相關資料
插圖:組織學(histoIogy)和胚胎學(embryology)是兩門科學,我國醫學教育習慣將兩者列為一門課程。組織學是研究人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科學,其研究內容包括細胞、基本組織和器官系統三部分。胚胎學是研究人體發生發育規律的科學,其研究范圍主要涉及生殖細胞形成、受精、胚胎發育、胚胎與母體的關系和先天性畸形等。人體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是在發生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只有掌握人體發生發育的規律,才能深刻理解其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因此,組織學與胚胎學兩者間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系。組織學與胚胎學是醫學教育重要的基礎課程,它與其他醫學基礎課程如生理學和病理學等以及臨床課程如內、外科學和婦產科學等有著密切聯系。作為一名醫學生,只有系統掌握人體的微細結構和發生發育規律,才能更好地學習其他醫學課程,這對開展防病治病的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二、組織學與胚胎學的研究方法現代組織學與胚胎學研究已從光鏡水平深入到電鏡乃至分子水平。許多新技術被用于組織學和胚胎學的研究,如免疫細胞化學術、形態計量術、細胞分離術、蛋白質和核酸的分離提取和原位檢測,原位雜交等核酸分子雜交術、分子重組及基因工程等。從組織和細胞顯微結構、超微結構和分子結構等水平上,了解微細結構的組分與復雜功能的相互關系。現對幾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及技術作簡要介紹。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