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
經典常談 本書特色
一本普及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經典佳作。一條暢游中國文化源流的可靠“航船”。
散文家朱自清以通俗流暢、深入淺出的文字,提綱挈領地解讀了“諸子百家”“漢賦”“四書五經”《戰國策》《史記》《楚辭》《說文解字》等國學典籍,客觀持平,博采眾長,見解精辟。
經典常談 內容簡介
《國民閱讀經典:經典常談》不是“國學概論”一類。照編撰者現在的意見,“概論”這名字容易教讀者感到自己滿足;“概論”里好像什么都有了,再用不著別的——其實什么都只有一點兒!“國學”這名字,和西洋人所謂“漢學”一般,都未免籠統的毛病。國立中央研究院的歷史語言研究所分別標明歷史和語言,不再渾稱“國學”,確是正辦。這部書以經典為主,以書為主,不以“經學”“史學”“諸子學”等作綱領。但詩、文兩篇,卻還只能敘述源流;因為書太多了,沒法子一一詳論,而集部書的問題,也不像經、史、子的那樣重要,在這兒也無需詳論。書中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并照傳統的意見將“小學”書放在*前頭;各篇的討論,盡量采擇近人新說;這中間并無編撰者自己的創見,編撰者的工作只是編撰罷了。全篇的參考資料,開列在各篇后面;局部的,隨處分別注明。也有襲用成說而沒有注出的,那是為了節省讀者的注意力;一般的讀物和考據的著作不同,是無需乎那樣嚴格的。
經典常談 目錄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培
《詩經》第四
三禮第五
《春秋》三傳第六
四書第七
《戰國策》第八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附錄一 《唐詩三百首》指導大概
附錄二 《封建論》指導大概
附錄三 重印《經典常談》序
附錄四 讀《經典常談》
經典常談 節選
《詩經》第四
詩的源頭是歌謠。上古時候,沒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謠,沒有寫的詩。一個人高興的時候或悲哀的時候,常愿意將自己的心情訴說出來,給別人或自己聽。日常的言語不夠勁兒,便用歌唱,一唱三嘆得叫別人回腸蕩氣。唱嘆再不夠的話,便手也舞起來了,腳也蹈起來了,反正要將勁兒使到了家。碰到節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樂,唱歌的機會更多。或一唱眾和,或彼此競勝。傳說葛天氏的樂八章,三個人唱,拿著牛尾,踏著腳 《呂氏春秋·古樂篇》。,似乎就是描寫這種光景的。歌謠越唱越多,雖沒有書,卻存在人的記憶里。有了現成的歌兒,就可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隨時揀一支合式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悶。若沒有完全合式的,盡可刪一些改一些,到稱意為止。流行的歌謠中往往不同的詞句并行不悖,就是為此。可也有經過眾人修飾,成為定本的。歌謠真可說是“一人的機鋒,多人的智慧”了 英美吉特生《英國民歌論說》。譯文據周作人《自己的園地·歌謠》章。
歌謠可分為徒歌和樂歌。徒歌是隨口唱,樂歌是隨著樂器唱。徒歌也有節奏,手舞腳蹈便是幫助節奏的;可是樂歌的節奏更規律化些。樂器在中國似乎早就有了,《禮記》里說的土鼓、土槌兒、蘆管兒 “土鼓”、“土槌兒”(蕢桴)見《禮運》和《明堂位》,“蘆管兒”(葦蘥)見《明堂位》。,也許是我們樂器的老祖宗。到了《詩經》時代,有了琴瑟鐘鼓,已是洋洋大觀了。歌謠的節奏*主要的靠重疊或叫復沓,本來歌謠以表情為主,只要翻來覆去將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著費話。重疊可以說原是歌謠的生命,節奏也便建立在這上頭。字數的均齊,韻腳的調協,似乎是后來發展出來的。有了這些,重疊才在詩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將那些歌謠記錄下來,便是*初的寫的詩了。但紀錄的人似乎并不是因為欣賞的緣故,更不是因為研究的緣故。他們大概是些樂工,樂工的職務是奏樂和唱歌;唱歌得有詞兒,一面是口頭傳授,一面也就有了唱本兒。歌謠便是這么寫下來的。我們知道春秋時的樂工就和后世闊人家的戲班子一樣,老板叫做太師。那時各國都養著一班樂工,各國使臣來往,宴會時都得奏樂唱歌。太師們不但得搜集本國樂歌,還得搜集別國樂歌;不但搜集樂詞,還得搜集樂譜。那時的社會有貴族與平民兩級。太師們是伺候貴族的,所搜集的歌兒自然得合貴族們的口味,平民的作品是不會入選的。他們搜得的歌謠,有些是樂歌,有些是徒歌。徒歌得合樂才好用。合樂的時候,往往得增加重疊的字句或章節,便不能保存歌詞的原來樣子。除了這種搜集的歌謠以外,太師們所保存的還有貴族們為了特種事情,如祭祖、宴客、房屋落成、出兵、打獵等等作的詩。這些可以說是典禮的詩。又有諷諫、頌美等等的獻詩,獻詩是臣下作了獻給君上,準備讓樂工唱給君上聽的,可以說是政治的詩。太師們保存下這些唱本兒,帶著樂譜;唱詞兒共有三百多篇,當時通稱作“詩三百”。到了戰國時代,貴族漸漸衰落,平民漸漸抬頭,新樂代替了古樂,職業的樂工紛紛散走。樂譜就此亡失,但是還有三百來篇唱詞兒流傳下來,便是后來的《詩經》了。
“詩言志”是一句古話,“詩”這個字就是“言”“志”兩個字合成的。但古代所謂“言志”和現在所謂“抒情”并不一樣,那“志”總是關聯著政治或教化的。春秋時通行賦詩。在外交的宴會里,各國使臣往往得點一篇詩或幾篇詩叫樂工唱。這很像現在的請客點戲,不同處是所點的詩句必加上政治的意味。這可以表示這國對那國或這人對那人的愿望、感謝、責難等等,都從詩篇里斷章取義。斷章取義是不管上下文的意義,只將一章中一兩句拉出來,就當時的環境,作政治的暗示。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鄭伯宴晉使趙孟于垂隴,趙孟請大家賦詩,他想看看大家的“志”。子太叔賦的是《野有蔓草》。原詩首章云:“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愿兮。”子太叔只取末兩句,借以表示鄭國歡迎趙孟的意思,上文他就不管。全詩原是男女私情之作,他更不管了。可是這樣辦正是“詩言志”,在那回宴會里,趙孟就和子太叔說了“詩以言志”這句話。
到了孔子時代,賦詩的事已經不行了,孔子卻采取了斷章取義的辦法,用《詩》來討論做學問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來說的是治玉,將玉比人,他卻用來教訓學生做學問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本來說的是美人,所謂天生麗質。他卻拉出末句來比方作畫,說先有白底子,才會有畫,是一步步進展的;作畫還是比方,他說的是文化,人先是樸野的,后來才進展了文化——文化必須修養而得,并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如此解詩,所以說“思無邪”一句話可以包括“詩三百”的道理;又說詩可以鼓舞人,聯合人,增加閱歷,發泄牢騷,事父事君的道理都在里面。孔子以后,“詩三百”成為儒家的“六經”之一,《莊子》和《荀子》里都說到“詩言志”,那個“志”便指教化而言。
但春秋時列國的賦詩只是用詩,并非解詩;那時詩的主要作用還在樂歌,因樂歌而加以借用,不過是一種方便罷了。至于詩篇本來的意義,那時原很明白,用不著討論。到了孔子時代,詩已經不常歌唱了,詩篇本來的意義,經過了多年的借用,也漸漸含糊了。他就按著借用的辦法,根據他教授學生的需要,斷章取義地來解釋那些詩篇。后來解釋《詩經》的儒生都跟著他的腳步走。*有權威的毛氏《詩傳》和鄭玄《詩箋》差不多全是斷章取義,甚至斷句取義——斷句取義是在一句兩句里拉出一個兩個字來發揮,比起斷章取義,真是變本加厲了。
毛氏有兩個人:一個毛亨,漢時魯國人,人稱為大毛公;一個毛萇,趙國人,人稱為小毛公。是大毛公創始《詩經》的注解,傳給小毛公,在小毛公手里完成的。鄭玄是東漢人,他是專給《毛傳》作《箋》的,有時也采取別家的解說;不過別家的解說在原則上也和毛氏一鼻孔出氣,他們都是以史證詩。他們接受了孔子“無邪”的見解,又摘取了孟子的“知人論世”的見解,以為用孔子的詩的哲學,別裁古代的史說,拿來證明那些詩篇是什么時代作的,為什么事作的,便是孟子所謂“以意逆志”。其實孟子所謂“以意逆志”倒是說要看全篇大意,不可拘泥在字句上,與他們不同。他們這樣猜出來的作詩人的志,自然不會與作詩人的相合,但那種志倒是關聯著政治教化而與“詩言志”一語相合的。這樣的以史證詩的思想,*先具體地表現在《詩序》里。
《詩序》有《大序》《小序》。《大序》好像總論,托名子夏,說不定是誰作的。《小序》每篇一條,大約是大、小毛公作的。以史證詩,似乎是《小序》的專門任務;傳里雖也偶然提及,卻總以訓詁為主,不過所選取的字義,意在助成序說,無形中有個一定方向罷了。可是《小序》也還是泛說的多,確指的少。到了鄭玄,才更詳密地發展了這個條理。他按著《詩經》中的國別和篇次,系統地附合史料,編成了《詩譜》,差不多給每篇詩確定了時代;《箋》中也更多地發揮了作為各篇詩的背景的歷史。以史證詩,在他手里算是集大成了。
《大序》說明詩的教化作用,這種作用似乎建立在風、雅、頌、賦、比、興,所謂“六義”上。《大序》只解釋了風、雅、頌。說風是風化(感化)、風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頌是形容盛德的意思。這都是按著教化作用解釋的。照近人的研究,這三個字大概都從音樂得名。風是各地方的樂調,《國風》便是各國土樂的意思。雅就是“烏”字,似乎是描寫這種樂的嗚嗚之音。雅也就是“夏”字,古代樂章叫做“夏”的很多,也許原是地名或族名。雅又分《大雅》《小雅》,大約也是樂調不同的緣故。頌就是“容”字,容就是“樣子”;這種樂連歌帶舞,舞就有種種樣子了。風、雅、頌之外,其實還該有個“南”。南是南音或南調,《詩經》中《周南》《召南》的詩,原是相當于現在河南、湖北一帶地方的歌謠。《國風》舊有十五,分出二南,還剩十三;而其中邶、鄘兩國的詩,現經考定,都是衛詩,那么只有十一《國風》了。頌有《周頌》《魯頌》《商頌》,《商頌》經考定實是《宋頌》。至于搜集的歌謠,大概是在二南、《國風》和《小雅》里。
賦、比、興的意義,說數*多。大約這三個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賦本是唱詩給人聽,但在《大序》里,也許是“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的意思。比、興都是《大序》所謂“主文而譎諫”,不直陳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諷刺叫“譎諫”。說的人無罪,聽的人卻可警誡自己。《詩經》里許多譬喻就在比、興的看法下,斷章斷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義了。比、興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詩篇發端的叫做興。《毛傳》只在有興的地方標出,不標賦、比;想來賦義是易見的,比、興雖都是曲折成義,但興在發端,往往關系全詩,比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別標出了。《毛傳》標出的興詩,共一百十六篇,《國風》中*多,《小雅》第二;按現在說,這兩部分搜集的歌謠多,所以譬喻的句子也便多了。
經典常談 相關資料
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魯迅
朱先生的《經典常談》是一些古書的“切實而淺明的白話文導言”。誰要知道某書是什么,它就告訴你個什么……因這本書的導引,去接觸古書,就像預先看熟了地圖跟地理志,雖然到的是個新地方,卻能頭頭是道。—— 葉圣陶
對于需要一點語文訓練和寫作修養的人,他的文章確實堪稱典范。 ―― 王 瑤
佩弦先生一向在發揚、介紹、修正、推進我國傳統文化上做功夫,雖說一點一滴、一瓶一缽,卻樸實無夸,極其切實。再加上一副沖淡夷曠的筆墨,往往能把頂笨重的事實或繁復的理論,處分得異常輕盈生動,使人讀了先生的文章,不惟忘倦,且可不費力地心領神會。這本《經典常談》就是我這話一個確切的明證。 ―― 吳小如
他文如其人,風華從樸素出來,幽默從忠厚出來,腴厚從平淡出來。—— 楊振聲
他的文章,也需要細讀、多讀、久讀,才能發現那些常言常語中的至情至理,才能發現那些矜慎中的創造性,文件中的進步性,才能發現那些精練中的生動,平淡中的絢爛。——余冠英
經典常談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蘇東海縣,原籍浙江紹興,因世代居住于揚州,自稱揚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戰士。 朱自清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曾留學英國,專攻語言學和英國文學。后任清華大學教授、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最為人知的是散文的藝術成就,其散文曾被譽為“白話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詩歌理論、古典文學、新文學史和語文教育等領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詩集《蹤跡》等,學術論著有《新詩雜話》《詩言志辨》《經典常談》等。
- 主題:
首先封面很精致,摸起來是有手感的,就有種低調的高貴。書里面的字跡很清,排版很干凈。我真的很喜歡!可能確定就是與那種專門給學生看的不同,沒有那些金句賞析。但,我真的覺得物超所值!很喜歡。是比較小本的吧,反正我覺得比課本會偏小巧一點,喜歡喜歡
- 主題:
首先封面很精致,摸起來是有手感的,就有種低調的高貴。書里面的字跡很清,排版很干凈。我真的很喜歡!可能確定就是與那種專門給學生看的不同,沒有那些金句賞析。但,我真的覺得物超所值!很喜歡。是比較小本的吧,反正我覺得比課本會偏小巧一點,喜歡喜歡
- 主題:
《經典長談》涵蓋了《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四書》、《戰國策》、《史記》、《漢書》等經典著作的介紹,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使得這部作品不僅適合學者研究,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和理解,朱自清先生在書中對考據的史實非常重視,他盡量避免過多地添加個人感慨,而是客觀地介紹經典著作的行程、前因后果以及變遷等,體現了對經典文化的尊重和敬畏。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