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6529829
- 條形碼:9787806529829 ; 978-7-80652-982-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本書特色
《南方的立場·第4輯: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不陳腐、不八股、不空洞、不自我,議論國家大事,絕非策論頌詞:訴求啟蒙公民,拒絕說教布道,像公民那樣去關心,像公民那樣去發言。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內容簡介
南方都市報的評論是當下報紙評論的一面旗幟,本書是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的精選結集。《南方的立場》(**輯、第二輯、第三輯)出版后,受到新聞界的積極評價和讀者的熱烈歡迎。作為機構發言的社論,它的性質與力度被認為是決定了媒體的使命與品格。它所選定的立場、關注的角度、申說的力度、堅持的韌性,使其有別于個人發言的性質與力量,更具備公共討論的意味與價值。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目錄
為繼續改革找到動力才是今天的真問題
政府要慷慨地促成社保“自由行”
危機,讓改革更緊迫
大學生就業:觀念之爭與結構之困
珠三角發展綱要出臺以制度升級重鑄輝煌
董正青案:必須嚴懲內幕交易,才能挽回市場信心
應對財政減收困局,“結構性減稅”勢在必行
網絡改變了中國,還是復制了中國
“人肉搜索”存廢意指公私領域信息之爭
中國農村發展:政策已明朗執行防偏差
要規范金融企業薪酬,更要規范用人機制
以三鹿破產為噬民之惡畫上句號
以健康的行業自治換取市場的自我凈化
網民調查團難解我們的真相焦慮癥
保障食品安全:行政修補無法替代法治突圍
公眾追尋真相的能力就是社會進步的能力
喧囂的網絡兩會,包含真正的參政機會
期待4萬億投資的信息更加公開透明
危局中仍不能放棄思考人的境況
挑戰行業潛規則誰為消費者權益負責
g20:期待虛擬“*后買單人”挽救市場信心
官員財產申報不應避談制約公權
商務部支持企業海外并購是轉型**步
“瘦肉精”揭示更嚴重的社會隱性傷害
政府應正視基層對人才的需求困境
建立金融中心,上海還需要什么?
學校大合并:促進義務教育優勢資源的公平供給
應對輿論壓力,災區政府不妨制度創新
期待創業板在市場化的監管走得更遠
濫定國家秘密妨礙信息公開
祭奠,面朝死亡,贊美生命
樹立警察權威的邏輯問題
將公立醫院改革作為新醫改突破點
“給點教訓”的馭民之術令政府與法律名聲俱損
三鹿奶粉責任官員升遷:民眾不明真相所以憤怒
溫州官員染指安置房,權力傷害民生民心
華語文學:為時代保存苦難記憶
質疑是公民的權利,釋疑是政府的義務
上訪不能只為遇上可說服的領導
以培訓券方式補貼農民工更為可取
駐京辦應在爭議中向公共服務轉型
城管執法操作不應含有暴力內容
負責任的慈善不僅僅是捐得多
職業操守敗壞并不僅僅關乎道德
遏制統計違法就不能干預統計
權利不受尊重比實名制更堪憂
防疫須以科學為據決策須以生命為本
強化舉報人保護穩固反貪腐同盟
大學自重,排行榜才會自清
產權問題是分配制度改革的真問題
欲強征管保稅收應推進稅制改革
心一寸,人千古,當時承諾應記取
鬧市飆車案:就事論事也需正視公眾挫折感
女工受辱自衛,關抑郁癥何事
新聞發布問責制要能落到實處
羅彩霞們隱射底層青年向上流動的困境
手機實名立法應該征求公眾意見
建立欠薪保障金須平衡勞資權益
常識也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
檢討成都公交慘劇,首在走出硬件迷思
房地產成本結構,不僅要摸底而且應公開
公積金新政不能罔顧公意一意孤行
建立透明的公積金管理體系正當其時
公積金管理只能依賴信息公開
誰才能為“中國*年輕市長”解圍
邁克爾·杰克遜,請問他是誰
上海塌樓:政商結構比建筑結構更值得關注
網絡圍觀中有升級公眾參與的機會
促進政府信息公開推力來自公民努力
造假名單成謎,懲戒效果有限
化解網絡輿情需要求解現實問題
以黨政問責開辟公權制衡的制度建設
不諱言政府丑聞,只是邁出**步
力拓間諜門警示中國經濟信息安全
學術共同體有能力對自身負責,才可能對社會負責
現代版“杞人憂天”是一次不能忽視的警示
掙脫依附地位,工會自有力量
問責石首官員后,如何對待死者被拘親屬不容回避
游商合法化:以法規調整啟動制度檢視
網民不必為一個真胡斌而道歉
環境事件中的科學監測不能異化為穩定監測
追問暴力訓練營背后的教育失范與集體失責
職工利益失守的根本在未獲對等博弈權
以投毒罪論處污染環境者不應選擇性執法
營造良好環境是對中小企業的*大扶持
以勞工為中心,重建職業病救濟體系
符合程序并不能止息固始選官爭議
誰為公眾撕下“不明真相”的標簽
解決代課教師問題需要政府有責任感和公平心
阿扁夫婦被判無期,警示政客勿起貪念
真正的通識教育不能回避公民精神
拆除珠三角城市門檻,改善外來工生存狀況
共和國的國慶節,是每一個公民的節日
廣州也要趕一趕民心與民意的工期
報國60年有緣聚南方
勿以行政問責之輕相抵執法犯法之重
從預算公開到預算民主還有多遠
記取錢學森對這個國家的發問
記者:觀察者、記錄者、參與者、改造者
長江救人事件中的政府責任仍未充分檢討
期待一個沒有墻的世界
規范上訪亦需謹慎靈活的釋壓機制
還原司法作為“*后防線”的職能定位
中國應當讓奧巴馬聽到什么
遏制礦難須向礦工賦權
高效推行垃圾分類可望走出決策僵局
三鹿事件在受害者那里遠未結束
中國制造的聲譽*終要靠品質維系
納稅人有權利,政府才會盡義務
澄清利益輸送的疑云需要決策透明
正本清源,以征收制度終結拆遷制度
唯有為民請命的人大代表才能保衛人大榮譽
勿以全民議價來落實公交優先
在走向權利的時代找回迷失的侵權責任
2009年,留給我們一個足夠樂觀的懸念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節選
南方都市報的評論是當下報紙評論的一面旗幟,《南方的立場·第4輯: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是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的精選結集。《南方的立場》(**輯、第二輯、第三輯)出版后,受到新聞界的積極評價和讀者的熱烈歡迎。作為機構發言的社論,它的性質與力度被認為是決定了媒體的使命與品格。它所選定的立場、關注的角度、申說的力度、堅持的韌性,使其有別于個人發言的性質與力量,更具備公共討論的意味與價值。
南方都市報2009年度社論精選-南方的立場-第四輯 相關資料
事件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指出,面對當前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必須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會議研究確定了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七項措施。觀點高等教育是嵌入社會體系的一部分,無論是全社會對于高等教育本身的供求反映,還是作為高等教育輸出的大學生就業問題,都不能僅僅在高教系統內部單獨求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升大學生素質和就業能力,都是必需的方案舉措,但應該將其置于恰如其分的程度上考量。過于強調大學生的主體因素,輕慢必要的制度改善和結構調整,將無助于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全面認識和系統解決。大學生就業:觀念之爭與結構之困越過陽歷新年,一年一度的大學生就業開始緊張起來。昨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特別指出當前金融危機蔓延、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必須把大學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會議提出加強大學生就業的七項措施,鼓勵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首次明確高校畢業生進企業,直轄市以外城市將取消落戶限制等。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府行動不止于此。此前,教育部已將應屆畢業生就業問題納入今年工作重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多個部門,聯合啟動2009年就業服務系列活動,提出通過組織校企對接、民營企業招聘周、網絡大招聘等活動,爭取應屆大學生初次就業率達到70%左右。諸多情形,可知今年大學生就業已是大勢當前。目前來看,圍繞促進大學生就業,政府行動著重于兩個方面。一是鼓勵和引導向城鄉基層就業,其中包括從去年開始,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大學生到村任職。二是鼓勵大學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放寬城市落戶限制。其余側重穩定就業規模、鼓勵自主創業、強化就業服務、提供困難援助等。這些舉措及時而必要,也相應地提出了兩個難題,可稱為大學生就業的觀念之爭與結構之困,廓清二者或許更能增進認識。所謂觀念之爭,可從大學生下基層說起。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