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包郵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作者:陶永才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10-01
開本: 16 頁數: 276頁
中 圖 價:¥17.0(5.9折) 定價  ¥2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版權信息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本書特色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2版)》:操作系統概論操作系統的界面處理器管理進程同步與死鎖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操作系統的安全和保護本教程全面系統地講述了現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新技術。主要內容包括操作系統的概念、操作系統的特征和功能、操作系統的生成與引導、操作系統向用戶提供的接口和服務、進程和線程的概念、處理器調度、同步和通信機制、調度與死鎖等問題、存儲管理、文件管理、設備管理、操作系統的安全和保護等。本教程覆蓋面廣、內容新穎、結構合理、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語言簡練流暢。每一章的開始部分都指明了本章的學習目標,并概述了本章的作用和意義。每一章的正文都深入淺出地講解關鍵技術和難點。每一章末尾都安排了有針對性的思考練習,有助于讀者鞏固所學的基本概念和增強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目錄

第1章 操作系統概論1.1 操作系統的概念1.1.1 操作系統的定義1.1.2 操作系統的特征1.1.3 操作系統的功能1.1.4 操作系統的設計目標1.1.5 操作系統的性能指標1.2 操作系統的形成和發展1.2.1 人工操作階段1.2.2 單道批處理1.2.3 多道批處理1.2.4 分時操作系統1.2.5 個人計算機操作系統1.2.6 實時操作系統1.2.7 網絡操作系統1.2.8 分布式操作系統1.2.9 操作系統的進一步發展1.3 操作系統的結構1.3.1 整體結構1.3.2 分層結構1.3.3 虛擬機1.3.4 外核1.3.5 客戶機/服務器結構1.4 常用操作系統簡介1.4.1 Windows系列操作系統1.4.2 UNIX和Linux系統1.5 小結1.6 思考練習第2章 操作系統的界面2.1 用戶工作環境2.1.1 用戶環境2.1.2 系統的生成與引導2.1.3 實例分析:Linux系統啟動2.2 操作系統的用戶接口2.2.1 命令接口2.2.2 圖形用戶接口2.2.3 程序接口2.3 操作系統提供的服務2.3.1 操作系統提供的基本服務2.3.2 操作系統提供的公共函數2.4 小結2.5 思考練習第3章 處理器管理3.1 進程的引入3.1.1 程序的順序執行3.1.2 程序的并發執行3.2 進程的概念3.2.1 進程的定義3.2.2 進程的狀態3.2.3 進程控制塊3_3進程控制3.3.1 進程控制的概念3.3.2 進程控制機構3.3.3 進程創建3.3.4 進程撤銷3.3.5 進程阻塞3.3.6 進程喚醒3.4 線程3.4.1 線程的概念3.4.2 線程的特點與狀態3.4.3 線程的實現3.4.4 多線程模型3.4.5 線程池3.5 處理器調度3.5.1 處理器調度的層次3.5.2 選擇調度算法的準則3.5.3 作業調度3.5.4 進程調度3.6 調度算法3.6.1 先來先服務3.6.2 短作業(進程)優先3.6.3 優先級調度3.6.4 時間片輪轉法3.6.5 多級隊列算法3.6.6 多級反饋隊列調度3.6.7 高響應比優先調度3.7 多處理器調度和實時調度3.7.1 多處理器調度3.7.2 實時調度3.8 小結:3.9 思考練習第4章 進程同步與死鎖4.1 進程的同步和互斥4.1.1 進程的同步4.1.2 進程互斥4.1.3 信號量機制4.1.4 信號量的使用方法4.1.5 信號量的應用實例4.2 經典同步問題4.2.1 生產者.消費者問題4.2.2 讀者.寫作者問題4.2.3 哲學家進餐問題4.2.4 理發師問題4.3 管程4.3.1 管程的基本概念4.3.2 條件變量4.3.3 使用管程解決生產者消費者問題4.4 進程通信4.4.1 進程通信的概念4.4.2 進程通信的方式4.4.3 消息傳遞系統4.4.4 消息緩沖隊列通信機制4.4.5 管道通信方式4.5 死鎖4.5.1 死鎖的概念4.5.2 死鎖產生的原因和必要條件4.5.3 死鎖的描述——資源分配圖4.5.4 處理死鎖的方法4.6 死鎖的預防和避免4.6.1 死鎖的預防4.6.2 死鎖的避免4.7 死鎖的檢測和解除4.7.1 死鎖的檢測4.7.2 死鎖的解除4.8 小結4.9 思考練習第5章 存儲管理5.1 存儲管理的概念5.1.1 多級存儲結構5.1.2 程序的運行過程5.1.3 存儲管理的任務和功能5.1.4 存儲管理方式5.2 連續內存分配5.2.1 單一連續分配5.2.2 固定分區分配5.2.3 動態分區分配5.2.4 可重定位分區分配5.3 內存不足時的管理5.3.1 覆蓋5.3.2 交換5.4 分頁存儲管理5.4.1 分頁存儲管理的基本原理5.4.2 地址映射5.4.3 頁表的結構5.4.4 頁面的共享5.5 分段存儲管理5.5.1 分段存儲管理方式的引入5.5.2 分段存儲管理的基本原理5.5.3 段的共享和保護5.5.4 段頁式存儲管理5.6 虛擬存儲器5.6.1 虛擬存儲器的引入5.6.2 虛擬存儲器的實現方法5.6.3 虛擬存儲器的特征5.7 請求分頁存儲管理技術5.7.1 請求分頁存儲管理的硬件支持5.7.2 頁面置換算法5.7.3 請求分頁系統內存塊的分配5.7.4 工作集理論和抖動問題5.8 小結5.9 思考練習第6章 文件管理6.1 文件的概念6.1.1 文件及其分類6.1.2 文件的屬性6.2 文件目錄6.2.1 文件控制塊和文件目錄6.2.2 文件目錄結構6.2.3 目錄的實現6.3 文件和目錄操作6.3.1 文件操作6.3.2 目錄操作6.4 文件的邏輯結構6.4.1 文件邏輯結構的類型6.4.2 順序文件6.4.3 索引文件6.4.4 索引順序文件6.5 文件的物理結構6.5.1 連續文件6.5.2 鏈接文件6.5.3 隨機文件6.5.4 文件物理結構比較6.6 文件存儲空間的分配6.6.1 連續分配6.6 .2鏈接分配6.6.3 索引分配6.7 文件存儲空間的管理6.7.1 空閑文件目錄6.7.2 空閑鏈表法6.7.3 位示圖6.8 文件系統6.8.1 文件系統的結構6.8.2 文件系統的實現6.9 文件的共享和保護6.9.1 文件的共享6.9.2 文件保護6.9.3 文件系統的可靠性6.10 小結6.11 思考練習第7章 設備管理7.1 設備管理的概念7.1.1 設備的分類7.1.2 設備管理的任務和功能7.1.3 I/O系統結構7.1.4 設備控制器7.2 I/O控制方式7.2.1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7.2.2 中斷方式7.2.3 DMA方式7.2.4 通道控制方式7.3 中斷技術7.3.1 中斷的基本概念7.3.2 中斷的作用7.3.3 中斷的分類與優先級7.3.4 軟中斷7.3.5 中斷處理過程7.4 緩沖技術7.4.1 緩沖的引入7.4.2 緩沖的種類7.4.3 緩沖池的管理7.5 設備分配7.5.1 設備分配中的數據結構7.5.2 設備分配的原則7.5.3 SPOOLing系統_7.5.4 虛擬設備—共享打印機7.5.5 SPOOLing系統的特點_7.6 I/O軟件7.6.1 I/O軟件的設計目標和原則7.6.2 I/O中斷處理程序7.6.3 設備驅動程序7.6.4 設備無關軟件7.6.5 用戶層I/O軟件7.7 磁盤調度和管理7.7.1 磁盤結構7.7.2 磁盤訪問時間7.7.3 磁盤調度7.7.4 磁盤高速緩存7.7.5 磁盤管理7.7.6 廉價磁盤冗余陣列7.8 小結7.9 思考練習第8章 操作系統的安全和保護8.1 計算機系統和操作系統安全8.1.1 計算機系統安全概述8.1.2 操作系統安全及信息安全評價準則8.1.3 計算機安全威脅分類8.2 操作系統安全機制8.2.1 數據加密的基本概念8.2.2 數字簽名和身份認證8.2.3 授權機制8.2.4 審計8.3 計算機病毒8.3.1 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概念8.3.2 計算機病毒的類型8.3.3 病毒的預防和檢測8.4 訪問控制機制8.4.1 保護域8.4.2 訪問矩陣8.4.3 訪問矩陣的實現8.5 小結8.6 思考練習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節選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2版)》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代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基本理論和*新技術。全書共分為8章,第1章介紹了操作系統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發展歷史、操作系統結構和設計的相關問題,并介紹了常用的操作系統產品;第2章介紹了操作系統的生成與引導、操作系統向用戶提供的接口和服務;第3、4章詳細介紹了進程和線程的概念、處理器調度、同步和通信機制、調度與死鎖等問題;第5、6、7章分別介紹了操作系統的存儲管理、文件管理和設備管理功能;第8章介紹了操作系統的安全和保護問題!恫僮飨到y原理與實踐教程(第2版)》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等專業本、?粕慕滩暮涂佳小⒖甲C參考書,也可供從事計算機科學、工程和應用等方面工作的科技人員參考。

操作系統原理與實踐教程(第二版 相關資料

插圖:使用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系統在執行程序時,首先創建一個新的顯示區域,該區域稱為窗口,然后在該窗口中進行指定程序的執行。用戶在使用窗口時,可以根據喜好自定義窗口大小、文字樣式、形狀、位置等屬性,并在其中使用鼠標選擇所需的操作,如將本窗口中所有的文件按照大小排序時,只需在窗口的空白處單擊鼠標右鍵,從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排列圖標”命令,并在隨后出現的子菜單中選中大小即可。該操作過程中,選中“排列圖標”的動作就相當于命令接口中的一條具體操作指令,而選擇“大小”就相當于選中了該指令程序的某個具體功能子程序段,鼠標所在位置就表明了此次操作的被操作對象為當前目錄。因此整個過程將被圖形界面的命令解釋程序解釋為“對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按照其所占用的空間大小排序”。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圖形界面的操作模式和人類生活中的工作方式很接近,因此,即使是非專業用戶也可以簡單、便捷、直觀地使用操作系統的各項系統服務,拉近了計算機與普通用戶的距離,極大地促進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即使是對于專業用戶,圖形接口也可以縮短其學習指令的周期,并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更為重要的工作上去。命令接口和圖形接口各有優勢,在現代操作系統中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所有的操作系統基本上都會同時提供這兩種接口形式。命令接口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對計算機資源的控制更為直接有效、系統與用戶的互動性更強、占用資源少、響應時間短等方面,因此對于專業人士和程序員而言,使用命令接口可以幫助他們實現更為復雜和特殊的計算機操控要求。而圖形接口的美觀性、易用性、便捷性則更適用于非專業人士或只使用操作系統環境而不需要控制系統環境的專業人士。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