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亚洲图区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电影人久久网站/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漢字學新論

包郵 漢字學新論

作者:李運富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2-05-01
開本: 16開 頁數: 266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0.6(7.4折) 定價  ¥2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漢字學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117772
  • 條形碼:9787303117772 ; 978-7-303-1177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字學新論 本書特色

李運富所著的《漢字學新論》之“新”,主要在于區分了漢字學的“三個平面”,從漢字的“形體、結構、職能”三個維度建立漢字學系統,將漢字學的各種具體問題放到相應的系統中分別討論,從而避免不同質問題的糾纏不清。本書之“新”,還在于既有發展的眼光又具辯證的思維,既能看到不同時代、不同材料的各種不同現象,又能用統一的理論和方法把它們串聯溝通,從而避免支離破碎和顧此失彼。例如對史前文字的論述和史后文字的論述、對形體來源的分析和形體結構的分析、對構形關系的描寫和字用關系的描寫、對漢字演變的本體闡釋和文化闡釋,等等,相互之間都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整體。另外,筆者曾經提出漢字學應該建立一個分支學科,叫“漢字語用學”,受這種思想影響,本書特別重視漢字的語用職能,幾乎在每個問題的論述中,都會有職能系統的獨立分析,這也應該算是不同于常見漢字學書籍的一個特色吧。

漢字學新論 內容簡介

  《漢字學新論》之“新”,主要在于區分了漢字學的“三個平面”,從漢字的“形體、結構、職能”三個維度建立漢字學系統,將漢字學的各種具體問題放到相應的系統中分別討論,從而避免不同質問題的糾纏不清。《漢字學新論》之“新”,還在于既有發展的眼光又具辯證的思維,既能看到不同時代、不同材料的各種不同現象,又能用統一的理論和方法把它們串聯溝通,從而避免支離破碎和顧此失彼。例如對史前文字的論述和史后文字的論述、對形體來源的分析和形體結構的分析、對構形關系的描寫和字用關系的描寫、對漢字演變的本體闡釋和文化闡釋,等等,相互之間都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整體。另外,筆者曾經提出漢字學應該建立一個分支學科,叫“漢字語用學”,受這種思想影響,本書特別重視漢字的語用職能,幾乎在每個問題的論述中,都會有職能系統的獨立分析,這也應該算是不同于常見漢字學書籍的一個特色吧。

漢字學新論 目錄


**章 漢字屬性
**節 漢字的定義
第二節 漢字的要素與不同所指
一、漢字的要素
二、“字”的不同所指

第三節 漢字的性質
一、關于漢字性質的爭議
二、漢字性質三方面說

第二章 漢字起源
**節 “漢字起源”的含義
第二節 漢字的“源頭”
一、*早的“漢字”出現在什么時代
二、早期的基礎漢字應該有哪些

第三節 漢字的“源出”
一、漢字的“源創者”
二、漢字的“源素”和“源處”
三、漢字的“源體”
四、漢字的“源式”
第四節 漢字的“源流”

第三章 漢字材料
**節 石玉文字
一、功用未明的文字性符號
二、璽印封泥文字
三、盟誓詛咒文字
四、歌功頌德文字
五、經籍樣本文字
六、墓志墓碑文字
七、紀事游記文字
八、法帖文字
九、其他生活應用文字

第二節 甲骨文字
一、安陽殷墟甲骨文
二、大辛莊商代甲骨文
三、二里崗商代甲骨文
四、陜西周原甲骨文

第三節 陶瓦文字
一、陶符
二、陶文
三、瓦書

第四節 金屬文字
一、青銅器文字
二、兵器文字
三、貨幣文字
四、符節文字

第五節 簡牘文字
一、楚國簡牘
二、秦簡牘
三、漢代簡牘
四、三國簡

第六節 縑帛漆器文字
一、縑帛文字
二、漆器文字

第七節 紙質文字
一、手寫本
二、印刷本

第四章 漢字整理
**節 漢字材料的文物整理
一、宋代的漢字文物整理
二、清代及民國的漢字文物整理
三、現代的漢字文物整理

第二節 漢字材料的文本整理
一、文本整理概說
二、文本字樣的楷定
三、文本字樣的釋文
四、文本疑難字的考證

第三節 漢字材料的文字整理
一、字樣提取
二、字位歸納
三、單字匯存

第五章 漢字形體
**節 漢字形體的分析
一、書寫單位與字體風格
二、漢字形體的區別要素

第二節 漢字形體的演變
一、線條化與筆畫化:書寫單位類型的演變
二、簡化與繁化:書寫單位數量的增減
三、黏合與分離:書寫單位交接的變化
四、換位與改向:書寫單位置向的移易
五、變形與易體:書寫單位體態的不同

第六章 漢字結構(上)
**節 漢字結構的單位
一、漢字的構件
二、漢字構件的類別
三、漢字構件的功能

第二節 漢字結構的類型
一、獨體字(4種)
二、合體字(16種)

第三節 “六書”與《說文解字》
一、“六書”不是系統的析字方法和結構類型
二、《說文解字》的析字方法和結構類型
三、“六書”與《說文解字》的關系

第七章 漢字結構(下)
**節 個體字符的結構演變
一、個體字符結構演變的結果
二、個體字符結構演變的趨勢

第二節 漢字系統的結構演變
一、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字系的結構演變
二、戰國楚文字系統的結構演變
三、現代常用漢字系統的結構演變

第三節 漢字結構演變的原因
一、書寫方面的原因
二、職能方面的原因
三、文化方面的原因

第八章 漢字職能
**節 漢字的使用職能
一、本用
二、兼用
三、借用

第二節 漢字職能的演變
一、職能擴展
二、職能減縮
三、職能轉移

第九章 漢字關系
**節 書寫系統的字際關系
一、同樣字與異樣字
二、同形字與異形字

第二節 結構系統的字際關系
一、同構字
二、異構字

第三節 職能系統的字際關系(上)
一、同音字
二、同義字
三、音義皆同字
四、音義相關字

第四節 職能系統的字際關系(下)
一、異字同用關系
二、同形異用關系

第十章 漢字文化
**節 漢字文化概說
一、文化定義
二、漢字與文化的關系
三、漢字文化的研究立場

第二節 漢字形態的文化闡釋
一、漢字方塊特征的文化闡釋
二、漢字布局對稱的文化闡釋
三、漢字書體風格的文化闡釋

第三節 漢字結構的文化闡釋
一、構件組合的文化闡釋
二、構件聚合的文化闡釋

第四節 漢字職能的文化闡釋
一、文化因素對用字記詞職能的影響
二、文化因素造成的漢字特殊表達方式
后記
展開全部

漢字學新論 作者簡介

李運富,男,1957年生,湖南衡陽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文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古代漢語研究所所長、《勵耘學刊》主編;兼任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全國人大立法用語規范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字學會理事、《古漢語研究》編委等。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的教學、科研和古文獻的整理、釋讀工作。已出版《漢字漢語論稿》《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漢字構形原理與中小學漢字教學》《二十世紀漢語修辭學綜觀》《古漢語同義修辭》《訓詁學》《古代漢語教程》《古漢語字詞典》等各種著作、教材、工具書和古籍整理作品20余部;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50多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