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編.第1冊:1949-1953
票友春秋 京都票友史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4036074
- 條形碼:9787104036074 ; 978-7-104-03607-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票友春秋 京都票友史話 本書特色
關于京劇,在中國留下的文字可謖無以計數。但是,卻從來有一部作品將票友與京劇發展聯系在一起。
票友是存在于中國戲曲發展歷程中的獨特現象,在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
本書勾勒出1840年京戲誕生之時起到21世紀的票友長卷,同時托舉出對京劇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的一批近代,現代和當代票友。
首先將京腔融入亂彈的是票友,**代梨園精忠廟會首是票友,**個形成京戲流派的是票友,**個組建純京戲班子的還是票友;老生前后三鼎甲之首都是票友,兩代四大須生中都有票友,小生和老旦的創始者都是票友,托起四大名旦的還是票友;**的丑角是票友,著名的凈角是票友,*好的琴師是票友,程派與譚派的真正傳承人也是票友;京劇科班的創始人是票友,開創工尺譜記錄樂符的是票友,*早灌錄唱片的是票友,留下*寶貴京劇史料的還是票友;開創京劇評論領域的是票友,*早向西方介紹京劇藝術的是票友,系統研究京劇歷史和臉譜的是票友,當代*出色的京劇劇作家還是票友,振興京劇中貢獻斐然的依舊是票友……
票友春秋 京都票友史話 內容簡介
以前從來沒有人寫過關于票友的書,這是**次。這本書文字輕松,先睹為快,我愛看。
票友呢,本來是個好名詞,后來慢慢都快變成壞名詞了,那意思和“外行”相似,有些人叫出來帶著輕視的意味,其實不對。
從歷史上票友的確是個好名詞,希望通過這本書給票友正名。
劉曾復——當代票界名宿、著名生理學家、臉譜研究大師
這本書很有意思。票友這個詞應該是褒義的,在京劇發展過程中,票友起的作用太大了。寫這本書的作者值得我們尊重,作者如果是圈外人,那就更讓人敬重。
歐陽中石——當代票界名宿與奚派傳承人、著名書法家
這本書文字輕松,語言流暢,觀點新穎,見解獨到,很有可讀性也很有學術性。全書圖文并茂、夾敘夾議,讀起來,有時會讓人蹙眉深思,有時會令人啞然失笑,有時會撫案長嘆,有時又忍俊不禁。或許有的讀者會拍案叫絕,有的讀者會頓足稱快,而又可能會有讀者憤然拂袖,乃至怫然痛斥……
蘇明慈——資深票友、戲曲類圖書編輯
票友春秋 京都票友史話 目錄
**章 梨園沃土
“梨園”何以會與戲曲結緣
八角鼓、子弟書與大清龍票
一個秦腔藝人播下的種子
徽班進京孕育了票友溫床
第二章 鋒芒初露
京戲產生的特殊年代
票友**人張二奎
京戲票房的萌芽時代
丑角宗師劉趕三
薛印軒、盧勝奎與徐小香
第三章 鼓樂齊鳴
紅墻內的骨灰級票友
掀開京戲成熟的蓋頭
王室貴胄知名票友
京戲票房真正誕生
光緒年間的北京票房
營業性質清音桌的產生
第四章 群星璀璨
第五章 雨后春筍
第六章 異軍突起
第七章 漸入淍零
第八章 枯木逢春
票友在中國京劇發展過程中所做的貢獻
撰寫本書部分閱讀書目
文后綴語
票友春秋 京都票友史話 作者簡介
泠風,本名劉云萍,生于北京長于北京上學工作都沒有離開過北京的純北京作家。自小受到北京風情的熏陶,對北京文化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初中畢業即輟學務工,坎坷八年后方重返校園。就讀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時受教于啟功、鐘敬文、許嘉璐、韓兆琦等兩代名師,對諸位先生[嚴謹修書,文不浮躁]的治學精神領悟頗深。
畢業后多年未敢忘卻[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北師大校訓,無論為記者為編輯為作家都兢兢業業。多年來發表新聞、散文、雜文、報告文學、人物傳記、科普文章、小說、電視劇等各類文字五百余萬,其中有《解讀北京的符號》、《真情李春平》等圖書七部,并有作品被高中語文教材所收錄。《票友春秋》是其集多年讀書積累與個人觀感的厚積薄發之作。
身為女性作家,自鳴以當好賢妻良母為正職。除舞文弄墨外,閑暇另有讀書、烹飪、品茗、侃山、攝影、旅游六大至愛,偶爾也頂著客座教授之虛名回母校北師大過把教書癮。
- 主題:喜歡京劇的朋友都應該讀一讀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這是一廣告詞,卻很有哲理。 看足球,如果不懂“越位”,那只能跟著一些人歡呼; 看京劇,如果不知道何為西皮、何為二黃,那只能跟著一些人起哄; 看人生,如果不知道真相,那只能被“忽悠”,或者當“炮灰”。 如何?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