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展簡史(大字本)
魚雷發射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00549
- 條形碼:9787118100549 ; 978-7-118-1005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魚雷發射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全面闡述水下發射技術涉及的發射裝置安全互鎖設計、以管體為例的大型薄壁結構的現代設計方法、以渦輪泵葉輪為例的結構件應力應變分析、水下發射的內彈道分析方法和過程、氣動不平衡式發射系統設計涉及的方法、思路、渦輪泵發射系統混流泵水力性能優化技術、管內武器控制、裝置動作機構控制、發射能量釋放的瞬態控制及發射控制設備設計要點、仿真技術在魚雷發射裝置研制中的應用、發射振動與噪聲的控制、發射裝置使用壽命驗證技術等全新內容。
魚雷發射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闡述水下發射技術涉及的發射裝置安全互鎖設計、以管體為例的大型薄壁結構的現代設計方法、以渦輪泵葉輪為例的結構件應力應變分析、水下發射的內彈道分析方法和過程、氣動不平衡式發射系統設計涉及的方法、思路、渦輪泵發射系統混流泵水力性能優化技術、管內武器控制、裝置動作機構控制、發射能量釋放的瞬態控制及發射控制設備設計要點、仿真技術在魚雷發射裝置研制中的應用、發射振動與噪聲的控制、發射裝置使用壽命驗證技術等全新內容。
魚雷發射技術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魚雷發射裝置的發展概況 1.1.1 魚雷與潛艇的發明與發展 1.1.2 水面魚雷發射裝置發展概況 1.1.3 潛艇魚雷發射裝置發展概況 1.2 魚雷發射的任務、方法及技術 1.2.1 魚雷發射裝置的任務 1.2.2 魚雷發射的方法及技術 1.3 魚雷發射裝置的定義、分類及基本組成 1.3.1 魚雷發射裝置的定義、演變及擴展 1.3.2 魚雷發射裝置的分類 1.3.3 魚雷發射裝置的基本組成 1.4 各種發射方式的特點及適用性 1.4.1 自航式發射的特點及適用性 1.4.2 氣動不平衡式發射的特點及適用性 1.4.3 往復泵式發射的特點及適用性 1.4.4 氣動沖壓式發射的特點及適用性 1.4.5 渦輪泵式發射的特點及適用性 1.5 魚雷發射裝置的主要參數體系 1.5.1 魚雷發射裝置的主要戰術技術指標 1.5.2 魚雷發射裝置的功能與性能 1.5.3 發射裝置與艦艇和武器系統的接口關系及裝船要素第2章 水面發射技術 2.1 水面發射的技術特點 2.2 水面發射裝置的總體設計 2.2.1 總體方案設計 2.2.2 發射裝置總體參數設計與計算 2.2.3 發射裝置的總布置設計 2.3 水面發射裝置運動分析 2.3.1 運動坐標系 2.3.2 運動分析 2.4 水面發射裝置載荷分析 2.4.1 載荷種類 2.4.2 載荷分析 2.5 發射魚雷的中間彈道及空中彈道 2.5.1 中間彈道及空中彈道的定義 2.5.2 靜態發射時魚雷的中間彈道和空中彈道 2.5.3 動態發射(有艦速、有搖擺)時魚雷的中間彈道和空中彈道第3章 水下發射技術 3.1 水下發射涉及的技術問題 3.2 安全互鎖設計 3.3 大型薄壁圓筒的現代設計方法 3.3.1 管體結構強度和穩定性 3.3.2 管體結構優化設計方法 3.4 結構件應力—應變分析 3.4.1 利用解析法求解應力—應變特性 3.4.2 利用能量法研究葉輪轉動過程中的能量特性第4章 內彈道與發射系統設計 4.1 水下發射過程的內彈道分析 4.1.1 發射管內流動的基本方程 4.1.2 基于受力分析法的發射過程數學模型 4.1.3 發射過程動力學方程(內彈道方程)解的特性及求解方法分析 4.1.4 基于能量分析法的發射過程數學模型及求解分析 4.1.5 動態特性求解結果 4.1.6 考慮發射閥開啟過程的參數特性 4.2 氣動不平衡式發射系統設計 4.2.1 氣動不平衡式發射系統工作原理和組成 4.2.2 不平衡式發射規律的控制 4.2.3 無泡無傾差系統的控制 4.3 渦輪泵發射系統混流泵水力性能優化 4.3.1 武器運動與混流泵性能的關聯性 4.3.2 混流泵水力優化設計 4.3.3 結論第5章 發射控制技術 5.1 管內武器控制 5.1.1 溫度監控 5.1.2 武器設定 5.1.3 與武器電連接解脫控制 5.2 發射裝置控制 5.2.1 裝置動作機構控制 5.2.2 發射能量釋放的控制 5.3 發射控制設備設計要點 5.3.1 系統架構 5.3.2 控制流程設計 5.3.3 發控設備模擬訓練功能設計第6章 仿真技術在發射裝置研制中的應用 6.1 概述 6.2 物理仿真及模型試驗的相似原理 6.2.1 相似準則 6.2.2 相似原理的選擇 6.2.3 相似原理運用案例 6.3 發射裝置研制過程中的數學仿真 6.3.1 發射裝置電控系統研制中的數學仿真 6.3.2 武器發射過程離艇安全性仿真分析 6.4 魚雷發射的物理仿真試驗 6.5 可視化技術在發射控制中的應用第7章 發射裝置的試驗及測試技術 7.1 試驗種類、試驗內容及試驗方法 7.1.1 試驗種類 7.1.2 試驗內容及試驗方法 7.2 試驗設施及專用設備 7.2.1 水面發射裝置的陸上試驗靶場 7.2.2 水下發射裝置試驗設施及專用設備(假海) 7.2.3 發射裝置試驗的其他專用設備 7.3 發射裝置試驗測試技術 7.3.1 發射裝置試驗測試內容及測試手段 7.3.2 內彈道測試 7.3.3 外彈道測試第8章 發射振動與噪聲的控制 8.1 發射噪聲產生機理及其危害 8.1.1 發射噪聲產生機理 8.1.2 發射噪聲對潛艇攻擊效能的影響 8.2 水下發射裝置管體結構聲輻射特性 8.2.1 水下發射裝置管體及其組成 8.2.2 潛艇魚雷發射管管體振動噪聲輻射有限元模型 8.2.3 潛艇水下發射管管體結構振動聲輻射特性 8.3 發射振動的控制 8.3.1 浮筏隔振技術在水下發射裝置上的運用 8.3.2 豆包減振器在水下發射裝置中的應用 8.4 發射噪聲的治理 8.4.1 發射噪聲治理思路 8.4.2 發射裝置管路振動控制措施 8.4.3 水下發射裝置低噪聲發射實現途徑第9章 發射裝置使用壽命驗證技術 9.1 概述 9.2 使用壽命驗證技術研究方法 9.2.1 使用壽命模型建立的思路 9.2.2 使用壽命指標總體驗證方法 9.3 基于現場使用的使用壽命驗證技術 9.3.1 現場數據類型與數據折合 9.3.2 可靠性驗證與評估 9.4 基于加速試驗的使用壽命驗證技術 9.4.1 基于鹽霧和霉菌加速試驗的電控模塊使用壽命驗證 9.4.2 基于加速試驗的高速葉輪使用壽命驗證 9.4.3 基于磨損加速壽命試驗的程控發射閥使用壽命驗證第10章 魚雷發射技術展望 10.1 新型魚雷發射技術 10.2 發射裝置的功能擴展 10.2.1 發展現狀 10.2.2 uuv回收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0.3 魚雷發射技術未來發展趨勢參考文獻
魚雷發射技術 作者簡介
段浩,1966年生,云南大理人。1988年浙江大學力學系本科畢業,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動力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工學博士。現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零五研究所昆明分部副主任、研究員、發射技術學科帶頭人,云南省省委聯系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解放軍潛艇學院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魚雷發射技術、系統動力學。先后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十余項。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一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三等獎共五項,獲國防發明專利十余項。李經源,1970年生,云南東川人。1994年武漢理工大學船舶機械系本科畢業,2007年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工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零五研究所昆明分部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魚雷發射技術、電液控制工程及自動化系統的研究工作,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十余項。獲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獲國防發明專利9項,發表論文30余篇。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